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首都新型智库: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十年巡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十年建设回顾与思考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4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时强调指出,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会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如何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简称市社科规划办)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简称市教委)近年来通过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建设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简称研究基地),优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配置,有效聚合首都党政部门、党校、社科院、高校等优质科研力量,着力破解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在研究基地建设十周年之际,我们把十年的耕耘与收获做一个总结与回顾,连同我们对经验与问题的思考呈现给大家,希望对研究基地下一步的工作有所推动,给热心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同志们以些微的启发和借鉴。

一、建设与成果

2004年初,中共中央、中共北京市委先后就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决定,印发了文件,提出要整合研究力量、优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配置、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等意见。在深入学习贯彻文件精神的过程中,市社科规划办与市教委在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一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并以此为抓手,充分发挥首都社科研究人才优势,整合社科研究力量,优化社科资源配置,促进科研体制和机制创新,推动首都社科理论研究和社科理论队伍建设。这个意见得到了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同志以及市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市社科规划办和市教委通力协作,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优势、整合资源、严格考核、稳步推进”的原则,选取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学科、优势领域和重要机构,在首都高校开展了研究基地建设工作。2004年当年,第一批17个研究基地诞生了。之后,根据首都改革发展的需要,每年都有一批新的研究基地成立,至今已经设立了51个。同时,市社科规划办单独在有关高校、市属单位建立了15个应用对策研究基地。研究方向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主要领域,初步实现了布局的科学化、合理化、规模化。2011年,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中,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首都发展实践紧密结合,鼓励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研究解决北京市、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市社科规划办先后在7个区县建立了应用对策研究基地。

经过10年的建设,研究基地总数已达73家,成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和首都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产出了大量优秀科研成果并得到转化应用,培养了众多优秀科研人才,在整合社科研究资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基地建设的成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数据予以展示:

一是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承担各种科研项目总计8 98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89项、省部级项目2 767项、横向课题3 330项、自设项目2 194项。

二是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出版专著3 134部,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3 080篇。

三是研究成果得到较好的转化应用。其中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45项、获领导肯定性批示514项、被实际部门采纳1 740项。

四是争取到较多的科研经费支持。科研经费累计达72 683万元,其中市社科规划办和市教委资助22 409万元,依托单位配套经费9 379万元,研究基地自筹经费40 895万元。

五是科研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拥有办公用房面积近26 771平方米,图书近327万册,设备价值6 778余万元。

六是汇集和培养了一批社科人才。研究基地学术骨干中,高级职称人员1 150人,副高级职称人员906人,其他专职人员922人,累计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14 116人。

七是科研活动十分活跃。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 039次、国际性学术会议424次。

二、探索与创新

研究基地建设总体思路是:以服务决策为导向,以提升能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询服务、资料信息建设等重点工作内容,不断提升研究基地的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严格审核论证,科学规范设立

在研究基地建设规模适度、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实行严格的审核、考察和论证制度,成熟一个设立一个。拟申请设立研究基地的单位依据自身优势,自主选择研究方向,按要求填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申请书》。市社科规划办和市教委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对申请进行初审,要求申报机构的相关学科优势明显,有较强的学术队伍、科学的建设方案、规范的规章制度、创新的运行机制、一定的办公科研条件,以及依托单位全方位支持。对初审合格的,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论证。对论证合格的,发文批准成立相应研究基地并授牌,申请单位为依托单位。与研究基地签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任务书》,作为研究基地建设实施和验收的依据。

(二)分类、分级管理,分工确权问责

(1)分类、分级管理。为便于分类管理,从2013年起,由市社科规划办和市教委共同建立的称为研究基地,由市社科规划办单独建立的称为应用对策研究基地,统称为研究基地。实行市社科规划办和市教委、依托单位、研究基地三级分工负责管理。

