机械设计师手册(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3 混合润滑轴承

滑动轴承中采用非连续供油方式的轴承,其相对运动表面间得不到充分润滑,或者采用连续低压供油方式的轴承,其运行参数不足以形成完全液体润滑,这时只能处在边界润滑状态或还伴有部分液体润滑状态,即处于混合润滑状态下运转,称为混合润滑轴承。

20.3.1 径向滑动轴承座

20.3.1.1 滑动轴承座尺寸(见表20-12~表20-15)

表20-12 整体有衬正滑动轴承座(摘自JB/T 2560—2007) (单位:mm)

注:1.轴承座壳体和轴套可单独订货,但在订货时必须说明。

2.工作环境温度-20~80℃。

表20-13 对开式二螺柱正滑动轴承座(摘自JB/T 2561—2007) (单位:mm)

注:1.工作环境温度为-20~80℃。

2.轴肩承受的轴向载荷不大于径向载荷30%。

3.与轴承座配合的轴颈表面应进行硬化处理。

表20-14 对开式四螺柱正滑动轴承座(摘自JB/T 2562—2007) (单位:mm)

(续)

注:1.工作环境温度为-20~80℃。

2.轴肩承受的轴向载荷不大于径向载荷的30%。

3.与轴承座配合的轴颈表面应进行硬化处理。

表20-15 对开式四螺柱斜滑动轴承座(摘自JB/T 2563—2007) (单位:mm)

(续)

注:1.工作环境温度为-20~80℃。

2.轴肩承受的轴向载荷不大于径向载荷的30%。

3.与轴承座配合的轴颈表面应进行硬化处理。

20.3.1.2 滑动轴承座技术要求

(1)轴承座的材料 采用HT200灰铸铁或ZG200~ZG400铸钢制造。其性能应符合GB/T 9439—2010或GB/T 11352—2009的规定。

(2)轴瓦和轴套材料 采用ZCuA10Fe3铝青铜制造,轴套可采用ZCuSn6Zn6Pb3锡青铜制造。其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1176—2013的规定。

(3)铸件清理 铸件上的型砂应清除干净,浇口、冒口、结疤及夹砂等均应铲除或打磨掉,清理后,毛坯表面应平整、光洁。

(4)铸件存在缺陷的条件 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无有损于强度和外观的其他缺陷,在下列范围内允许存在以下缺陷:

1)非加工表面的缩孔、气孔及渣孔等缺陷,深度不超过铸件壁厚的0.125、长×宽不大于5mm×5mm,缺陷总数不超过3个,但轴承座的主要受力断面(见图20-3中ab断面阴影部分)不允许有铸造缺陷。

图20-3 轴承座主要受力处

2)加工后的表面不允许有砂眼等铸造缺陷。

(5)轴承座上的字体 铸出的字体,如轴承座型号、制造厂代号或商标应保证完整、清晰和光洁。

(6)轴承座毛坯 应在机械加工前进行时效处理。

(7)加工后的要求 轴承座上盖与底座在自由状态下分合面应贴合良好,分合面对轴承座内径D的轴线位置度公差为0.05mm。

(8)对开式斜滑动轴承座 其45°分合面的角度公差,应符合GB/T 1804—2000中V级精度的规定。

(9)轴承座中心高h 其公差为h12。

(10)轴承座底平面 其平面度公差应不大于8级。

(11)轴承座的内径D 其公差为H7;轴承座内径D的表面粗糙度Ra最大允许值为1.6μm。

(12)轴承座轴线对底平面的平行度 其公差应不大于8级。

(13)轴承座的内径D的圆柱度 其公差应不大于8级。

(14)轴承座两端面对内径轴线的垂直度 其公差应不大于8级。

(15)轴瓦的外径D 其极限偏差为m6;轴套的外径D的极限偏差为S7。

(16)轴瓦和轴套的内径 其极限偏差为H8。

(17)轴瓦和轴套的内径d、外径D的表面粗糙度Ra其最大允许值为1.6μm。

(18)轴瓦和轴套外径D的圆柱度 其公差应不大于8级。

(19)轴瓦油槽 其棱边应倒钝、圆滑,内径d两端的圆角部位应圆滑,其圆角半径R应符合图样要求。

20.3.2 金属轴套与轴瓦

20.3.2.1 轴套(见表20-16~表20-20)

