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论,认识的发展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论和价值理论。
一、理论复习指导
(一)基本理论的系统内容及其知识点
1.认识与实践
(1)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要深入理解认识的根源、认识的本质和基础以及认识的发展规律,就必须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考察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实质上是同一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系统,构成了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基本结构。
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两种活动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方式表现出相似性、一致性。两种活动都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系统所构成的。同实践活动一样,认识的主体、中介系统和认识的客体是构成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基本框架。无论在认识活动中,还是在实践活动中,都是主体运用一定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使主体和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相互作用。人的实践和认识过程,就是认识主体通过中介系统(工具、手段等),按一定方式作用于认识客体的过程。
认识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人,他具有社会性。认识主体的社会构成形式,分为人类主体、社会主体、集团主体和个人主体。作为社会存在物的认识主体,是一个知、情、意相统一的整体。知,指的是人的理性结构、人的现实的认识结构。情,指的是人的情感、情绪。意,指人的意志。在认识活动中,理性结构直接担负着认识功能,但同时也有情感和意志的作用。
认识客体,指进入主体的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当客观事物还没有同人发生认识与被认识关系时,还称不上是认识的客体。认识客体分为自然形式的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和精神形式的客体。
2)实践和认识的中介。
认识的中介系统,指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认识手段,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方法等。认识的中介系统,主要由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知识)性认识工具和语言工具等所构成。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起着主导作用,是能动的方面。它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有着认识主体的创造性。人的认识不同于动物的反应活动,它不是主观对客观的简单的、直接的摹写,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作为认识活动结果的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人们为了从事实践活动,不仅要反映事物的现象,还必须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客观世界中,现象和本质是浑然一体的,人们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在观念中分解、加工和改造对象,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抽象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列宁说,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整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的构成、形成过程。
创造性是认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但创造性和反映是不可分割的。创造性不能离开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否则,创造性就离开了客观基础;反映也离不开创造性,并且只有在创造性的思维中才能实现。只有在正确反映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才能与时俱进,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从而实现实践的目的,卓有成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主体的主导作用还具体表现在:确立实践的目的和方案;按照实践的目的和方案,通过认识与实践的中介系统,把实践的目的和方案变成现实的实践活动;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进行反馈和调节,以校正相互作用出现的偏差。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有在对客观对象进行实际改造过程中,才能够对它所发出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认识。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为认识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人们去解决这些课题,实践还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包括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和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将主观与客观加以对照。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一切科学理论、知识,归根到底都是为实践服务的。因此,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4)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同时也认为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即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要求以认识作为自己的先导。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与建设的理论,是革命和建设活动的指南。特别在现代,认识、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越来越大。这种能动作用表现在:第一,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第二,根据已有的认识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和过程,指导实践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有两种效果:一是当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二是当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和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知与行的关系,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根本问题。我国古代哲学家对知行问题作出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是我国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主要观点包括:
第一,行先于知,由行致知。中国古代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大都认为行先于知,主张由行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 “行”放在 “学文”(即掌握知识)之先。荀子则进一步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在他看来,“行”对于 “知”是极为重要的:“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以 “行先而知后”“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表达了他对于 “知”“行”之间关系的较为系统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第二,知之明也,因知进行。中国古代有些哲学家已经看到不仅行对于知有基础的决定作用,而且知对行也有指导作用。荀子说,“知明”则 “行无过矣”。他认为有两类人:一类人知而后行,以知统行,这是 “君子”;另一类人知而不行,知行脱节,这是 “小人”。
第三,以行验知,以行证知。中国古代有些哲学家看到行对于检验知的重要作用。孔子提出“听其言观其行”。墨子提出判断言论是非的标准有三个,即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运用于社会政治的实际效果。王充认为,对于各种知识和言论,要坚持以 “效验”来 “订其真伪,辨其虚实”。孙中山则明确提出,认识的检验标准在于行,在于对实际生活产生的功用。
第四,知行并进,相资为用。中国古代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认识到知行并举、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如宋代大儒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王守仁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由于受当时的社会条件的限制,仅仅是一些朴素的、直观的、不系统的论断,而没有深刻、系统的理论论证。由于未能揭示实践的科学内涵及其辩证性质,因而无法科学地揭示实践和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6)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认识本质问题的理解上,既吸收了以往哲学的合理思想,也科学地总结了前人的思维教训,要求以实践为基础,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对象的多重矛盾关系的统一中把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规定性,指出人的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第一,认识的反映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理解,首先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即把反映或摹写的特性作为人类认识的基本的规定性。所谓认识的反映性或摹写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是以客观事物作为对象、作为原型的,并且,在人的认识当中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某种客观事物的内容。坚持人的认识具有反映性或摹写性,也就是坚持了认识的客观性。由于主体观念地把握对象的认识活动是为主体实际地把握对象的活动做准备,而人的实践活动只有遵循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才是正确有效的,因此,认识不是人的某种主观精神状态,而是人以观念的方式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认识是主体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第二,人的认识活动具有选择性和建构性。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从人脑中已有的认识结构开始的。这种认识结构是主体经过反复实践在人脑中形成的信息性结构,是人脑中由知识、经验等各种认识要素所组成的结构系统。在认识活动中,主体的认识结构,对客体发出的各种信息进行识别和选择,选取主体反映客体所需要的信息,并进一步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建构、重组。就是说,在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过程中,主体首先是以已有的认识结构吸取、选择、加工制作客体的信息,进而找出客体各种信息的内在联系,按照主体对客体的需要,把复杂的信息重新组合和建构,从而实现主体对客体的认识。选择性和建构性是认识能动性的重要内容。
