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激励机制的法律构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 一

熊琦博士的这本新作,是他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思考的结果。作为他硕士与博士阶段的指导老师,我见证了本书从选题构思到创作完成的全过程。在写作中,熊琦博士一直是以认真且愉悦的心态在进行研究,他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和对法学研究事业的真诚热爱,相信大家能够从本书中感受到。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很好地结合了学术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既没有只局限于问题而就事论事,也没有只讨论主义仅坐而论道。本书紧扣著作权制度作为产业之法与技术之法的特点,纯熟地运用了法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并采用了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研究语境,将立法价值评价与具体制度设计相融通。这一研究视角在知识产权全球化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具有特别的意义。在对激励机制正当性的解释上,本书广泛吸收了国际最新、最权威的文献资料,使每一步论证都建立在最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上,令人信服;在以激励理论建构著作财产权的配置规则时,本书系统梳理了发达国家相关制度变革的经验与趋势,为我国立法进路的选择提供了有力论证。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拘泥于所谓的主流学说和权威观点,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坚持信息产权化的进路,主张通过权利配置而非单纯限制权利的方式解决网络时代著作权制度面临的困境,与如今动辄以“平衡”和“限制”作为结论的研究成果形成鲜明对比。作为一位青年学者,能有这样的研究视野和学术素养,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根据本书构建的理论模型,熊琦博士还不断将书中打磨的方法和视角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近年来连续在《法学》、《法商研究》、《法学家》与《法律科学》等法学类核心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分量的学术成果,也丰富和升华了本书的结论。

伴随我国著作权产业的繁荣,著作权制度研究也需要有新的气象和突破,本书作为一部著作权制度研究之作,既做到了有的放矢,也实现了举一反三,是一本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好书。至于本书在论点与论证上的诸多精妙,读者可直接阅读导论窥其一斑,无须我在此多做介绍了。

是为序。

image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会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