表20-16 铜合金轴套(C型)(摘自GB/T 18324—2001) (单位:mm)

(续)

注:括号内的数仅用作特殊用途,应尽可能避免使用。

表20-17 铜合金轴套(F型)(摘自GB/T 18324—2001) (单位:mm)

(续)

注:括号内的数仅作特殊用途,应尽可能避免使用。

表20-18 铜合金轴套公差(摘自GB/T 18324—2001)

① 冲压后,d1通常可达到公差位置H,公差等级大约为IT8。

② 根据使用情况来推荐所用的公差:如果轴套与公差位置h的精密磨削轴制成品相配合,内径d1的公差应为D6,它装配后的概率公差为F8;如果轴套内孔是装配后加工,内径d1的尺寸和公差应由供需双方协议而定。

表20-19 轴套的尺寸(摘自JB/ZQ 4613—2006) (单位:mm)

(续)

注:1.当L为15~30mm时,l=3mm;当L>30~60mm时,l=4mm;当L>60~100mm时,l=6mm;当L>100mm时,l=10mm。

2.轴套的材料:CuAl10Fe5Ni5(ZQA19-4)。

3.B型轴套适用于JB/T 2560—2007《整体有衬正滑动轴承座形式与尺寸》规定的轴承座。

表20-20 轴套的公差配合(摘自JB/ZQ 4613—2006)

铜合金轴套标准GB/T 18324—2001适用于带或不带有油孔、油槽的单层铜合金轴套。C型为普通整体铜合金轴套,见表20-16,F型为翻边整体铜合金轴套,见表20-17。

20.3.2.2 卷制轴套

卷制轴套标准GB/T 12613—2002,适用于外径为4~300mm的单层和多层轴承材料的卷制轴套。

卷制轴套的公称尺寸及宽度公差见表20-21。

表20-21 卷制轴套的公称尺寸及宽度公差(摘自GB/T 12613.1—2011) (单位:mm)

(续)

注:宽度B的极限偏差:

a为±0.25;

b为±0.5;

c为±0.75。

轴套宽度的极限偏差超出a、b或c的范围时,制造者与用户应协商一致,并在公称尺寸的标注后面给出。如需要使用非标准轴套宽度,则当Di≤50mm时,应使宽度尾数为2、5或者8;当Di>50mm时,应使宽度尾数为5。轴套宽度B的检测应按ISO 12301规定。

卷制轴套的制造精度分为A、B、C、D和W五个系列。A、B、C、D系列控制轴套壁厚的公差,其中C系列轴套以留有加工余量的形式提供,其余的以无加工余量的形式提供。W系列控制轴套内外直径的公差。安装卷制轴套的轴承座孔直径公差推荐为H7。

卷制轴套的材料见表20-22。

表20-22 卷制轴套的材料及其代号

注:经供需双方协议,S1~S6及R1型号材料可覆以铅基材料。

① 钢的化学成分须经供需双方协议。碳的含量一般小于0.25%,轴承材料的化学成分按JB/T 7922。

② 硬度试验按JB/T 7925.1。

③ 钢的化学成分须经供需双方同意。碳的含量通常小于0.25%,轴承材料的化学成分按JB/T 7922。

④ 硬度试验按JB/T 7925.1。

⑤ 连续工作的极限温度取决于热塑性塑料的类型,如:POM:90℃;PVDF:110℃;PEEK:250℃。

卷制轴套壁厚的公差见表20-23,直径的公差见表20-24,轴套表面粗糙度Ra见表20-25。

表20-23 卷制轴套壁厚的公差 (单位:mm)

注:1.衬层为多孔烧结锡青铜/铅锡青铜,表面覆盖层为PTFE的轴套只用B系列。

2.衬层为多孔烧结锡青铜/铅锡青铜,表面覆盖层为热塑性塑料的轴套优先选用D系列。

3.钢背厚度取决于衬层材料。

表20-24 W系列卷制轴套直径的公差 (单位:mm)

注:轴套内径在环规内测量。

表20-25 轴套表面粗糙度Ra (单位:μm)

