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目前正统的宏观经济学中,需求管理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但需求管理在宏观调控方面存在巨大的缺陷。
第一,长期使用传统的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会导致金融、经济危机。从货币政策来说,通过降低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刺激出来的投资需求是劣质需求,一旦利率上升或者资金面吃紧,相关企业的经营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影响过大就会引发金融、经济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例。从财政政策来说,通过财政扩张来刺激经济增长会导致巨额的债务,长期积累下来就会形成政府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就是一例。传统的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会导致经济出现“肥胖症”,其典型特征一般有三个,一是巨大的资产价格泡沫,二是严重的产能过剩,三是巨额政府债务。这些都将给经济埋下经济、金融危机的隐患。
第二,在科技进步率下滑的情况下,传统的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的效力越来越低。由于科技进步率下滑,经济中没有好的消费热点,也没有好的投资机会,因此缺乏优质需求,这就使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力下降。由于缺乏好的消费热点,导致老百姓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其结果是,不管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其效力都会下降。同时,随着降息,货币政策刺激出来的投资的预期收益率越来越低,老百姓投资的积极性也越来越弱,最终经济将陷入流动性陷阱,此时,利率降无可降,连预期收益率接近0的投资机会都被利用完毕的时候,货币政策就再也无法奏效了。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目前采取的负利率政策,其实就是正常的货币政策失效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
第三,经济全球化也在抑制着货币政策的效果。需求管理政策即使刺激出了需求,这种需求也未必就是针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完全可能是对外国产品的需求。其结果是,本国降息或者增加财政支出,享受政策成果的却是别的国家,显然有些得不偿失。
一方面,传统的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的上述局限性导致了经济学界的思考。另一方面,从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来看,西方宏观经济学已经从20世纪50年代的ISLM模型发展到了目前的总供求模型,对总供给的重视和理解已经成为当今西方宏观经济学的重点,但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却依然只考虑需求管理,不考虑供给管理,这显然意味着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严重滞后于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将供给管理引入宏观调控体系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但目前的正统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并没有考虑供给管理,这是该理论的一大缺陷。
最近十多年来,苏剑一直致力于宏观经济的供给侧和供给管理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科研成果。除了跟我合作发表的关于供给管理的几篇学术论文之外,他还把引入供给管理之后的、同时包含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二维”宏观调控体系应用于理解中国宏观经济以及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设计中,从而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独到的分析和理解,也为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苏剑的《新供给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一书汇集了苏剑近年来关于中国经济和宏观调控理论的科研成果,既有对宏观调控理论体系的建树,也把这些理论应用于研究中国经济、设计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还包括了他对中国的中长期宏观经济问题的供给侧分析,比如中国转轨模式的普适性、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中国的人口及就业形势、从就业角度看中国目前增长率的确定等等,同时根据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研究了中国和世界发达经济“新常态”的根源、表现及政府政策。
总体来看,本书在宏观经济理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应用方面具有较大的创新,为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得出了独到的见解,有助于读者理解宏观经济学及其未来发展,也有助于读者理解中国经济的运行特点。
刘伟
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