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原动机的普及
一、原动机马力数的估计
伴随着工厂动力化的进展,原动机的数量和马力数都有增加,平均工厂原动机马力数和马力集约度(原动机马力数与职工的比例)也会增加。为了计算这些指标,需要准确的原动机马力数的数字,关于行业方面的计算已经有南亮进的研究,这里对地区进行一些讨论。关于制造业的地区原动机马力数的估计,能够利用的资料是相同的。从1909年、1914年、1919年及此后每年的《工厂统计表》以及1884~1919年《农商务统计表》中可以获得,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如上所述,在计算动力马力数时出现了新的情况。
第一,虽然这些资料当中都有原动机的数量记录,但是马力数则不一定都有,于是根据南亮进(1965)的方法进行了估算。例如,东京的日本型水车1909年有43部,其马力数为143匹,不明的为7部,那么就可以按照如下计算方法进行推算。143/43= 3. 3,再用这个3. 3乘以不明数量的7部,其马力数就是7×3. 3= 23. 1。这样,东京的日本型水车马力数就是143+ 23. 1= 166. 1,四舍五入为166匹。还有一个问题是没有参考马力数而只有原动机部数记载的情况,如1909年熊本县的涡轮水车只有一部但不知道马力数。这种情况在《农商务统计表》中比较多见,特别是日本型水车这种情况较多,1938~1942年《工厂统计表》中汽轮机、涡轮水车、冲击式水轮机也一样,这种情况只能放弃。
第二,原动机的分类问题。原动机的分类按照年份的记录有所不同,具体地说包括电动机、蒸汽机、涡轮蒸汽机、煤气机、煤油机、水轮机、冲击式水轮机、日本型水车,我们将其整合成电动机、蒸汽机、煤气机、煤油机、水车五种。
第三,一部分地区个别年份的数据显然有问题,或者特别高或者特别低。例如,神奈川的蒸汽机马力数1895年和1897年分别为442匹和1441匹,但夹在这两个年份中间的1896年却是321024匹。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将这个数字改成前后两年的平均值,当然,做这种调整的都是非常必要的情况。
第四,1909~1914年发电机表示的是瓦特而不是马力数,对于这种情况,按照1马力= 746瓦特进行换算(反过来是1千瓦= 1. 34马力)。
二、原动机马力数的变化
下面从几个角度考察原动机马力数的地区性变动。首先观察原动机马力数的变化,表5-2显示了原动机马力数的增长率。整体上,除了东山地区最初的时期是负数之外,所有地区的所有时期都是正增长,也就是说,1895~1940年的46年间(5年移动平均值)原动机马力数一直在增加。再看增长率的水平,1901~1910年最高,而且地区的方差也最小,虽然北海道比其他地区高出很多。1911~1920年、1931~1940年以及1895~1900年这三个时期的增长率虽然比不上上述时期,但是也都在两位数上下。1911~1920年、1931~1940年多少有些地区之间的差异,但并不是很大,而1895~1900年地区间的差异最大,1901年以后东日本和西日本之间也看不出多大差异。
下面观察原动机马力数的地区分布,表5-3显示了这种情况。整体上,原动机马力数的地区分布与工厂的分布十分相似,不过也有一些不同。例如,南关东、北九州等地的原动机马力数比重远高于工厂的比重,而东北、北陆、东山、山阴、四国等地则低于工厂的比重[见表5-1]。这里虽然没有显示按地区划分的工厂规模的结构,但是与前面讨论的工厂的分布有所不同。在工厂的分布中,5~29人的工厂所占份额很大,但原动机马力数则更均等地分布在大多数规模的工厂当中。大企业的动力化率较高,原动机马力数也应该更多,原动机马力数并没有像动力化率那样倾斜于大企业是由于中小企业众多。
三、原动机需求函数的测算
如同上面观察的那样,随着工厂动力化的进展,原动机马力数也快速增加。这里尝试计算原动机马力数增加的原因,参照南亮进(1976)设计了如下关系。原动机是生产者耐用设备的一部分,其增加是实际固定投资的一部分,因此原动机马力数的需求分析可以应用投资函数的原理。投资函数的理论中主要有利润原理和加速度原理两种,这里使用前者,具体用利润(P)或其代理变量产出额(Y)作为投资(I)的解释变量,于是就有
I= a P 或 I= aY
这里,把I换成原动机马力数对前一年的增加量(ΔH),加上误差项(u t),就有如下计算公式:
ΔH t= a+ bY t+ u t
式中,下标t为年份。
由于数据的局限,这里只计算了1909~194 0年,结果显示在表5-4中。可以看出各地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全国的情况基本良好,各地区的t值都是显著的,只是判定系数差异较大。总的来说,这个结果是可以成立的,也就是利润(产出额)越高,投资导致的结果,即生产性耐用设备以及其马力数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