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猿随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三

本文一开头就申明主旨是讲飞脚狐的故事,但越扯离题越远,现在赶紧打住,言归正传。简而言之,神社、祭祠哪怕再小,也必定在某个时期发生过让人刻骨铭心的奇事。它们的缘起,大体可归于因信仰的逐步明确化所致,还可以细分为新旧等不同的阶段。稻荷的数量近年来迅速增加,其中继承前人精神、模仿前人形制的稻荷固然很多,但也有些稻荷目的不明,只是为祭祀而祭祀,忘却了建立稻荷的初衷。对稻荷的缘起加以比较,常会有所收获,比如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尽管稻荷与稻荷之间地理上相距很远,但异地共生,有时会出现完全相同的巧合。其中有些现象,用今天的常识很难解释,所以更让我们感到珍贵。

飞脚狐就是异地共生的现象之一。喜欢旅行的人都会注意到,在全国的古城址公园的一隅,几乎都有一个稻荷神社。因为比一般民家院内的漂亮醒目,所以被广为信仰崇拜。史料中不乏诸侯敬仰狐神、与臣下共祭的记载,民间也广泛流传着感念、感谢狐神之德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同类性质很值得我们注意。享祭之狐从不搞恶作剧,也几乎不做附于人体作祟之事。平常并不露面,只是在主家遇到大事时挺身而出,干那些人所不能为而欲为之事;而这些事往往只有飞脚狐方能胜任。比如,至江户的十几日旅程,飞脚狐往返只须两三天,且还负责传送重要信函文书。一开始谁也不知道飞脚狐的真实身份,可大多数飞脚狐的结局还是和建长寺的狸僧一样悲惨,有的被茶屋的狗咬死;有的遭老鼠算计,掉进陷阱而亡。而其狐狸的真身,也就随之大白于天下。对于享受着现代交通之便的人们来说,也许很难设想,当时人们痛感不便的,正是信息闭塞。仅仅因为事发地点不同,就对该事一无所知,是那时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何人,一生中总会有两三次遇到这种尴尬。正因为有此种痛苦的经验,所以即便在享受现代通信的现在,也还流传着通过昆虫传递信息的老故事。虽然时间已逝,但历史还在;虽然事过境迁,但口耳相传。当然,我也不能忽视预知未来的预言家之力,有的狐狸正是这样的预言家。认同狐狸预言能力的人,也并非少数。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现在已不为时空距离所困。不相信狐狸能力、认为那些故事很傻的人,当然也是很多的。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自然要伴随着许多不便;人们日常活动的时空也仅限于最必要的那一点。《今昔物语》[27]里有个利仁将军薯粥的记事,说有个不速之客为了尽快与夫人取得联系,路上捉了只野狐,让它去传令。野狐飞速前往,附体于夫人身上,让其做好了一切准备。这件事现在听上去似乎有点荒唐,但在那时却是理所当然。对狐狸的这种认识,在日本持续了六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