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旧事之伍子胥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三年内政显忠良

要离的死给了吴国很大的震动,也许有人不知道吴王阖闾的名字,但是却没有不知道哪个杀死庆忌的要离之名。要离死了,死的彻彻底底连个可以封赏的家人都没有给吴王留下。有功不能不赏。所以这份泼天大功只能赏给举荐之人了。虽然从内心深处还是不信任这个伍员,但是不管是伍员的才能、功劳还有资历都是没的说,于是升伍员为上大夫,责司空(管理土地、建筑、田赋)位。

伍员明白现在吴国的国力还不足以覆楚,先要把吴国的国力搞上去,经济基础打好了,军事力量才能保持持久的打击能力,对于吴王的任命,伍员还是很满意的。就算吴王不给自己安排这个职位,伍子胥也准备针对吴国的内政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现在既然任命自己为司空,那自己的改革实施起来会更加方便。

吴国在春秋时代属于地广人稀,确切的说不仅仅是吴国了,整个中国都是地广人稀的,中国的总人口也就两千万出头,分布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而吴国当时全国人口也就几十万人,统治着今天江苏省附近的广大地区。因为吴国靠海,很多地方常年被海水倒灌导致盐碱地不长庄家,人口主要集中在梅里、广陵、延陵、姑苏等地,其中梅里为国都,而这几座主要城市由于当初只是一个聚集地,后来才慢慢演变为城市,缺少一个整体规划,导致连城墙都不完整,哪里用到了就临时修一段。其他地方由于交通不便,存在着大量未开垦的土地。而人口集中的地方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可用的耕地有些紧张了。归纳成伍员禀报吴王的竹简就是“无城郭、无仓库、田畴不垦。”这样的情况吴王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批准了伍员“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的建议,并委派伍员全权负责。

获得吴王支持后,伍员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富国强兵举措。首先带人重新丈量规划了城市周围的土地,发动全国开展开荒运动。由国家出钱制造铁质的农具(春秋时代农耕一般都是以青铜器为主,铁质农具硬度超过青铜器,所以可以减少厚度做的更轻便。但是由于此时的冶铁技术刚刚起步,铁中碳含量过高,导致铁器太脆,无法做兵器使用。)出租给农户。并发展牛耕,大力发展耕牛的饲养和繁殖,禁止私自屠宰耕牛使用,但是允许耕牛在市场上流通,国家给与一定的保护价格进行收购,以保证牛的价值不会下降。让百姓安心养牛。有了铁器耕地,有了畜力耕田,吴国的粮食产量也就上来了。之前吴国地广人稀,但是林木繁茂河流众多,即使土地上收成不好,老百姓也饿不死,但是不论是林中狩猎还是水中捕鱼,都将百姓牢牢地拴在了土地上,腾不出太多的人手去做别的。现在吴国的粮食产量上来了,从原来的三十户农人养一个士兵到现在五户农人就可以供养一名士兵,吴国的战争潜力一下子就翻了好几番。

紧接着伍员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整治河道,修建各种水利工程以方便农田灌溉,同时提高耕田的抗旱抗涝能力。随着水里设施的不断完善,原先因海水倒灌而在内陆产生的盐碱荒地也在随着灌溉排水能力的提高而逐步脱盐,而进一步增加了吴国的耕地面积,以至于到了阖闾儿子继位的时候人口已经不够用了,通过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人民多生,对于到年龄不结婚的要治父母的罪。生了孩子国家在给补助,但是毕竟靠自己生人口增长太慢,还是靠邻居帮忙来得快,所以经常要趁着其他国家闹灾荒的时候派小股部队去通过坑蒙拐骗等手段的收拢流民来充实国内的人口,或者做一些粮食的对外出口生意,按照伍员的规划,不赔就行,尽量输出到楚国。挣回来的钱就买楚国出产的奢侈品,总之什么没用买什么。

跟着伍员又重新规划了新首都姑苏城,伍员带着设计人员亲自在现场考察,观察地势与河流湖泊分布,观察土质硬度,最终选定新城位置,新的姑苏城城高七丈,黄土夯筑而成。又因为姑苏地区雨水较大,夯土城墙不如中原地区牢固。伍员还创造性的把中原陶器的工艺用到了造城墙上,在夯实的城墙外围架满柴草,放火焚烧。大火焚烧之后夯土表面陶化,保证了在潮湿环境中城墙也能不易损坏。一共设八座城门,六座陆路两座水路城门。城门内侧统一修建瓮城,水门也在河道中间设立了三道可升降的青铜栅栏。城中建立了两座粮仓,通过水门可以方便的顺着城中水道用船把四处收上来的粮食集中存放到城中,也可以方便的从仓库运送到战场。城中王宫居中,四周四横四纵八条主路把城中整体的分割成了一个个坊间。这些坊间有规划为集市,有规划为住宅,有固话为各种手工业的加工厂。这些加工厂中还特意设置了兵工厂,以保证姑苏城在被围困的状态下还能保证持续的战争输出。姑苏城建成后,兵圣孙武参观后曾说过,如果不用诡计,没有二十万大军与足够支撑三年之久的粮草,他是没有把握攻下姑苏城的。而吴国当时的最大对手楚国倾全国之力才可以勉强凑出二十万大军,而且因为后勤压力只能用于国内作战,如果出国征讨,二十万大军的后勤压力成倍增加,不出半年,楚国就会被二十万大军的吃穿用度彻底的拖垮。所以在这个时代,伍员设计的这个姑苏城可以说是一座无敌的城市。硬件条件搭建好了,在以减免赋税徭役加强制搬迁等方式将周围的原姑苏居民搬入新城中。从姑苏城一个点开始,逐步扩大改善吴国整体无城郭、无仓库这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