第三,认识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认识的直接目的是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思维操作,在观念中分解、加工和改造认识客体,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及联想、想象等各种思维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通过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认识能动性的鲜明表现。
第四,认识活动的创造性。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认识活动的创造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即认识以实践为基础,在观念中创造出 “理想客体”。人们要制造某种人工物品或建造房屋,在制作或建造之前,在人脑中已经形成某种 “观念蓝图”“观念客体”,这种 “观念客体”付之于实践活动,就是认识世界转化为改造世界的过程。能动反映论表明,反映和创造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反映内在地包含创造,创造存在于反映过程中。认识的创造性是能动反映论不可或缺的内容。
(7)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能动反映以实践为基础。能动反映首先坚持反映特性,即坚持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摹写,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能动反映更具有创造性的独特特点,即人的认识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描摹、再现原物的过程,而是在人的思维中经过 “加工”了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人的认识过程不仅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更重要的是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选择、重组、整合、建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实践为基础,坚持反映的摹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揭示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8)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在认识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即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被反映的对象不依赖于反映而存在,坚持从物质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先验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否认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颠倒了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之间的关系,坚持从感觉、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
(9)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有能动反映论和直观反映论的区别。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之间不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且还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指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指出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包含着一系列能动飞跃的辩证运动过程。旧唯物主义虽然坚持反映论的立场,但它脱离社会实践活动单纯地考察认识,把认识看成是像照镜子一样的消极被动的直观过程,不懂得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能动过程。虽然旧唯物主义承认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只是消极被动和直观的反映,它同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具有原则的区别。
(10)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认识的辩证运动,首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的反映,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知觉是指由多种感觉组合成的整体,是对事物特性的综合反映。表象是大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再现,是对知觉的综合和概括。这三种形式即感性认识的共同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感性认识的缺陷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及其外部联系。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内在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的特点或本质的反映。判断是运用概念对事物的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揭示。推理是用已知的判断为前提,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作出新的判断的过程。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相互关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的唯物论。在社会实践中,人们首先获得的是对事物的感性直观,然后才能上升为理性思维。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辩证法。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并以此指导实践。认识停留于感性阶段,就不能达到认识的目的,完成认识的任务。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在人们的认识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相对的,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包含着理性认识,需要用理性认识的形式来加以表达;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也需要用感性认识的形式来解释和说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割裂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唯理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否认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认为感性认识是靠不住的。经验论则否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及其重要作用,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感性认识无须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教条主义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化的教条生搬硬套,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处理问题局限在自己狭隘的经验视界,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认识之所以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两个阶段,这是同客观世界有现象与本质的区分密切相关的。世界上存在的事物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可以分成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认识的直接任务,是通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11)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过程经历着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
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实现,是认识过程的质变,是透过现象达到了本质,从而获得了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这一飞跃的基本条件有两个:第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尽可能地占有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第二,要对感性认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从而揭示出现象背后的本质、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这样的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更具体。
(12)认识过程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包括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人高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是有理性的社会存在物。在认识活动中,人的理性、理智和逻辑的因素起主要作用,是主导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人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或者认为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形成只起干扰和破坏作用。实际上,人作为认识的主体是一个有意志、有情感并有认知能力的统一整体,人的任何心理意识的要素都会参与到认识活动中,对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作用。
人的非理性因素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情感、意志,包括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等;第二类是人的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第一类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并对其发生影响;第二类虽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它同逻辑的、自觉的理性思维相比,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因而在广义上也属于非理性因素。
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它们本身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
在认识过程中,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非理性因素,和思维的逻辑形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对认识的发展和飞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想象(包括直觉、幻想)等非逻辑的思维活动不能脱离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单独进行,相反,它们必须以一定的逻辑思维活动为基础。
