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农村葬礼
第二天一大早,院子里传来锯木头的烦躁声,父亲不情愿的看了一下早已打开的门,发现天色只是蒙蒙亮,锯木头的声音让父亲实在睡不着,他索性起床穿好衣物,站在二楼的走廊边上撑了一个懒腰,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楼下,原来是大爹和万德林两人忙碌的做爷爷的棺材,看着渐渐成型的桃木棺材,父亲猜测今天下午应该就可以出殡了。
万德林看到父亲起床了,热情的打招呼,父亲笑着回应后问大爹:“哥哥,老汉下午是不是可以出殡了?”
大爹拿着一个推子正在抛光一块板说:“对头,我已经喊你嫂嫂他们去通知乡头人了!”
父亲问:“我该搞啥子?”
“你没事去把老汉的衣服啥的整理好,上坟的时候一起烧了!”
“要得!”父亲进入一个空了很久的房间,完全成了二姐的仓库了,乱糟糟的,这里是爷爷生前住的,父亲在一个布完灰尘的老旧柜子里翻出爷爷的遗物,都是些发霉发臭的衣服,还有好些被老鼠咬破了,更惊骇的是柜子里居然还有一窝老鼠崽,父亲提过夜壶桶,通通往桶扔,之后把老鼠崽倒进茅厕里……
父亲收拾了一个多小时发觉爷爷衣服没多少,也没留什么值钱的东西……
下午12点多,大爹家里聚集了很多人,一些村民还有山上来的一些道士,这些倒是有模有样走在最前面口中念念有词,让人听不懂,出发时撒一沓纸钱,倒是后面跟着的是死者的家属,大爹站在最前面,抱着一盒骨灰,整个人呆若木鸡似的,步伐也是拖沓,大爹右手边是二姑,板着个脸,给人一种心不在焉的感觉,只是牵着亮哥还有点反应;父亲在大爹左手边,默默的走着,他牵着只有五岁的王敏哥慢慢走着,后面是大妈依然背着强哥这个小屁孩,队伍后面是村里的村民,都是爷爷的好友,简单的农村出殡队伍形成了。
出殡队伍到达第一个山坡,道士撒开第二沓纸钱,又叽里咕噜的念念有词,这时亲属全部下跪,一个老道士拿出装了米的盆钵,一边向逝者家属撒米一边念经,虽然听不懂,但节奏挺好听的;他念完后,旁边一名道士一声“起”!队伍又开始前行,接连两个弯路,都是如此,就这样折腾了近一个小时,才到了墓地,众人松了一口气,只有亲属还跪着,此时亲属前面多了一方棺材,另一个老道士围着他们不停撒米,叮嘱亲属只能跪着低头不能看棺材,坟地边还有个道士朝坟里撒米,倒鸡血,手舞足蹈摇头晃脑的,转了两圈后,他停止了所有动作,拿着招魂旗的年青道士,手里拿一个铃铛,摇了两下,叮当作响,老道士单脚跺了两下,年青道士再摇旗,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串,这就样老道士又绕了两圈,接着他一招手,有四名大汉光着半边膀子,抬着厚重的棺材一步一步走向坟坑,等到他们把棺材放好后,撒米的老道士才让亲属到坟边磕头,二姑告诉亮哥一定要哭出来越伤心越好,大妈也同样告诫王敏哥一样,亲属朋友朝跪南面山,边哭边嚎,稀里哗啦的;老道士朝亲属身上撒米,四名大汉快速回土,念经的老道士念完经后,让王敏哥、亮哥两人到坟坑边,他把两个小孩转过身面对亲属,同时让他们躬身双手抓住后面的衣角,然后开始念经,撒米的道士背对两个小孩撒米,两个孩子身上已经积累了不少米,等念经的道士念完后他朝两个孩子说:“把后背的米背着倒向坟里,然后跑回家!莫回头”
两个孩子很听话,把米翻倒进坟里,拔腿就跑,二姑和大妈同时大喊:“跑快点,莫回头,得屋头等到!”