(2)研究基地实行负责人、首席专家分工负责制度。负责人由依托单位的相关领导担任,对研究基地建设负总责。首席专家由依托单位聘任本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或学科带头人担任(部分研究基地为专家组),采取任期制,主持研究基地学术研究活动,对项目研究工作负总责。设立学术委员会,作为研究基地学术研究的指导机构。

(三)明确建设周期目标,动态综合评估验收

确定研究基地建设每三年为一个周期,在对研究基地日常工作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和年度检查的基础上,按建设周期对研究基地实行“定期评估、达标保留”的动态管理,评估验收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完成情况,包括制度建设、科研条件、科研活动、科研成果、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以及经费使用等方面的情况。验收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优秀、合格的列入下一个建设周期;基本合格的要限期整改,暂缓列入下一个建设周期;不合格的取消研究基地资格;对优秀的研究基地,在经费和科研项目支持上给予倾斜。自2007年对完成第一个建设周期工作的首批研究基地进行考核验收以来,已经开展了7次评估验收工作,有34个研究基地获得优秀。其中,有15个研究基地获得2次优秀,3个研究基地连续3次获得优秀。

(四)设立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资助出版研究基地年度报告

在研究基地项目申报与立项评审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严肃纪律,除了符合北京社科基金项目条件外,还坚持了几个方面的特殊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要求项目申请人须结合本研究基地的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建设目标确定研究选题;二是鼓励和支持研究基地整合内外研究资源,开展联合攻关,加强重大问题研究;三是坚持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评审原则,课题必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较高的实践价值和学术水准,要结合北京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四是鉴于各研究基地处于不同的建设阶段,发展还不平衡的现实,注意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五是特别委托项目必须由研究基地学术带头人承担,并严格设定立项指标;六是申报材料须经学术委员会初评把关、择优报送。

为了促进研究基地展示和推介优秀研究成果,增强研究基地在本专业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鼓励编辑出版研究基地年度报告。2013年,市社科规划办对30个研究基地出版的年度报告给予专项出版资助。

(五)搭建桥梁纽带,宣传推介成果

各研究基地多途径、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推介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和项目成果。市社科规划办在充分利用北京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北京社科规划”门户网站等自有宣传平台的同时,积极与《北京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合作开展宣传推介。从2008年起,连续6年编辑出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果选编》,共收录研究成果434篇,计639万字。从2008年起,连续6年编辑出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报告集》,汇编当年参与验收的研究基地三年建设的总报告和各研究基地的自评报告,全面梳理研究基地三年建设的基本情况、成绩与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三、经验与启示

十年来,市社科规划办和市教委不断研究探索,制定办法,加强管理,推动交流,表彰先进,找寻规律,引领方向。各研究基地结合依托单位实际,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途径,形成了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

(一)依托单位高度重视是根本推动力

多数依托单位高度重视研究基地建设,领导挂帅、主动参与、积极支持,保障研究基地建设起步良好、发展迅速、健康成长、成果丰硕。例如,北京现代物流研究基地在第三个建设周期中,依托单位北京物资学院专门给予研究基地独立的编制和人员,对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获奖成果都分别给予了经费配套支持,并加大了对数据资料库、网站等基础性工作的投入,支持研究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出国进修,促使该研究基地工作进步幅度明显,成绩显著。

(二)规范的管理制度与科学的运行机制是重要保障

各研究基地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适合本研究基地运行的管理制度,不断探索和创新多种多样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助力研究基地的良性运转。例如,法治政府研究基地突破了传统科研管理模式下科研机构人员编制固定、项目组织内部化的局限性,实行“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合同管理”的运行机制,研究人员可以“带项目进基地,完成课题后出基地”,研究基地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标,吸引高水平的专家学者通过竞争走进研究基地。通过增加科研机构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提高了研究基地项目的研究质量和学术水平。

