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们为什么要将劳动力市场中介作为2007年中国就业战略报告的研究主题?回答这一问题还要从2005—2006年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谈起。从2005年起,在开展中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的研究后,我们发现,对中国就业问题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至少在当前一段时期是这样。2006年,我和于泳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有关我国自然失业率测量的研究成果。在这篇论文中,我们首次利用调查失业率的真实数字对我国自然失业率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中国正在面对不断上升的自然失业率。换句话说,目前中国的失业问题越来越不能简单地通过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总量概念来解释了。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目前我国失业问题的突出特征。而问题在于,这一判断能否得到劳动力市场上经验的足够证明?它仅仅是一个数学的验证,还是一个对国家实际政策选择有重要价值的研究发现?这促使我们在进一步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中国就业战略的研究时,将重点转向了国内外较少关注的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方面。

在这项研究之初,我们查找了大量国外的研究文献。结果发现,国际上对劳动力市场中介问题并未给予充分的关注。我自己对此给出的解释是,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高度发达,信息流动非常畅通,因此,劳动力市场中介并不成为一个劳动经济学家高度关注的问题。实际的情况当然远非如此。这正如在2006年12月20—21日中国就业研究所主办的“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国际研讨会”上我和Freeman教授曾讨论过的那样,中介目前似乎还是一个“黑箱”,迫切需要我们将其打开。

本报告是继《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和《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5—2006:面向市场的中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出版之后发表的第三部研究报告。虽然在2006年12月20—21日“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国际研讨会”上,我们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发布了本研究的初步成果,但离最后的研究报告要求仍有距离。因此,在这次会议之后,我们又在北京、上海和石家庄等地继续展开调研,增加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研究工作持续了近15个月之久,最终形成了这份报告。

本报告包括一个总报告和若干分报告及附录。《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6—2007: 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就业促进》是我所撰写的总报告。该报告在对已有的劳动力市场中介问题研究成果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北京、上海和石家庄等地284个招聘单位、3 165位在职人员、1 321位求职者(其中882位失业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部分单位及求职者进行深度访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就业者和失业者选择的工作搜寻渠道及其决定因素,社会关系网络、公共就业中介、劳务派遣、网络等在个人工作搜寻过程所占有的比重及其对促进就业的影响效果,我国目前公共就业服务组织面临的突出问题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断开放,匹配方式发生转变,中介的作用日趋增强;社会关系网络是求职者寻求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求职效果因人而异;求职者基于个人特征选择不同的求职渠道;就业中介组织通过提供信息等对就业发挥着促进作用;信用差、信息缺乏、服务针对性不够等因素制约我国中介组织就业促进作用的发挥。同时,报告就加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在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中推行绩效管理的制度和方法、加大公共就业服务组织自身的宣传力度和完善法律及法规等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按照课题设计,本课题研究共分为三大部分。在第一部分,我们试图借助文献研究的方法,在一般意义上对劳动力市场中介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

由杨伟国和邱虹雁共同完成的分报告《劳动力市场中介的起源和发展》对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历史和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该报告认为,劳动力市场中介起源于私人中介组织,随后出现了地区乃至国家层面的公共中介组织。由于私人中介组织初期的弊端,国际劳工组织(ILO)建议各国实行垄断的公共中介组织。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公共中介组织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公共中介组织开始向私人中介组织外包业务,两者的竞争和合作不断加强, 公共中介组织自身的职能也不断发展。与此同时,私人中介组织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形式的私人中介组织,其中,临时帮助机构成为最重要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该报告以时间为脉络阐述了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起源和发展,并从市场、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因素。

劳动力市场中介(如公共就业中介、劳务派遣机构、猎头公司等)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在理论研究上,20世纪7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引入“突破”了古典经济学主流框架阿罗-德布鲁范式(Arrow-Debreu)导出的中介无效论,这时经济学才开始真正关注劳动力市场中介。由易定红和应炜撰写的分报告《20世纪70年代以来劳动力市场中介理论研究回顾》,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劳动力市场中介理论研究的回顾,试图判断目前劳动力市场中介理论研究所处的阶段以及在此阶段研究的重点和特征,并把握这一研究领域的趋势与走向,以期为其他研究者进行劳动力市场中介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支持。经回顾我们发现,目前劳动力市场中介理论研究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是这一阶段研究的基石,中介存在的合理性、对就业的影响、公共与私人等问题是这一阶段关注或争论的重点,不平衡性是此阶段呈现的特征。

近百年来,公共就业中介组织的地位、功能和运行模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各国公共就业中介组织在提供工作匹配、工作搜寻帮助等基本功能方面具有共同之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不同国家的公共就业中介又各具特色。由时光寨撰写的分报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公共就业中介组织服务功能、运作模式》考察了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个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承担公共就业服务功能的中介组织的运行模式与功能定位。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政府应该统筹就业、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政策,以提升就业服务的效果;要进一步加大公共就业服务的投入力度,使弱势群体能够获得基本的就业服务;在提供基本就业服务的前提下,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网络。

