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舆地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是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他生于工商家庭,从小生活富裕,受到良好教育。其父徐有勉喜爱大自然,不爱结交官宦,对儿子影响很大。19岁时,父亲去世,徐霞客遂放弃功名,一心探索自然。其母非常支持他的选择,鼓励他:“‘志在四方,男子事也。……岂令儿以藩中雉、辕下驹坐困为?’遂为制远游冠,以壮其行色。”[1]徐霞客所有成就都收录在巨著《徐霞客游记》里,该书共十卷,李约瑟评价它:“读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2]
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21岁的徐霞客开始第一次旅行。在之后的30多年中,他走遍中国下述19个省市,即今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行程数万里。以1636年(崇祯九年)为界,前期他的出游地无论远近都交通方便,且时间都有间隔,出行时间不长,主要目的为搜奇访胜,学术上未有多大建树,留下的游记共有17篇,只占其所有游记的十分之一左右。1636年(崇祯九年),他开始西南之行,这是他历时最长、行程最长的一次旅行,亦是最后一次旅行。他自江苏始,经今上海、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到云南,归途中又过湖北、安徽,1640年(崇祯十三年)途经安徽时积劳成疾,已不能走路,在丽江知府的帮助下才回到家中,于1641年(崇祯十四年)初在家中去世。这次游历重点是广西和云南,关于两地的介绍占到了其游记的四分之三。
徐霞客去世时,《徐霞客游记》尚未出版。1645年,入关清军南下,江南生灵涂炭,徐霞客老家江阴也遭侵犯,徐霞客游记手稿随之散失。后经多人尤其是他儿子李寄和族孙徐镇,多方搜求和整理,最后于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付梓,被后世视为定本。1976年,北京图书馆发现了《徐霞客西游记》旧抄本五册,其中有初编者季孟良于1642年(崇祯十五年)的题字,共23万余字,补充、完善了徐霞客游记的内容。
徐霞客对中国乃至世界地理学贡献卓著,“开辟了有系统的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3],尤其对于中国人而言,开创了以实地考察探索自然而不仅是研读前人资料的新传统。具体来说,他在地理学的成就主要如下:
(1)关于石灰岩地貌的研究。中国早有关于石灰岩的记载,但真正对石灰岩地貌做系统考察是从徐霞客开始的。他详细考察了从湖南到滇东数千里石灰岩溶蚀地貌的分布状况、类型和特征,对各地差异及成因加以系统记述和研究,并给出科学说明;对峰林、岩洞、天生桥、盘洼、普井、天池等各种岩溶现象加以定名,并作详细记录。这些都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早有关石灰岩地貌的记录,比欧洲的爱士培尔关于石灰岩地貌的记录早了150多年,比罗曼对石灰岩地貌做系统分类早了200多年。
(2)关于山川源流的考察。长江起源问题,从《禹贡》开始,中国人一直以岷山为长江源,明代罗洪先编的《广舆图》中仍坚持此说,徐霞客对此表示怀疑。他亲自实地考察长江源头,提出金沙江才是长江起源,这对推动地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他在实地考察长江起源过程中,还阐释了流水侵蚀原理,这比西方最早提出该观点的英国地理学家郝登早出了一百多年。在《盘江考》中,他还指出《大明一统志》中以明月所、火烧铺二水为南、北盘江源的错误。此外,他还指出了关于云南澜沧江、潞江、礼社江、龙川江、麓川江等一些记录错误,经过实地考察后他给出了正确答案。
(3)关于火山的研究。1639年在滇西考察期间,徐霞客详细记录了腾冲火山的地热,翔实记载和分析了老鹰山火山爆发情况,为后人研究腾冲火山活动留下了重要资料。他详细而形象地描述了硫磺塘村水热爆炸坑中沸泉喷出水汽的宏伟景观,采用沸泉、温泉等术语描述水温与喷溢方式,发现与描述了喷气孔、泉华的成分与泉华堆积的形态(石芝菌),记述喷气孔的结构与形态,提出“喷若发机”“热源地下”的观点,还记述了民间利用地热的情况和养硝酿磺的工艺过程,这无疑是一次超越时代的科学考察。
除了地理学之外,徐霞客还有诸多科学成就。通过大量实地调研,他发现了植物与气候的关系,认为高山中由于风大、气温低,所以一般只有荒草,没有树木,还认为海拔高与纬度高都会影响植物开花和成熟,这些观点比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提出类似观点早了200多年。对于所经之地,他都会把当地村名、山名、河名等记录下来,均会问清楚名字的来源,为后世研究地名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徐霞客游记》中,涉及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村落、经济作物的记载,为后世相关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此外,人们还从文学、历史学等方面去挖掘《徐霞客游记》的价值。
注释
[1]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漆绪邦.中国散文通史:下.增订本.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92.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1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62.转引自:张全明,张翼之.中国历史地理论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44.
[3]候仁之.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