亮哥倒也懂事,拉着王敏哥的小手一同跑回家。
接着就是亲属朋友了,所有人背对坟地,像先前那样,老道士念经撒米,念经完毕后,亲属们背对着坟坑将接住的米抖进去,然后陆续离开了这里,只有大爹一个亲属留在了这里……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竹林里才传来鞭炮声!而二姑的院子里早已坐满了人,桌上都是热腾腾的农家菜,就等大爹一行人了……
几分钟后,老道士们先后回来,在大爹热情的陪伴下,坐在上方位,所有人开始用餐了,只有几位妇女在上菜,二姑爷却只能在灶房里,烧着火,端着一个大瓷碗吃着调料都没有的素面……
下午两点多,只有少许人还在院子里喝酒,都是出殡队里出力气的村民,大爹拿了一沓信封,给每个人发了一个,一脸陪笑,直言:“辛苦了!”
一直到了下午四点,大家才陆陆续续的散去,只有二姑一人在忙碌的收拾院子,大妈在洗碗,等她们收拾好以后,两姐妹就坐在院中织毛衣,纳鞋底……
抱人峰东面有一小山,不知其名,不过上面坐落了一个道观,取名:天宫观!
关于天宫观有段神话故事,传说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逍遥自在,玉帝震怒,派出十万天兵天将讨伐孙悟空,双方斗法激战数日,各有损伤,一名天兵被打落凡间坠进了云宫山里,一名老农正在上山打猎,看到天上划过一道祥瑞之气,落在山顶,这名老农激动的跪拜,但按捺不住好奇心,爬到了山顶,发现山顶有一大坑,坑中有一只闪着白光的茧,看似虚弱无比,老农见状怜悯之心渐起,于是走进坑里帮助这只它,由于茧身上有祥瑞之气笼罩,老农接触后顿时感觉身体舒畅万分,可是茧就开始变得躁动,老农急忙退了出来,猜测这祥瑞之气是它最后的保护伞,不得触碰,老农一想到山崖边有一颗上百年的灵芝,愣是徒手将灵芝采来,扔给坑中的茧,第二天老农见到灵芝被吸收大半,心中放心许多;接下来的日子里老农四处寻找有年份的草药,偶尔也会给送的水果和清水,半个月后,老农在隔壁山采来一株人参,当看见坑里的茧没了,一下慌了神,四处寻找也没有踪迹,最后在坑里发现一张蜕皮的老茧外壳!从那以后老农在山顶修建了一个房子,随着时间推移,地壳运动,原本的山变成了最矮的一座山,山上的房子后来修成了道观,曾有有人传言那名老农受到上天眷顾,那茧皮里有一套仙法,至于是不是也众说纷纭……
不过现在的天宫观,显得苍凉人流稀少,不知道多久没装修了,门外的两根立柱掉漆掉的厉害,门上贴的门神更是看不清面貌,两边的春联风化的字迹模糊,此刻父亲在观中跪拜一座石茧像,行为极度谦卑,起身后朝香油箱投放了一块钱。大爹在另一间屋子抱出两根三米多高的香烛,招呼父亲回去了……
头七了,按照习俗,这一天清晨,亲属们都不能在家,二姑倒是清闲和贺春梅大妈带着几个孩子上镇上了,二姑爷则帮村里人帮工种地。
大爹不知找谁借来一辆要散架的摩托车载上父亲说:“老三,走我们去趟永安,我去看看未来弟媳妇儿长啥样!”
父亲傻乐说:“别人还不认识我,哪儿来的媳妇?”
“别装了?你小子脸都红了!”
父亲一摸脸颊却是很烫,也不反驳!
大爹见父亲如此害羞,自然嘲笑了一翻。
两兄弟在蜿蜒美丽的山川穿梭,虽然爷爷去世让父亲心中疼痛,可是骑个摩托车欣赏家乡又是一种享受,一路上心情多多少少也好受点,让人忍不住叫上两声。父辈们也有年轻的时候,谁没有个贪玩的性子,只是被现实生活产生的压力给磨灭了……
又回到这个热闹的永安乡,不过今天街上人没那么多,应该是没有到集市开放的日子;有些人们休闲的喝着早茶,有的已经开始搓麻将了,围观群众还不少,一股肉香味弥漫,诱人肠胃,一家门面不大的包子铺生意好的排队,旁边还有一家专做米粉的店面,看那么多人在吃,味道肯定不错,接连几家都是做小吃的,什么理发店,小卖铺相邻,再次来到街道中心的皂角树下,父亲动容这颗百年老树,虽然不高,但树枝遮盖了整个岔道,树下有好些小孩在玩耍,几个老人早搭好了桌子兴致勃勃的玩起长牌……
大爹绕有兴趣的围看别人打长牌,一看别人打错了,他在旁边做出一副心疼样,父亲郁闷了,这个大哥啥都好就是喜欢打长牌,动不动就是半夜那种,父亲等不及了凑到大爹耳边说:“哥啊,你是来看打牌的还是来陪我的?”