① 钢背多层轴套Ra≤6.3μm。

卷制轴套压入状态下内径尺寸极限值,当设定轴承孔尺寸不膨胀时,可从轴承孔和轴套壁厚的尺寸及其公差计算出。实际轴承孔尺寸会膨胀,这取决于轴承座的刚度。对于刚性轴承座孔(钢),轴承座孔的膨胀值,可取轴套外径中值和轴承座孔直径中值之差的1/6。

卷制轴套的油孔位置应尽可能远地避开图20-4中阴影部分,其尺寸见表20-26。用于液体润滑的油槽有周向环槽(标记M1)和轴向斜槽(标记M2)两种,见表20-26。油槽的截面形状有两种,见图20-5。轴套壁厚大于1mm,可在钢带上制出油穴。油穴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油孔和(或)油槽共同使用。圆形油穴N1A型和N1B型用于液体和油脂类润滑,见图20-6a。椭圆形油穴N2A型和菱形油穴N2B型用于固体或油脂润滑,见图20-6b。上述油穴形式仅为示例,其他形式由制造者决定。

图20-4 卷制轴套油孔位置

图20-5 卷制轴套油槽截面形状

表20-26 卷制轴套油孔、油槽尺寸 (单位:mm)

图20-6 油穴形式示例

20.3.2.3 轴瓦

轴瓦有厚壁轴瓦和薄壁轴瓦两种。

(1)厚壁轴瓦(见图20-7) 厚壁轴瓦壁厚δ与外径的比值大于0.05,一般用铸造法制成,常浇铸一层减摩材料的轴承衬。轴承合金衬层的厚度愈小(如小于0.36mm时),其疲劳强度愈高。若在轴承衬表面镀一层铟、银等更软的金属的三金属轴瓦,则在跑合性和嵌入性等方面都有更大改善。轴承合金浇注用槽的结构和尺寸见表20-27。

图20-7 厚壁轴瓦

表20-27 轴承合金浇铸用槽 (单位:mm)

注:1.纵向槽数Z平均分布于圆周上。

2.径向槽数Z1在轴衬全长上,不许大于4个。

3.Z是最少的必要数量。

4.材料为铸铁的轴衬,径向和纵向的槽数,应按表内规定的增加1.5~2倍。

5.对重要的轴承,受有相当的轴向力和冲击等情况下,为取得较大的支承面,轴端结构形式应按Ⅱ型或Ⅲ型选择。

6.如果轴承不承受轴向力,可选用一面轴承端带支承面,或不带轴端支承面。

7.轴衬浇注后的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Ra25μm。

8.轴承合金层不应有气泡、气孔、杂质等缺陷。

(2)薄壁轴瓦(见图20-8) 薄壁轴瓦是将轴承合金黏附在低碳钢带上,再经冲裁、弯曲成形及精加工制成双金属轴瓦。轴瓦刚性小,装配时又不再修刮轴瓦内孔,轴瓦受力变形后的形状取决于轴承座孔的形状,故轴瓦和轴承座孔需精密加工。薄壁轴瓦尺寸参数见表20-28~表20-31。

图20-8 薄壁轴瓦

表20-28 适用于有或没有法兰轴瓦的尺寸、公差和极限偏差(摘自GB/T 7308—2008)

①经用户与制造商共同商定。

②表面粗糙度按照GB/T 10610规定的方法评定。

③带电镀减摩层的轴瓦表面粗糙度测量,可能会因测量装置的探针将软合金层划伤而不够安全。

④在承载边。

⑤极限偏差不应加大。

⑥电镀减摩层之后不再加工,对口面的轴瓦高出度公差应增加0.01mm。

⑦对于大型轴瓦,往往使用较厚的电镀减摩层并需要进行另外的加工。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滑动表面无电镀减摩层的公差。

表20-29 法兰的过渡和削薄最小高度(和宽度) (单位:mm)

表20-30 结构要素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单位:mm)

(续)

(续)

表20-31 整圆止推垫圈主要尺寸和公差 (单位:mm)

(续)

(续)

