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做些什么证明自己是个好人
孔子谈仁与礼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由己及人
关于仁的讨论是孔子以及后来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点。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经常向他请教什么是仁,而孔子对每一个弟子的回答都不一样,甚至对于同一个弟子的多次提问,孔子的回答也每次都不同。如樊迟曾三次向孔子问仁,孔子的第一次回答是“先难而后获”,第二次回答是“爱人”,第三次回答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尽管孔子关于仁的阐述每一次都不尽相同,但在这些不同的答案中,我们仍能找到一些共性的东西,而这些就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特质所在。首先,对于仁的认知不是概念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孔子对所有问仁的回答都直接指向应如何做。其次,仁是内在美德与外在德行的统一,即必须通过行为才能显现。最后,践行仁的方法总是由自己指向他人,即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由仁而礼
崇尚礼乐制度的孔子并不是盲目地想让各国回到周礼的体制中,在周游列国时,孔子也发现了各国诸侯并非不懂礼乐,而是不行或僭越,这让孔子开始对礼进行反思。他问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礼乐的本质并不在其使用的礼器或演奏的音乐上。经过一番思考,孔子最终发现,只有以仁为内在的道德基础,礼乐才是有意义的。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的这一问直接道出了仁与礼乐的关系:人如果没有仁德,那么礼乐是没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的。不过这也并不是说必须先有仁,而后才有礼乐,因为在孔子看来,礼乐乃是仁的外显,践行礼乐本质上就是仁的体现。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所说的“克己复礼为仁”,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仁与礼的关系
仁与礼的关系包含有两个向度:一方面,礼的内涵与原则在于仁,如果礼的具体仪则不以仁为准,那么便不能称为礼;另一方,只有当具体的礼得到正确践行时,内在的仁才能得到外显,才能呈现出其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仁是礼的基础
子张问仁时,孔子以恭、宽、信、敏、惠回答了仁的具体内涵,并进一步解释了这五种美德可以引生出怎样的结果,而这些结果,实际上也就是礼的目的所在。因此,礼的本质就是个人内在美德的外在显现。
礼是仁的完成
礼的基础是仁并不意味着仁的地位绝对高于礼,相反,孔子认为人的内在美德如果不接受礼的引导与规范,则可能会走向极端,从善转变成恶。因此,孔子在重视仁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礼,对孔子而言,礼就是完善了的仁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