(三)依据优势学科找准目标定位是首要前提

学科建设是研究基地建设学术高地进而形成专业特色和品牌的基础。根据依托单位的强势学科确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走总体定位清晰、学科主攻方向明确、研究目标不断深化的持续发展道路,是研究基地建设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结合社会需求,对接学术前沿,微调、提升、凝练研究方向,逐步构筑专业特色突出、学科优势明显的行业性研究中心。例如,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依托北京交通大学交通管理学科的整体优势,逐步确立了“交通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交通发展与综合物流研究”、“交通组织和制度研究”等主要研究领域,着力打造北京市交通与物流管理的思想库;人文北京研究基地经历了由“人文奥运研究”到“人文北京研究”的转变,紧紧抓住“人文北京”理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实现路径、意义、人文价值等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得到中央领导和市委、市政府重视的研究成果。

(四)合理优质的团队建设是重要抓手

围绕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按照协同创新的原则精神,打破体制边界,加强横向合作,整合配置科研资源,组合科研人员,形成结构合理、学科交叉、精干而有竞争力的高水平研究团队。打造跨部门、跨学科、跨行业协作的开放性平台,为重大课题的持续深入研究和联合攻关创造条件。例如,北京学研究基地通过引进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选聘优秀应届博士毕业生、博士后,支持科研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访学进修、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多种方式,加强研究人员梯队建设。通过整合校内外研究资源,形成了四个圈层的研究力量,使得优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五)投身首都改革发展实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围绕发展目标定位,瞄准北京改革发展的重大需求、热点与难点问题,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不仅促使研究基地的综合研究能力和服务决策能力显著提高,也有效拓宽了研究基地获得社会资源的途径,使研究基地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研究基地要更好地服务社会,一定要加强与党政部门的合作关系,并将服务触角向社会基层组织和企业延伸,构筑起以学术研究为核心、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创新平台。例如,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地聚焦北京、全国的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问题开展持续深入研究,与商务部、市商务委、市贸促会以及产业界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使产学研紧密结合,用科研成果指导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发展,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形成了良性循环。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的重大项目成果《医改背景下首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获得2012—2013年度北京市优秀调查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知识管理研究基地的重点项目成果《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评价技术平台》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决策研究基地2009—2011年度的一个建设周期中完成了65项各类决策研究课题,16项获得市领导多次批示,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得到不同形式的转化应用。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等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重大、重点项目,使研究基地赢得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与发展竞争力,已经成为相关领域内学术交流与创新的重要研究基地。立足北京,用高水准的优秀研究成果为决策服务,是提振研究基地存在价值与声望的根本途径。

(六)定期评估验收有效推动了建设发展

一方面,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面对面交流研讨,切实了解到研究基地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和问题,从政策制度层面进一步研究解决或者通过搭建桥梁、协调服务等提供支持;同时,发现各研究基地建设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推广,有的还上升为制度文件,推动研究基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督促和推动研究基地对上一个建设周期的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和思考,并借助专家组的意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发展建设目标、功能定位、研究方向和重点,不断巩固和提升研究基地在专业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四、思路与举措

智库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研究基地建设十年也不过是刚刚起步,必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从总体上看,由于不同的依托单位抓研究基地工作力度及能力上的差异,研究基地的发展还不平衡;二是少数研究基地与依托单位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对外开放的主体资格不足、地位不高、能动性不强;三是有的研究基地的研究领域比较宽泛,研究方向比较发散,在特色研究方面不够突出;四是有的研究基地的骨干核心团队和梯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有的科研团队组建、课题研究的开放性不足;六是一些研究基地在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七是持续跟踪某一方向的重大问题开展深度挖掘研究的耐心和韧性不够,缺乏开创性、前瞻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的显示度和社会影响力不强;八是在成果的宣传和转化方面渠道不畅、办法不多,缺乏行之有效的途径和平台。

当前,北京市社科研究基地建设与发展正经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过程,进入了巩固提高、全面发展、争创一流的新阶段,迫切需要政策上的引导和管理上的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迎来了中共中央和中共北京市委对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新时期,一系列政策指示精神为新时期加强研究基地建设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根本保证。

