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活记忆:新中国成立70年民生往事(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联美发店:调上海理发师组团进京开店

50年代,妇女浓妆艳抹的现象基本上看不见了,她们的发型变化比较大,比较多的是梳短直发,头发后梳,或辫子梢扎上橡皮筋,朴素利落。

上海中青年妇女流行剪发,很少梳髻,少数老年妇女主要梳圆髻,或梳简便的道士髻。此外,还流行波浪式长发盘梳的几何形花纹的风凉髻。

辫子更是上海青年女子的主要发型,式样比较单一,以朴素为美。束发也是她们的基本发型之一。女孩常把头发分成两束扎于脑后,形似发辫。

1950年以后,烫发进一步面向劳动妇女,上海著名的理发店如南京、新新、华安、百乐、沪江、紫罗兰等店的理发师设计了不少新发型。

***

1956年春末,一趟火车由上海开出,车上有100多位上海理发业的同行。这些同行来自当地最有名的四家理发馆:华新、紫罗兰、云裳、湘铭。随车托运的还有这四家理发店烧水的锅炉、理发的椅子、别头发的卡子、磨推子的油石等等一应家伙什儿。36小时后,那趟列车将这四家理发店由人带家什,送达了北京。

上海四家理发店进北京,是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和过问下成行的。上世纪50年代,北京城正处在大规模的建设当中,传统的服务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样,1956年一大批上海的老字号集体迁到北京。华新、紫罗兰、云裳、湘铭四家理发名店就是其中的一拨儿。

四家理发店的师傅们进京头一个月就是四处转转、玩玩,捎带考虑一下新店的选址。据说,最初的打算是,四家理发店在京城东南西北各安一家。可是,俩月过去了也没找到合适的地儿。实在没办法了,都说东单理发馆的地方不错。当时负责接待四家美发店的就是东城服务公司,正管东单理发馆。于是,一句话下去,东单理发馆立马腾地儿。这东单理发馆的地界不错,正对着东安市场,而且面积大,一溜20多米3个大门脸儿。最后决定,四家联合成立一家大型理发店,名字就叫“四联”,也就是四家联合之意。

上海这四家名理发店在当地单拿出来一家都是响当当的,更甭说四家合到一块儿办的四联理发店了。那会儿,京城有点名儿的理发馆剪个头四毛钱,到四联理发八毛。不过,四联确实贵有贵的道理。早年间,京城理发也就是刮个脸、修个面,基本都是为男性准备的。解放以后,京城理发行里技术确实落了伍,连会使推子的都没几个。等到四联一开张,全国独一份的10把美国进口理发椅已经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更别说师傅从上海带过来的新潮发型了,单是一手拿滚刷、一手吹风的手艺就够看头了。当年上海理发行里,讲究的就是吹风造型、手法细腻、样式新颖。顾客理了发出来,看起来活泼、精神、利落。这烫发、吹风的手艺直到今天都是四联的招牌。

虽然价格比其他地方贵一倍,就冲着这手艺,四联没多久就火起来了。那时候,到四联理发不排个队,都让人觉着新鲜。四联老师傅康邦章记得“四联”刚刚开业的时候,每天早上开门之前门口就排起大队。有一年临近春节他们更是早上5点钟就开始开门做生意,一直忙到夜里2点才下班。夜深了,师傅们也回不了家,只好到附近的“清华池”忍一宿。可是,刚躺下没半个小时,就被叫起来了。原来,“四联”门口的队伍已经排到米市大街了。“东城区委一看这可不行,赶快开门吧!”于是,康师傅他们只得睡眼惺忪的,又干起来。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北京人有正月里不剪头的习俗。康师傅笑着说:“那个月我挣了120多块钱,都超过处长了。”(吕英博:《四联美发:师傅稳定手艺稳定》,2008年4月13日《经济观察报》)

中华老字号——四联美发店

北京市第二社会福利公司关于上海迁京的四家理发馆开始营业的启事

上海市第二商业局关于输送洗染理发人员问题给北京市福利事业管理局、北京市福利事业公司的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