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共同推动认识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也看到了非理性因素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制约,应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
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夸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把非理性因素看作人的本质,把人的感觉、欲望、情绪、本能等看成是决定一切的东西,并且否定或贬抑人的理性思维的作用,对非理性、非逻辑的东西作了唯心主义甚至神秘主义的解释,这是根本错误的。
(1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如前所述,人们对简单事物的认识,需要经历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即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在完成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后,之所以还要完成第二次飞跃,一是由理性认识本身所要求的,认识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形成思想,更重要的还在于应用于实践,并使之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二是由实践所要求的,只有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才能自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认识过程中的这两次飞跃是相互联系的,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归宿。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过程是复杂的,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评价阶段、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第一,评价阶段,即确定理性认识是否反映了客观规律,以及这一认识与主体需要的关系,也就是评价其是否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是对理性认识进行认识评价和价值评价。第二,决策阶段,即根据理性认识制订具体方案、计划,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第三,实施阶段,即把计划、方案变成群众的行动,通过群众的实践完成第二次飞跃的过程。
在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过程中,要坚持三个统一的原则:第一,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第二,要坚持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相统一的原则;第三,要坚持理论的正确性与实践的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
(1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就某一个具体认识而言,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基本正确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和实现,这个具体的认识过程算是相对完成了。但是由于:第一,客观事物的表现往往不是一个方面,而是多个方面,其本质也有初级本质、二级本质乃至更深层的本质;第二,人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主观和客观多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实践决定认识,也就意味着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从根本上决定着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对于复杂事物及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来说,仅有实践与认识的一次循环是远远不够的,它是需要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认识的发展,要经过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15)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发展的这种辩证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认识和实践不断分离和重合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它的每一次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或深一层的程度。认识的不断循环和上升的过程,也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矛盾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过程。统一是具体的,是指主观、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统一是历史的,是指主观、理论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践相适应。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主观、理论也应当随之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展开,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 “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2.真理与价值
(1)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第一,在真理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客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成是对 “绝对观念”的认识,如黑格尔;把真理看成是 “上帝的启示”,如经院哲学。客观唯心主义真理观否定了真理的客观内容——物质世界的存在。主观唯心主义坚持主观真理论,否认真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标准。它们或者把人类普遍的经验形式,或者把对个人是否有用当成判定认识是否是真理的标准。
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真理作为认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的相对性又称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所认识的真理是有限度的、近似正确的。真理的相对性表现为: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某一过程的正确反映,因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二,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因而是相对的。真理的绝对性又称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表现为: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第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第一,二者相互联结。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另一方面,绝对离不开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二者相互转化。人们认识真理的过程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是具体的是指:第一,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多方面、多种属性的整体反映。第二,真理是历史的。对客观事物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客观事物自身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发展而处于一个不断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中。第三,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些具体规定,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看来像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只有具体的真理,没有抽象的真理。
(3)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是具体而全面的,它是对事物各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全面把握。谬误则相反,它是由于人们认识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造成的。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对立的。
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表现为真理和谬误在人类的认识中相伴而行、相比较而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理解这一原理时要注意:一是真理和谬误在一定的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相互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界限,因此,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应该是非分明、毫不含糊。二是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第一,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第二,真理是历史的,如果实践向前发展了,还照搬过去的原则,或者把适用于将来的原则搬到现在来实行,真理也会转化为谬误。第三,真理是全面的,是一个体系,如果把其中一个方面孤立地抽取出来,加以夸大,也就会丧失真理而转化为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谬误也会转化为真理,表现为:第一,既然超出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真理会变成谬误,那么只要使原来的范围和条件得到恢复,谬误就会变成真理。第二,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在犯了错误之后,能够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并修正错误,就能得到真理。第三,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是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又一形式。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是相辅相成的。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真理,才能获得成功。但错误的发生常常是难以避免的,为此,我们必须勇于承认错误,善于发现错误,敢于改正错误。修正错误是坚持真理的重要环节。
在认识与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导致实践活动的成功,但不是绝对的,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活动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结果,甚至导致失败。这时,就要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一,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判断一个认识是否是真理,就是要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相对照。这是主观认识以及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解决的。只有实践才是把二者联系起来的桥梁。第二,实践高于理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即能够使主观见之于客观,使二者相联结、相对照。一般来说,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就可以证明指导实践的认识是正确的。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并且是唯一的标准,也就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物论。