(一)以建设新型智库为目标,全方位推进研究基地建设

目前,首都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着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全面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历史任务,大量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广大社科工作者贡献智慧和力量,这为研究基地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发展空间。

下一步研究基地建设的重点策略是:以建设新型智库为目标,通过抓特色、抓品牌、抓质量,全力推动研究基地建设发展。研究基地要通过特色建设,确立比较优势;通过质量建设,提升绝对优势;通过品牌建设,保护和扩大优势。

主要任务是: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以质量提升和功能优化为主要任务,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联合攻关能力和服务党委政府决策能力,深入研究理论前沿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在争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重大项目的基础上,取得更多重大标志性研究成果,努力成为本研究领域的科研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和信息资料中心;二要凝练科研方向,突出问题意识,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统筹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关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三要打造创新平台,打破体制障碍和学科界限,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激励机制和成果分类评价机制,探索与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合作的新渠道、新模式;四要围绕研究方向加强研究团队梯队建设,重视引进和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在构建专职骨干核心研究团队的同时,要推进“大联合”,通过项目研究、跨校合作、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等多种方式,汇聚高水平的创新人才,组建兼职研究团队;五要与政府部门、企业等建立成果共享机制,加强优秀成果的宣传和报送,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多、更具针对性、更为及时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着力培育专业智库。

(二)完善管理办法,健全运行机制,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进一步完善研究基地建设和项目管理的制度办法,建立智库成果的科学评价机制,使出台的政策措施更加符合研究基地作为首都智库建设的实际发展需要。要加强对研究基地的日常管理,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全面了解和掌握研究基地的运行情况、科研状况和现实需求。加强对研究基地项目的中后期管理,尤其是对特别委托项目,要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创新中期检查方式方法,确保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健全激励和淘汰机制,进一步完善研究基地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承担国家级项目的数量、承担并完成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的数量与质量、研究成果获得市级以上领导批示情况、被实际部门采纳情况、被市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采用数量,以及出版研究基地年度报告情况等作为评价研究基地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优秀研究基地予以扶持和奖励,在今后的项目申报立项、研究基地自设项目升级、对研究基地进行宣传推介等工作中,进一步向优秀研究基地倾斜。

(三)做好协调服务,为研究基地全面均衡发展创造条件

根据研究基地的定位设立研究项目,要加强对研究项目的策划意识和把关意识,促进实现通过项目带动研究基地建设的目的和效果;鼓励研究基地每年出版年度报告,并予以专项出版资助;通过争取对应用对策研究基地的基本建设经费投入等措施,促进研究基地的均衡发展;探索实施研究基地自设项目升级等制度措施,加大对研究基地的支持力度;推动研究基地之间的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及重大课题的联合攻关;研究基地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及产业部门的项目合作,发展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大投入,多渠道、多层次积累信息,丰富数据库,完善信息平台的功能建设。

(四)搭建桥梁纽带,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充分利用自有宣传平台和借助社会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推介研究基地及其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采取多种办法,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研究基地优秀科研成果,组织研究基地与相关实际部门联合召开研讨会、专题会、座谈会等,让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者交朋友,推动研究基地与实际部门的对接合作。这就要求研究基地在课题设计之初就要下真功夫,研究真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和北京实际的结合,建立对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长期观测点和试验室,寻找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突破口和生长点,进行持续跟踪研究。同时,要深入社会实际和行业实践,深度了解所在行业或领域最新动态,不断更新实际操作经验,对技术更新和产业发展趋势进行重点关注和跟踪研究,这样产出的成果才能被实践所用,才能为党和政府的对策、决策和预测服务;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梳理研究心得和学术观点,形成分析报告和对策建议,加强成果报送;通过召开成果发布会等形式,对成果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此外,还要与政府部门建立成果共享机制,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社会提供专业的信息咨询服务,多途径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