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曾子论孝》读本(大众儒学经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

仲尼居[1],曾子侍[2]。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3],以顺天下[4],民用和睦[5],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6]:“参不敏[7],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8]。复坐[9],吾语汝。身体发肤[10],受之父母,不敢毁伤[11],孝之始也。立身行道[12],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13],孝之终也[14]。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15]云:“无念尔祖,聿修其德。[16]

注释

[1]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居:在家里闲坐。

[2]曾子:曾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六岁。侍:陪伴尊长。

[3]先王:孔子心目中理想的古代圣王,如尧、舜、禹、汤、文、武等。至德:最高的德行。要道:精要的道理。

[4]以顺天下:使天下人心归顺。顺:使……归顺。

[5]用:因此,因而。

[6]避席:席,铺在地上的草席,这里指自己的座位。古人席地而坐,按照礼节,起身回话时要离开所坐的席子,即离开座位表示尊重。

[7]参不敏:参,曾子自称自己的名字,表示尊师之意。敏:聪敏。

[8]教:教化。所由生:由此而产生。

[9]复:回去,再。

[10]身体:躯干为身,四肢为体,指全身而言。发:毛发。肤:皮肤。

[11]毁伤:毁坏,残伤。

[12]立身:树立自身。行道:奉行道义。

[13]显:显耀。

[14]终:最后,归宿。

[15]诗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王》。

[16]无念:反诘语,能不思念?无念尔祖:怎能不想念你自己的先祖。聿(yù):文言助词,无意义,用于句首或句中。修:学习,发扬。其:他们的。

释文

孔子在家里坐着,他的学生曾子坐在旁边陪着。孔子说:“先代的圣帝贤王有最高尚的德行和最精要的道理,通过这些就能够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因此而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是什么吗?”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子坐下,我讲给你听。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来自父母,不敢损毁伤残,这是孝道的开始。人活在世上要有所建树,奉行道义,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荣耀显赫,这是孝的最终目标。所谓孝,开始时从侍奉父母做起,中间的阶段是效忠君王,最终则要有建树功绩,成就人格。”《诗经·大雅·文王》篇有诗句这样说:“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继承发扬光大你先祖的美德啊!”

解读

这一章是讲《孝经》传授的缘起,孝道大旨,行孝之方,在全书中具有纲领作用,对孝的意义、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做了扼要的概括,即使不读下面的17章,只读本章,也能得到《孝经》的基本精神。本章首言孝是“至德要道”,把“孝”看成是天下最高尚的德行和最精要的道理,从而将孝提升到道德修养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可以与《吕氏春秋·孝行览》的一段话相互印证:“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意思是说,孝是三皇五帝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各种事情的纲纪。掌握了一种治国平天下的方法而所有的好事都会出现,所有的坏事都能去掉,天下都会顺从,恐怕只有孝道吧。

接着对孝做了进一步阐释:“夫孝,德之本也”,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一切教化的源泉。说明孝是人之为人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也是教化的源泉所在。

行孝的基本内容是不毁伤自己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因为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予的,与父母血脉相通,情感相系,因此要爱护我们的身体。《论语·泰伯》载: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就是说,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会再受到损伤了,弟子们!”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礼记·祭义》也记载曾子曾经说过:“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引曾子说:“身者,亲之遗体也。”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可以说是遗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要珍惜爱护,保全我们的身体就是在行孝。“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礼记·祭义》)意思就是,我们的身体是父母所生,父母完全给予了我们,我们就要完全回归天地,让父母的这部分遗产得以保全,这就叫孝。怎么叫全呢?不使身体缺损,不让身体受辱,这就叫全。对自己身体的爱护当然不是宣扬自私的活命哲学,而是一种自爱、自尊,自爱是儒家仁爱思想连环上的一个重要环节,自爱使我们可以爱护生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生活规律,早睡早起,按时吃饭,注意锻炼,没有不良嗜好,避免自杀、铤而走险、违法犯罪等行为的发生。

孝的最高的表现形式是,通过行孝,名扬天下后世,光耀父母。行孝不是只停留在不毁伤其身,还要进一步提升,要立身立德,做君子,希圣希贤,有所成就,奉行道义,建功立业,让自己的好名声传扬后世,从而使父母荣耀显赫。这种光宗耀祖的行孝观念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的意识之中,古人所谓“衣锦还乡”就包含这样的意思在内,《三字经》中就有“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儒林外史》第十五回“葬神仙马秀才送丧思父母匡童生尽孝”,马二先生开导匡超人,劝他潜心举业:“贤弟,你听我说。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总以文章举业为主。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只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自身也不得受苦。”

人在青年时期以侍奉亲人来体现孝道,中年以服务于国君为孝,晚年则表现为立身扬名,成就圣贤人格。唐玄宗《孝经御注》说:“言行孝以事亲为始,事君为中。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于立身也。”这讲得很明白,孝道从奉事父母开始,在家里要养成这颗孝心,孝心养成以后,到了朝廷就叫事君,在事君过程中建功立业,显亲扬名。其实“中于事君”也就是传统说的“移孝做忠”,当然,我们现在解释“忠”不能像过去那样忠于皇帝,而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这是孙中山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