本课题研究的第二部分,是有关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的实证研究,这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在这部分,我们借助对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地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历史、现状、在职人员和失业者的工作搜寻渠道、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由王剑撰写的分报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历史回顾、经验总结及未来展望》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进行了总结和回顾。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发展至今已有近30年左右的时间。该报告将这一过程划分为萌芽、初步发展、加速发展和分化竞争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重要特征进行了总结。以职业介绍所和人才交流中心为代表的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作为我国就业服务的提供主体,其组织形态的演变、功能的变迁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也是该报告关注的重点内容。最后,该报告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动因和基本的演变模式,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由我和崔钰雪共同撰写的分报告《工作搜寻、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一项基于北京、上海和石家庄三地求职者工作搜寻渠道选择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北京、上海和石家庄等地1 706位在职人员和867位失业人员进行调查,对求职者工作搜寻渠道选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当前我国求职者工作搜寻渠道、劳动力市场中介发展与就业促进的关系问题。实证研究发现,求职者选择工作搜寻渠道并非是随机的,而是与求职者个人的不同特征有关,并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劳动力市场环境下具体表现也不同。该报告指出,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劳动力市场环境下,针对具有不同特征的在职人员和失业人员,采取更加有效的促进就业对策。对于劳动力市场公共中介服务而言,特别应当强化对就业困难群体的信息提供、求职辅导和生涯规划的关注。

国内外有关劳动力市场中介的研究较多地在于解释组织为什么使用劳动力市场中介,而有关影响劳动力市场中介使用的决定因素方面的研究,正越来越多地向关注行业领域的方向发展。由夏祖浩撰写的分报告《保险行业使用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地区保险行业为切入点,采用Logistic模型,从微观层面对一个行业使用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保险行业的公司产品类型,从业人员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有保险行业从业经历是保险行业从业人员是否选择劳动力市场中介作为工作搜寻渠道的显著影响因素;北京地区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在劳动力市场中介基本特征方面具有一致性;作为搜寻渠道,人际关系是劳动力市场中介的主要替代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竞争主要来自人际关系及其他非正式求职渠道,而不是私营就业服务机构;劳动力市场中介对于促进寿险销售人员等弱势群体人员就业具有积极的作用;充分使用劳动力市场中介,有利于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保险公司人员队伍建设与发展;中国保险行业应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国外的研究表明,社会关系网络对实现就业的影响很大。在“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的今天,社会关系网络的使用与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关系如何,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问题。由杨东教授组织撰写的分报告《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关系网络使用状况调查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搜集条目,编制了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关系网络使用状况调查问卷,并以重庆市的在校大学生、在校高职院校学生和已就业的大学生674人为调查对象进行了施测。该报告借助描述统计、因素分析、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发现:(1)在大学生使用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父母的选择次数最多。(2)在大学生认为社会关系网络能提供的作用上,对于父母,选择提供资金以及物质帮助的人最多,其次是提供情感支持;对于亲戚,选择提供情感支持的人最多,其次是提供就业信息;对于朋友,选择提供就业信息的人最多,其次是提供情感支持。(3)在大学生寻求社会关系帮助的方式上,大多数大学生都能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去寻找社会关系网络,在对社会关系帮助的感谢方式上,选择“有情谊之情,适当物质感谢”的人显著多于选择其他选项的人。(4)不同人力资本、不同初始社会资本、不同就业期望、不同职业目标,以及不同就业单位特点等变量在大学生使用社会关系网络上,表现出了不同的差异性。这项研究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推动学校提供富有成效的求职辅导和咨询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在促进劳动力流动和就业方面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招聘已经成为中介组织最主流的服务方式。由徐芳等撰写的分报告《中介组织网络招聘能力提升策略——网络招聘与就业促进研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重点探索如何通过提升中介组织的网络招聘能力来促进就业。该报告通过调查我国中介组织网络招聘的现状及其效果,分析了影响求职者和企业使用中介组织网络招聘的关键因素,探讨了评价中介组织网络招聘能力的标准体系,总结了中介组织网络招聘对于区域就业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提升中介组织网络招聘能力的具体策略,预测了中介组织网络招聘的发展趋势,并指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劳务派遣在我国迅速发展,其对就业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论。由李洪坚和袁紫燕撰写的分报告《劳务派遣对就业的影响分析——就业规模、匹配成本及就业质量》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重点研究了劳务派遣三方主体的行为选择与劳务派遣发展的关系,探讨了劳务派遣的发展对我国就业规模、劳动者工作搜寻成本和就业质量的影响,并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劳务派遣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降低用工成本和风险是用人单位选择劳务派遣的主要原因。劳务派遣对雇佣规模的影响在总体上是积极的,但在减少求职者工作搜寻时间和经济成本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并且对派遣劳动者的就业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包括工资福利较差,转为正式员工的可能性较小,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工作稳定性低。因此,有必要提高派遣机构的准入条件,限制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对其进行规范立法。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人才的竞争和流动不断升温和加剧。作为对高端人才进行配置的中介组织,猎头在推动人才流动、促进人才与企业实现更优匹配方面的作用愈发突出。然而,与国内外猎头公司朝气蓬勃的实践发展状况相比,专门针对猎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却十分缺失。周禹和贾金玉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分报告《中国猎头匹配实践的有效性研究》。这项研究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猎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提炼的若干具体的猎头匹配实践,从企业、经理人和猎头公司三方视角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发现猎头的各项匹配实践对三方的匹配效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猎头在资源与能力建设、理解需求与信息提供等专业性方面的基本功和硬本领产生的积极影响最为显著,而在保密与政治协调、促进谈判达成协定等方面的软技巧产生的积极效果是有限的。该报告认为,行业层次格局分布差距较大,业务品质参差不齐、猎头之间缺乏交流合作,缺少行业平台及基本准则体系总体缺失,存在无序竞争是当前猎头市场存在的三个重要问题。中国猎头应强化专业能力建设并聚焦人才寻访的主业,同时进行理性的战略定位;就行业而言,则应通过猎头的自觉力量和政府推动建立起中国的猎头行业协会和规范体系。