注:1.对不带油槽的垫圈,其平面度公差如下:当D≤80mm时为0.01mm;当D>80mm时为0.12mm。在自由状态下测量。

2.油槽的深度一般不超过减摩合金厚度。

3.所有锐边都应倒角或去飞边。

20.3.2.4 止推垫圈

止推垫圈一般是与轴套、轴瓦配套使用的止推滑动轴承。通常它不承受大的轴向载荷,只起防止轴的轴向窜动作用。止推垫圈有单金属的和双金属的。对无油润滑轴承,则使用DU材料或含油粉末冶金材料制成。

整圆止推垫圈(见表20-31)。整圆止推垫圈(GB/T 10446—2008)与GB/T 12613—2011规定的卷制轴套配合使用。轴承座上凹座直径DR等于止推垫圈外径D,公差为G10,凹座深度eR取决于止推垫圈的允许磨损量及载荷条件,标准中不作具体规定。不带油槽的止推垫圈在自由状态下的平面度P应符合表20-31注1的规定。油槽形式如图20-9所示。

图20-9 油槽形式

20.3.3 混合润滑轴承选用与验算

20.3.3.1 径向滑动轴承选用与验算

(1)验算轴承的平均压力

式中F——轴承承受的最大径向载荷(N);

d——轴颈直径(mm);

B——轴承宽度(mm);

[p]——轴承材料的许用压力(MPa),见表20-9~表20-11。

轴承滑动速度v<0.1m/s,或对间歇工作的轴承,每次较短持续运转后伴随较长停歇时间,轴承温升不高,则仅验算该项即可。

(2)验算轴承的pv

式中v——轴承滑动速度(m/s);

n——轴颈转速(r/min);

[pv]——轴承材料的pv许用值(MPa·m/s),见表20-9~表20-11。

(3)验算滑动速度

v≤[v] (20-3)

式中 [v]——轴承许用滑动速度(m/s),见表20-9~表20-11。

(4)轴肩直径不小于轴瓦肩部的外径时 允许轴承承受的轴向载荷,不大于最大径向载荷的30%。

(5)滑动轴承的配合 推荐表20-32。

表20-32 几种机床及通用设备滑动轴承的配合

20.3.3.2 平面推力滑动轴承验算

1.验算轴承平均压力

式中Fa——轴向载荷(N);

z——环形接触面的数目;

[p]——轴承材料的许用平均压力(MPa)。

推力滑动轴承的常用型式见表20-33。平面推力滑动轴承接触面上压力分布均匀,润滑条件较差,故轴承压力等许用值较低。

表20-33 推力滑动轴承的常用型式

2.验算轴承pv

式中b——轴颈环形接触面工作宽度(mm);

[pv]——轴承pv许用值(MPa·m/s),见表20-34。

表20-34 推力滑动轴承的[p]、[pv]值

20.3.4 润滑方式和润滑剂的选择

(1)润滑方式的选择 轴承润滑方式可通过计算k值确定:

k≤2,可用润滑脂润滑(可采用黄油杯);k>2~15,用润滑油润滑(可采用针阀式油杯等);k>15~30,用油环、飞溅润滑,并需用水或循环油冷却;k>30,必须用压力循环润滑。

(2)润滑剂的选择(见表20-35~表20-38) 原则上转速高、压力小,应选黏度较低的油;反之,转速低、压力大,应选黏度较高的油。

表20-35 滑动轴承润滑油选择(不完全液体润滑,工作温度<60℃)

注:表中润滑油是以40℃时运动黏度为基础的牌号。

表20-36 滑动轴承润滑脂的选择

注:1.在潮湿环境,温度在75~120℃的条件下,应考虑用钙-钠基润滑脂。

2.在潮湿环境,工作温度在75℃以下,没有3号钙基脂也可以用铝基脂。

3.工作温度在110~120℃,可用锂基脂或钡基脂。

4.集中润滑时,稠度要小些。

表20-37 润滑槽型式(摘自GB/T 6403.2—2008)

①滑动轴承上用的润滑槽型式(1)、(2)、(3)、(4)用于径向轴承的轴瓦上;型式(5)用于径向轴承的轴上;型式(6)、(7)用于推力轴承上;型式(8)用于推力轴承的轴端上。

表20-38 滑动轴承的加脂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