(5)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具有绝对性,又是不确定的,具有相对性。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标准,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有一定的局限性。坚持实践检验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就是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既要反对夸大实践标准的绝对性,而否认实践标准所具有的相对性,从而看不到真理是不断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又要反对借口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否认实践标准绝对性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观点。
在检验、认识真理的过程中,经反复实践证明的科学公理、带有公理性质的科学理论,也往往用来证明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即所说的 “逻辑证明”,逻辑证明对于以实践标准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但它不能代替实践这一检验标准。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只能在实践中得到最后的判定。
(6)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价值和真理各有不同的规定性和特性,又有统一的基础和形式,并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也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和基本尺度。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同时,在人的活动中,必须遵循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一定的价值目标。
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遵循着两个尺度,通过认识真理和创造价值,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7)价值及其特征
哲学中所说的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意义关系具有最高普遍性的范畴,是对各种特殊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所谓价值,它是事物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一定需要的效用性,是客体对人与社会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不是一个实体性的范畴,不是指客体本身,而是指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
价值具有以下特征,即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样性。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价值虽然离不开人,但价值是在人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一种客观现实关系。一方面,价值的基础是客观的。价值虽然同人的需要有关,但不是由人的需要单方面决定的。价值必须以客体及其固有的属性为基础。另一方面,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到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历史条件制约的。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关系离不开主体的需要和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一方面,在价值关系中,主体或人是客体所趋向的中心。对主体现实需要的满足程度,是衡量某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另一方面,价值的发现、创造、利用和实现都离不开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
价值的社会历史性,是指事物对人所具有的价值是历史地发展和变化的,这些事物价值的变化是由人类社会历史决定的,是由人类需要的历史发展变化所决定的。
价值的多样性是指价值关系的多样性、全面性。一个事物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不同效用,可以构成多种价值关系,如经济的、实用的和审美的等价值关系。
(8)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即是对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主体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客观事物,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价值评价,表现为人们对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评价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相互作用,它体现着主体和客体特殊的相互关系。价值评价的着眼点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因而必须考虑主体利益的需要。事实性认识只追求对象 “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而评价性认识则是以 “应该怎样”和 “不应该怎样”来表达主体肯定或否定什么的价值要求。价值评价的特点主要是:第一,评价以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而不是以单纯的主体或客体为认识对象;第二,评价的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的密切关系,是以主体的特点如主体的文化素质、专业、认识的角度、兴趣等为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评价的正确程度取决于评价者对评价对象有关知识的认识水平和理解程度。
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有两项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的正确认识,这是形成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这是形成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的必要条件。所以,价值评价既有客体尺度,也有主体尺度,只有两个尺度相统一,才能作出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
对主体需要的认识应注意,不应该只认识某些个人或群体狭隘的私利和要求。要看到,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人类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又对个人或群体有意义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是否符合整个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这是确定特定主体利益的最高尺度。正确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这一原则。
(9)价值评价的功能
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价值评价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第一,合理的价值评价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第二,合理的价值评价有助于实践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实现满足人们客观需要的根本目的,对实践发展有规范作用;第三,价值评价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制约着实践活动发展的好坏以及正误的趋向、趋势。合理的价值评价可以促进实践活动朝着预期目标健康有序地发展。
(10)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是一致的,它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今,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11)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理和价值是既相区别、对立,又相一致、统一的。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进步历史活动的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这两者既相统一,又各有侧重。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真理,服从真理;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体现在:第一,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尺度,即要求主体认识与客体的本性和规律相符合。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尺度,即要求人的思想和行动要满足人的需要,保障人的利益。第二,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的条件性原则,只有尊重真理,符合规律,人的活动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的目的性原则,即人的活动以获得一定的价值为目的。第三,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即不同的人要服从统一的客观规律。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即人们的需要、利益和追求是多样化的。真理是一元的,价值是多元的。
真理和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价值都形成于人的活动中,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它们虽有区别、对立,但总体上是统一的。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这突出表现在人类具体的历史活动中,真理和价值相互贯通、相互补充和相互引导,并且,认识的真理性、价值的合理性都以实践作为检验标准。真理和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价值的实现以真理为条件,真理的追求又以价值为目的。脱离真理,价值原则就会失去正确的轨道;脱离价值,发现真理和追求真理就失去了其意义。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理论和实际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是我们党的基本原则和优良传统。
(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客观实际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对象。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即按照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从实际出发同从主观原则出发、从 “本本”出发是对立的。
从实际出发,就是说话办事,都要以事实为根据。“事实”不是指的个别情况、零散的事例,而是一个事实的整体、事物内在联系的完整系统。从事实出发,以事实为根据,指的就是以事实的整体、事实的系统作为出发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本质,就是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概括和体现。
