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说明
本书于1992年出版。本次修订再版,一是因为当时出版发行面很小,详情会在本书后记中谈到。二是经历了数十年后,还有读者求购。自己重新阅读,也觉得还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三是,也是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对于本书的写作有了认识论上的反思和自觉。
本书原书名是《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非均衡是一种状态,与差别、差异一样,是一种中性的状态。现在看来仅仅用这样一种状态,还难以深刻反映中国的城乡差异特性。修订本书时,在认识论上有两个突破。
一是着力于中国事实的理论表达。人类发展有共同性。但不同国家的发展路径又有自己的特性。只有从中国看中国,从世界比较看中国,才能发现中国的特性。原书写作注意了中西比较,但是还没有形成自觉意识,也就是没有充分进入中国事实本身去对中国事实加以理论表达,以深入发现和概括中国事实本来的特性。
二是以具体的人群为研究的重点。城市与乡村是地域空间的概念。但政治学不是一般地研究城乡空间,而是要研究城乡空间里的人;不是研究一般的城乡关系,而是要研究城乡关系下人的状况和命运。政治学本质是研究具体的人及其政治关系的学科。城市与乡村构成了国家的两个地域部分,居住着不同的人群,他们在国家整体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原书注意到这一点,但理论自觉还不够。
基于以上认识,本书修订后的书名为“城乡差别的中国政治”。在这里,差别具有相当程度的“差等”性,它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中国政治框架下城市与乡村的地位与关系。从事实看,中国的城乡关系不是平行的不同的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不同地域空间的人群的政治关系。这种关系表示城乡在政治共同体内处于不同地位,享受不同待遇,形成不同状况并有制度支撑的差等性。差等体现差别,同时又不限差别,它要表达的是差别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经济社会过程,同时也是人为的干预和设定的结果。
在古代,城市是统治的堡垒,居住的人口主要是上层。近代,新兴的经济城市崛起,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处于二元结构,农村居民未能平等享有国民待遇。改革开放以后,长期历史造成的城乡差等状况有了很大改变,但并未很快消除,如城市里存在一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进入城市空间,但并没有享有与城市原居民一样的待遇。
理论愈接近事实,愈显得残酷。但只有最为接近事实的理论,才能深刻地揭示事实本体。“差等”是对城市与乡村在中国政治格局中的地位的概括。这一概括只是基于事实。揭示这一事实不是肯定这一事实,恰恰相反,是为了更好地改变这一事实。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对于学术研究来说,首要目的是科学解释世界,将世界本来面目和特性呈现出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城乡差等是中国政治的一个基本事实。差等是对事物性质的概括,是对在历史上存在也将会并应该在历史上消除的事物的描述。我们可以从本书看出,这种差等性正在迅速改变。只是这种长期历史形成的差等性也只能在历史过程中完全改变。
政治的终极目的是让人们过上美好生活。克服了城乡差等性的中国政治,则是更美好的政治形态!
徐勇
2019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