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收入一九二一年三月至一九六四年八月周作人与俞平伯之间的通信三百九十一封,时间跨度四十余年。其中最晚的一封书信距今也已经四十余年了。书信主人所经历的时代、接触的人物以及叙述的历史事件,今天的读者,阅读起来或许会略感隔膜。为此我们在编排和校注上作了一点努力。
一、开篇加入了《周作人小传》和《俞平伯小传》。
二、书信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由于历史原因,得以保存至今的书信只是周俞频繁通信中的一小部分。严格意义上“往来通信”的面貌实难恢复。特别是一九三三年四月以后的书信,全部是俞平伯致周作人的信,而周作人的回信除半封残信外,其余均未能保存下来。这种缺憾,恐怕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了。
三、本通信集中涉及的人物和作品较多,除资料极难查找者外,一般都作有简注。同一个人物的不同称谓,也分别作了脚注。
四、由于时间相隔久远,加之作者语言叙述以及私人通信的独特性,少量隐晦、费解之处,虽欲注释而不敢臆造,姑且暂付阙如。
五、所附《人名索引》按照首字笔画排列。对于同一个人物出现多种不同称谓的,以第一次出现的名字为主条目,并注明其通用名。在通用名之后,以括号形式,将其所有别名按照在通信中出现的顺序,分别列出。人名之下,逐一列出其在通信中出现的日期。
每一个别名,分别列出条目互见。
六、《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是本通信集编辑校注的重要基础,故将周丰一、俞润民撰写的《〈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序》附录于后,供读者参阅。此外,还附录了《主要参考书目》,大量零星参阅的书目容不一一列入。
七、本通信集中的异体字,如“出板(版)”、“起原(源)”、“阁(搁)浅”、“多馀(余)”、“泡(炮)制”等,一律保持原貌。
八、本通信集的整理、校订、注释工作虽然力求少遗憾、少出错,但是,由于水平所限,疏漏、谬误恐仍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