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为了同在时间和空间中发展变化着的 “实事”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反对思想僵化,反对脱离客观实际。解放思想的本质,就是实事求是。
(2)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就要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就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实践和理论的创新。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3)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实践和理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蓬勃活力的源泉。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但它必须在实践中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步伐进行创新,在吸取已有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理论,并用新理论进一步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现和发展真理。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只有与时俱进地创新理论,才能正确地指导发展着的实践,能动地和有成效地改造世界。没有理论上的创新,就没有实践中的创新。在创新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又会进一步检验新的理论和丰富、发展新的理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必须坚持的思想。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4)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在这两种基本活动中,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而要正确地、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及其发展规律,并以此作为实践活动的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人们必须坚持认识和实践、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相统一的原则。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认识和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过程。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是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通过社会实践,既改造着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在内的客观世界,也改造着人们的认识能力,提高人们正确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以,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当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就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客观世界按其固有规律运行,它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的愿望和需要,而作为主体的人则有其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他要求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愿望和需要,这就构成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也正是这一矛盾使人们意识到,在实践活动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把客体尺度和人的尺度结合起来,把 “本然”和 “应然”结合起来,去营造人类所需要的理想的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也是辩证统一的。改造主观世界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同一个过程,脱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从根本上谈不到改造人的主观世界。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的精神世界、认识能力和思想素质,以及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其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主观世界是在实践中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进行的,通过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提高认识能力,又有助于推动客观世界的改造。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辩证统一,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5)自由和必然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为了从客观世界的 “必然王国”获得自由。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认识客观世界的 “必然王国”、认识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以及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进行有成效的改造,人们才能从 “必然王国”中获得自由,营造人类理想的美好家园。但 “必然王国”和 “自由王国”也是历史地具体地发展着的,人们不会在某一时刻、某一阶段绝对地达到 “自由王国”的境界,它是一个不断接近、趋近的历史过程,是在认识 “必然王国”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营造更理想、更美好的 “自由王国”的历史过程。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从 “必然王国”走向美好的 “自由王国”的重大举措和历史阶段。
(6)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和党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基础、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指明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正确途径和现实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路线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思想指南。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转化为实践观念,体现在实践运动、具体工作中的认识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内在统一的,它是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实际工作中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党的思想路线也就是党在实践活动、具体工作中的认识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统一,鲜明地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党的思想路线或认识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认识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活动、实际工作中的思想原则和思想方法,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以及制定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各项方针政策的思想基础,是我们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可靠保证。
(二)理论重点及重要概念
1.理论重点
本章要重点掌握如下几个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辩证过程。
▲非理性因素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和价值以及二者的区别和统一。
▲实践标准及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相互关系。
为了掌握以上理论重点,要特别搞清以下几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1)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条基本线索,它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始终。一方面,要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实践决定认识,因而要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实践在认识及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深刻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能动性,懂得认识或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以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所以,只有掌握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反映论。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要清楚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的内涵及其表现,它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以及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3)认识发展的规律。1)从实践到认识,即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这是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要知道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以及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方法。2)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即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过程,或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这是认识发展过程更为重要的阶段,是认识的直接目的和归宿。由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需要必要的主客观条件。3)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无穷过程。