大爹尬笑:“忘了!忘了还有正事。”眼睛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
父亲手指一个方向说:“哥哥,他们住在那边的服装市场边上,在那里开了个饭店!”
大爹看了这乡里实在是羡慕,什么供销社、信用社、医疗诊所都很齐全,一时竟没听清老三说的话:“你说的啥子?我没听清楚!”
父亲脸色一黑,这亲哥太不靠谱了,逛集市来了?甩他一个后脑勺,自己朝服装市场而去,大爹瞧出父亲不高兴在后面快步跟上,一手搭在他肩头说:“怄气啦?我难得逛一次,你莫生气嘛!”
父亲并未放在心上,只是想早点见到我的母亲而已。
两人在一家写着“清发饭店”驻足,发现关门了!
大爹一看上面还写着:“军人、退伍军人、支前群众半价”一下动容了,询问老三:“这家人打过仗的?”
父亲表现的很失望,摇头说:“我也不知道,熊哥说这家老爷子是退伍老兵。”
“老三啊!你确定要娶这家人的女子?”大爹心里有点打鼓。
“试一下,万一成呢?”父亲自信满满,看着饭店招牌。
大爹看到饭店旁边有家理发店,有一中年人正在清扫店里,他上前询问:“大叔,请问清发饭店的主人家在哪儿?”
这位大叔倒也亲善笑着说:“你们是来吃饭的吧?今天不放场,覃大哥不开门的!”
“我们大老远跑来就是来吃饭的,村里的人说永安乡有家清发饭店好吃的很,又便宜,哪儿晓得没开门!”大爹脑反转快,顺着大叔的话说。
“要等明天了,每个月都3、6、0放场,你们从哪儿跑来的?”
“天宫村来的。”
大叔吃惊了一下:“那是够远的,走路得一个多小时。”
“大叔哪里找的到饭店的主人家?”
“你还想去别人家蹭饭啊?”
“那倒不是,听说这家人的老爷子是退伍老兵,想去拜访一下!”大爹连忙解释。
“哦,覃大哥住得金鱼村的,他喜欢喝酒哦!”
大爹会意,连忙道谢,向大叔请教了金鱼村的所在,大叔很详细的告诉了他们。
两人前脚一走,理发店的大叔用奇怪的话语说:“又是两个来相亲的,覃大哥又要发脾气了吧!”……
乡道出口前一家小卖铺,两兄弟提了两瓶好酒和一些营养品,在路上大爹抱怨:“早晓得,老爷子住得桥那边我们就少跑一截路。”
父亲深有同感,原来金鱼村位于他们进永安乡桥梁的另一条路,他们刚刚从这这里路过,怪不得两兄弟会抱怨。
金鱼村的路是通向射洪县的主路,距金鱼桥百米有有家做面的人户,还有一家卖小商品的,两户人家挨在一起的,由于车辆和农村牛车常年来往,路面颠簸不平土坑众多,大爹都有骂娘的冲动了:“搞个串串,这条路好烂啊,摩托车我还是找冯平娃儿借的,莫给别个搞烂了!”
“他这个摩擦车都不晓得好久了,该换了。”父亲搭腔的说。
“上了前面的大坡,在拐个弯爬个坡,就是金鱼村三社了,老爷子他们住的半山腰的”。大爹握住龙头,身体抖一抖的,说话都抖。
约莫十来分钟,金鱼村半山腰是个平原地带,人户怎么也有二十几户,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大块田地,人们都在忙碌着种地开垦;在一个开阔的地面十分平整,是用石块砌好的,这个地方被村民称为:高兜院子!这里有一根石柱电杆,上面有个大喇叭,是村里的广播,院子崖边有一条土路一直蜿蜒山底,路的半中腰有两个人推着沉重的摩托车,气喘吁吁的上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