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杂院”“排子房”:解决城市住房困难
1951年,老舍先生创作的话剧剧本《龙须沟》,描写了北京天桥东边一条有名的臭水沟,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国家治理变得干净,使得这里居民的生活跟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年以后,这部剧被日本一家艺术研究机构认为是老舍先生最好的一部剧作,它用小人物的命运,体现大时代的变化,没有说教意味。
与龙须沟一起率先被北京政府改造的,还有破烂不堪的和平里。北京政府在这两处新建了住宅区,同时在东郊和西郊,也建设了配套住宅,大部分是独门独户,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左右。
20世纪50年代,北京城里最常见的住宅是四合院。如今散落在市区的名人故居和王府一般都是比较正宗的四合院,如恭王府。近年来北京的高楼大厦越建越多,四合院已经不多见,现在只在二环路还有两片较完整的四合院区,再过些年恐怕只能在影视剧里一睹它的尊容了。
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正宗四合院一定要有正房、东西厢房和中间庭院。讲究的四合院除了大门,还有第一进院、大堂、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和隔扇门相连接。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之后,四合院也进行了公有化尝试。当时北京城里的四合院多是私人拥有产权,北京全市约有房屋120万间,其中92万间都是私人产权。北京的城市建设,使得一大批农民工到了北京转为城市户口,但他们没有房子,都住在单位临时盖的集体宿舍里。四合院的公有化尝试,给许多面临结婚生子的外来务工青年打开了方便之门。
四合院按人口多少分配面积,一般人家都分到一间房,少数人家分到两间房。这样一来,一个四合院里就住进了七八户、十来户,有的四合院甚至住进了几十户人家。他们将厨房安置在庭院里露天烹饪,走到胡同底去使用几十户人家合用的唯一的一个公共厕所。
比四合院差一些的住宅是排子房。“排子房”也叫“兵营式住房”。据说,这种坐北朝南、成行成排的房型,是清康熙年间用来给八旗子弟兵和他们的家属们临时居住的。由于这种房型节省材料、便于管理、向阳保暖,那时被广泛采用。
这种房排与排的间距大致三四米,没有独立的厨房、厕所等生活设施,每间14~16平方米。有的把中间一间前后隔开,配给左右邻间,就形成了两个一间半的“刀把房”,前间朝阳,后间只有北向的后窗。
这种房子进深短,一开门室内一览无余。大多数人家用“阳光换厨房”,挡住自家向阳的前窗盖起小厨房,由于终日难见阳光,室内大多“黑糊糊、油腻腻”。通常一排房或几排房才设一个公用自来水龙头,“排子房”把门的首户大多是公共厕所,卫生条件差,老街坊们管这叫“闻着味儿回家”。
北京市第一个危改示范区——德保危房改造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