(4)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是一个认识论概念,属于认识范畴。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要准确把握真理这一含义。真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否承认真理这一客观性的属性,区分出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就是真理”,这是错误的。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提法,如 “多数人承认、赞同的意见就是真理”也是错误的,一种认识是否真理不在于多数人还是少数人是否承认、赞同,而在于它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也是真理的重要属性。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而承认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两种不同的属性,以及它们的辩证统一,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准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统一关系,对于防止认识中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以及实际工作中的思想僵化、教条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要注意,承认真理具有相对性,并不意味着真理是多元的,似乎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同样,承认真理具有绝对性,也不意味着真理或正确认识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恰恰相反,真理是发展的。
2.重要概念
实践 认识 反映 能动反映 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非理性 真理谬误 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 价值 价值评价 价值观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三)复习提示
认识论同唯物辩证法一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的两部重要著作 《矛盾论》和 《实践论》讲的就是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所以,一定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在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在以往的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考试中,认识论方面的试题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如实践形式、实践标准问题、认识及其形式、能动反映、真理及其客观性等,都不止一次地在试卷中出现过,有选择题,也有分析题,而分析题往往通过提供一定的实际材料,让考生对实际材料进行认识论的理论分析和说明。
本章没有太多的难题,需要注意的是,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的内容和能动反映的表现,以及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和联系,懂得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以及价值的含义及其和真理的关系。
二、实战操作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认识的本质在于
A.能动反映 B.自由选择C.科学评价D.主观创造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是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3.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4.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 “熟知”与 “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5.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 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
6.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7.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8.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绝对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10.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11.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
A.都包含有客观内容
B.都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和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C.都是可知的和无限的
D.按其本性都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
12.承认我们的一切知识具有相对性,就会
A.陷入诡辩论 B.导致怀疑主义
C.防止相对主义D.防止绝对主义
1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的逻辑过程的起点是
A.客观事物 B.社会实践C.感性具体D.思维的抽象
14.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15.对不可知论予以最有力的驳斥的是
A.客观真理 B.客观事实C.社会实践D.客观规律
16.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A.只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B.只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只是可知论的观点
D.既可能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可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17.对科学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社会生产 B.社会制度C.文化教育D.社会意识
18.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C.认识的 “源”与 “流”的关系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19.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20.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说来,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
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
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21.“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前导”,这一论断
A.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的反作用 B.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贬低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D.夸大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22.在认识事物中,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比较完善之外,还由于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既有理性也有非理性
C.人有直觉和想象D.人有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
1.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2.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句话包含的意思是
A.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B.认识过程也是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
C.辩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D.辩证法就是思维辩证法
3.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的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5.“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一说法
A.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B.把理论当成实践的来源和动力
C.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肯定了理论应走在实践前面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
A.人的主观意识 B.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一定的社会集团和社会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
7.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关系在于
A.它们是真理的两重属性
B.它们是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的
C.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D.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
8.真理和谬误是
A.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 B.绝对对立的两种认识
C.相比较而存在的两种认识D.不同发展阶段的两种认识
9.“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看来像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句话意味着
A.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D.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10.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的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力量
11.“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以 ‘真理’的美名。”这段话的观点是说
A.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B.有用的就是真理
C.符合客观规律的是真理D.能为我主观需要服务的是真理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未提出过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
A.随着时间的推移已不具有真理性
B.有了新的突破
C.它的生命力,在于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D.必须同时代、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13.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是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在认识论上这说明了
A.认识来源于经验
B.在经验积累中加深认识
C.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积累有密切联系
D.老年人的认识一定超过青年人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表现在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C.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D.二者都以实践为基础
15.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事例有
A.农民培育新品种 B.公安人员侦破刑事案件
C.运动员进行球类比赛D.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核试验
16.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
