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在野之政党
第一节 对党之提携
提携有二义,一曰监督,二曰辅助。监督者,监督在位之政党,使之勿为越轨之事也。其道有二焉,一曰诚。天下惟至诚为能格人。当朝党之行为也,以至诚之心,格其事之臧否,苟有害于国家,则以至诚之忠告,为本党之义务。与其相争,宁曰商榷,此一道也。一曰恕。推己及人,人之有过,若己有之,不吹毛以求疵,不借过而扬己。虽有妄为,当以至诚相告,一谋之不已,而至于再;再谋之不已,当返观其事,苟无大害,亦当曲从。盖政党有为达其宗旨,不惜曲意行之者。然屈于小疵,而大利于国,故君子恕焉,此又一道也。辅助者,辅助在位之政党,使其政策得以推行也。诚以野党在野,为社会之先导,一言一行,民具尔瞻。故一方为表彰自己之政见,一方为推行朝党之政策,国民之从违既定,而国家之政事行矣。难者曰:政党之政见,两不相容,子谓一方表彰自己之政见,一方推行朝党之政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毋乃不可乎?曰:否。表彰自己之政见,行其素也;推行朝党之政策,行其权也。且政党之政见虽不同,而福国利民之宗旨则一。凡朝党所欲行之事,本党不加以反对,而乐为赞勷者,必其事之有福于国,有利于民也,虽曰行权,实为达其共同之宗旨,乌有不可者?要之,在野之政党,勿因己之失败,遂诟人之得志,而为过度的监督,使之一事不能行;或为消极的破坏,使之一事不能成。此吾之所朝夕祈祷者也。
第二节 节操之不移
节操者,政党之理性也。理性在,则政党随之而在;理性亡,则政党随之而亡。若因一时之失败,遂尔改其节操,则政党为无形之解散耳。所谓政见,所谓福国利民,适成蜃楼海市,此又为浩叹者也。夷考其节操之变易,有二种焉。一为政党自身之变易。以政争之失败,遂谓为不能复振,必归并于他党,方能有济。一为党员之脱政。党员以本党之无势力也,不能托以有为,待兔守林,殊非上策,于是脱本党而入他党。一党员如是,其他之党员亦然,使政党为无形之解散。噫!此皆乏坚忍之心,缺守贞之节。故节操随时而变易,故吾于此欲为野党告者有二焉。一曰坚忍。夫不遇盘根错节,不足以别利器。政党之失败,殆世之所以玉成之也。不然,同是政党,同具党纲,何以彼胜而我败?我其未得社会之欢心欤?抑政见不适于时,未可实施,以有为欤?抑结力薄弱,不足以制胜欤?凡此诸点,皆可于在野时,为研究之机会,虽获屈于一时,而今日之潜修退守,焉知他日不势力深厚,制胜他党,而龙非天衢也?此应注意者一。一曰守贞。因失败而移其节操,此妾妇之所为也。政党昔日之组织,固矢志靡移,信誓旦旦,而今则何如者?舍自己之贞性,从他党之外铄,假令他党失败,又将舍其所从之党而之他乎?如此飘萍,出主入奴,在政党固已失其资格,而在党员其人格亦扫地无余矣。此应注意者二。是故在野之政党,与其节操之变易也,毋宁解散; 与其党员之舍己从人也,毋宁改组,敢以质于世之组织政党者。
结论
二十世纪之国家,其存其亡,其治其乱,胥于政党是赖。政党而有道德也,则能本其政见,发为政策以匡时,而国家以存以治;政党而无道德也,则纵横排阖,不伦不类,而国家以亡以乱。何则?政党之立,固一国之中坚人物也,不为有名之政客,必为社会之优秀,聚此辈于一堂,一举一动,民之观瞻系焉,国之政治生焉。彼政党而无道德也,则政见不适时,党员无选择,而亡国乱政已基于此。况复进行之标准错误,进行之次序紊乱。在位则野心勃勃,大有天下独尊之概;在野则徒事破坏,入主出奴。国家可亡,而党不可失;国家可乱,而党不可伏。所谓政见,亡国乱国之政见也;所谓政策,亡国乱国之政策也。名为政党,实一捣乱之团体而已。吾国年来之政党,其有道德耶?其无道德耶?世之论者,已有定评。而当此共和复活,邦家杌涅〔陧〕,儳然不可终日之际,政党之组织,又怦怦欲动。吾愿世之君子,其以道德加之意哉,其以道德加之意者!
(本篇选自《公民杂志》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