本课题研究的第三部分,是有关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几个相关问题。

首先,是人才信用问题。加强信用建设,是人才中介组织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和作用的根本前提。由唐鑛和尹帆撰写的分报告《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人才中介信用体系》在对美国人才中介信用体系建设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人才中介组织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就我国人才中介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建立统一的诚信法规体系,建立统一的诚信奖惩机制,建立统一的诚信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诚信评价标准”等对策和建议。

其次,是有关公共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问题。随着我国就业服务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调和结构性失业方面的基础性地位日益彰显。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人才队伍素质较低、人员数量偏少、服务在低水平上简单重复,导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服务水平、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上都处于粗放型运作阶段,与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由李瑞撰写的分报告《建设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人才队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专业人员核心素质研究》从总结分析已有研究文献和国外知名的就业服务行业人员素质模型入手,将国际教育与职业指导协会的11项核心素质指标作为参照点,与其他知名就业服务行业人员素质模型相对比,讨论了发达国家就业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普遍需求的通用能力。同时,该报告基于实际调研与访谈,提出了影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发展的三大因素,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公共就业服务行业机构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10项核心素质按照重要性和迫切性两个维度划分为低阶能力需求和高阶能力需求。此外,该报告以试探性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政府应大力推动构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模型,并以此作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甄选员工和进行专业化培训的指导标准。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绩效管理是当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它直接涉及公共就业服务就业促进作用发挥的效果评价。胡绍英在分报告《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评估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探讨了世界各国公共就业服务实施绩效评估的原因和意义,总结了绩效评估的具体方法;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就业服务在职业介绍方面绩效评估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构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自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ILO)成立以来,就业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其关注重点之一。然而,在就业服务组织的规制问题上,ILO却走了一条曲折的路。就业服务组织的最初形式是私营的收费职业介绍所,在产生初期,此类就业服务组织存在许多问题,因而ILO开始全面禁止私营的收费就业服务组织,只允许公共机构提供服务;但几十年后,ILO对私营机构全面开禁,并充分肯定了私营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李丽林等人在分报告《理念与现实的冲突:国际劳工组织有关就业服务的规定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回顾了ILO有关就业服务所走过的历程,并尝试分析了ILO这么做的一些原因,然后分析了中国有关就业中介的法律规定的现状,结合ILO的规定反思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对中国未来就业中介的法律改革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2007年研究报告得到了两个课题的资助。首先是本人承担的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就业战略研究”项目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研究资助。我们曾在这一项目的资助下完成了《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5—2006:面向市场的中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等研究工作。尽管所资助的经费有限,还是为我们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另外,中国人民大学“985——中国经济研究创新基地”开展的“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发展与就业战略选择研究”项目,也为我们开展大量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提供了后续的研究支持。

在本研究成果出版之际,要特别感谢一年多来给予我们课题调研帮助的如下单位: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国家人事部人才交流协会、北京市劳动局职业介绍中心、北京市海淀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北京市海淀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北京信立强劳动服务中心、海淀工会职业介绍中心、北京京仪控股有限责任公司、ABB公司、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人大人继续教育进修学院、石家庄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苏州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苏州工业园人力资源开发公司、无锡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等。没有这些单位领导和朋友的热情帮助,我们不可能取得本次研究成果。

虽然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研究仅仅是初步的,“黑箱”刚刚打开。我们衷心地希望劳动经济学界的理论和实践部门的同行们,关注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我们坚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建设一定能够取得重大的进展,劳动力市场的摩擦性失业问题也一定能够得到缓解。

曾湘泉

2007年7月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