A.真理变成现实 B.谬误转化为真理
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D.人的认识器官不断延长
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18.“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唯我主义的观点D.反理性主义的观点
19.人们在认识上犯错误,主要是因为
A.人们总要追求新知识 B.人们认识过程的复杂性
C.人们的认识能力受各种条件的限制D.人的认识有预见性
20.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意味着
A.逻辑与历史是一回事
B.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的观念反映
C.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
D.逻辑反映历史是经过改造了的,抛弃了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
21.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22.人 “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为人的食物”。这段话说明
A.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于物,而是物趋近于人
B.主体的需要和需要的程度是某物是否有价值和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C.现实价值的形成及其大小体现着主体的创造性本质
D.价值的形成及其大小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标准
23.在相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人们面对同一认识客体,往往得出不同的认识结果,这表明
A.认识主体决定认识结果
B.主体反映客体是主体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
C.主体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反映客体的认识过程
D.主体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性
【附:选择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1.A 2.D 3.C 4.B 5.D 6.B 7.D 8.C 9.D 10.C 11.B 12.D 13.D 14.B 15.C 16.D 17.A 18.C 19.D 20.C 21.A 22.A
多项选择题:1.ACD 2.ABC 3.ABD 4.BD 5.CD 6.BCD 7.ABCD 8.AC 9.BD 10.CD
11.BD 12.BCD 13.ABC 14.ABCD 15.ABD 16.ACD 17.AC 18.ACD 19.BC 20.BCD 21.ABD 22.ABC 23.BCD
(三)分析题
1.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
请透过 “道旁的梨该不该摘”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辨析。
【答案要点】
(1)“该不该摘”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2)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是有区别的,因此,同一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追求也是有层次的,主体(人)对事物的价值要做正确的评价和选择。
(3)价值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该不该摘”反映了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
2.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摘自 《人民日报》,2005-05-02
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丁肇中博士进行了新的实验,提出了由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新理论。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
3.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
(1)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2)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2+5=10000成为可能。
(2)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勇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
4.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评析下述观点:
在科学活动中,为了客观公正地观察和分析事实材料,避免 “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应当排除头脑中已有的理论认识和哲学的指导,使人们在观察中对一切已有的理论持 “中立态度”。
【答案要点】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能动地指导实践。人们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总是受一定思想的支配,带着头脑中已有的思想观点开始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和方法。人们的哲学观点决定着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也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水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活动的结果。
科学活动是人们有目的地探索客观规律的实践过程,必须以正确的哲学理论为先导,并根据一定的理论来制订计划,设计方案,分析结果,总结经验,得出新的结论。科学活动如果脱离理论的指导,只能是盲目的实践,不可能取得成功。
理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用来指导科学活动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论。“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一般是指带着某种先入之见去歪曲客观事实的做法,它和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前提、以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科学活动不能混为一谈。所以,以避免 “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来否定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是错误的,在实践中完全排除已有的理性认识也是不可能的。
5.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 “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斗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尊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 “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
【答案要点】
(1)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地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
(2)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思维定式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得到启示,然后他反问自己,磁能不能产生电?通过这一反问、逆向思维,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终于发明了电动机。
6.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个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
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 《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给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
(2)伯乐之子 “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答案要点】
(1)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
(2)这是一种 “按图索骥”的方法,把 《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
(3)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三、复习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的内容是什么,认识能动性有哪些具体表现?
2.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具有创造性、建构性,反映和创造性是怎样的关系?
3.以具体实例或材料,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以及这种决定作用的表现。
4.怎样理解实践是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逻辑证明与实践标准是怎样的关系?
5.说明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把握这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有什么意义?
6.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它们都有哪些具体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
7.什么是非理性因素?它在认识过程中具有什么作用?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源泉,但又说感觉是认识的起点;把感觉作为认识的起点,这是不是唯心主义观点?正确说明上述问题应是怎样的?
9.真理是有用的,这是否就意味着有用的就是真理?你能说清正确答案以及其中的道理吗?
10.有人说:“凡是亲眼看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请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说明这种说法对还是不对?为什么?
11.为什么说从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应注意什么问题?
12.为什么说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掌握这一观点具有什么实际意义?
13.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14.人们在议论某一事物或某一事件时,常常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否意味着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呢?请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对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加以评述。
15.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理论创新,试阐述理论创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16.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价值具有哪些特性?
17.什么是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具有什么功能?
18.为何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何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