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学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2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荀子评论庄子的思想背景

对于《荀子》一书的写作缘由,《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明确记载:“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可见荀子创作《荀子》一书的目的主要是针砭时弊,特别是针对当时迷信横行的“浊世之政”展开批评。比如《荀子》中的《非相》《非命》《天论》等篇章就是针对当时的政治风尚所展开的观念辨析和思想批判。从太史公的记载来看,对儒家内部的学术批评而言,荀子的主要论敌是“小拘”之“鄙儒”,而对其他学派的学术批评而言,荀子的主要论敌是“猾稽乱俗”的庄子。但从《荀子》文本来看,荀子的主要论敌是子思等各家各派学者共计“十二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并不包括庄子。此外,荀子对作为庄子思想重要渊源的老子思想的评论也很不恰当。

1.荀子的主要论敌是子思等“十二子”

《非十二子》是荀子学术评论的集中表达,其中对荀子所“敌视”的十二位学者的学术思想逐一进行了学理分析和严厉批判:它嚣、魏牟、陈仲、史、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依次点名,一个也不放过。荀子指责这十二个学者虽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实际上是“饰邪说,交奸言,以枭乱天下,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十二子”中的子思、孟轲是儒家人物,也就是荀子学术批评所主要针对的“小拘”之“鄙儒”。荀子把他最重要的两个论敌放在最后进行重点批驳:“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此前由于历史文献的缺乏人们对荀子的这些批评话语总是心存疑虑,现在看来,荀子“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的批判是确有所指,新出土的郭店竹简已经为荀子的这番批评做了最好的说明。因为“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所以荀子认为子思、孟轲实际上是打着“仲尼、子游”的旗号在儒家内部淆乱是非,所以其罪责尤为深重。

总之,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进行思想批评的着眼点是政治以及社会思想风尚,特别是对儒家内部的不同流派大加挞伐,所以虽然其思想批判的“火力全开”,却丝毫没有触及庄子。可见,《史记》中的相关记载并不准确,庄子并不是荀子的主要论敌和学术对手。

2.荀子对老子思想的评论很不恰当

老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核心是“道”和“德”。《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司马迁明确指认“老子修道德”,《老子》“言道德之意”。《老子》一书被创作完成时共计“五千余言”,分为“上下篇”,是老子的唯一著作。因为老子是修道者,所以《老子》可以说是老子一生修道思想和修道实践的总结。对于以上史实特别是《道德经》的具体内容,荀子很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所以其对老子思想的评论很不恰当。在“道”涵盖万物的前提预设之下,荀子间接地批评老子“愚者为一物一偏,自以为知道,无知也”,而其对老子思想的直接批评是“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荀子·天论》)。

“道”是老子首先提出的具有中国哲学特征的重要概念,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一般来说,“道”首先是指万物存在的终极依据,其次是指总原则、总规律。荀子所提出的“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这一命题无疑也吸收和借鉴了老子道生万物、道规范万物的思想,而以“道”作为总体性、均衡性、全面性的存在,进而认为某种思想如果只着重于某一事物、某一方向的阐发,就会失去对“道”的认识,即必然地失去根本性或整体性。所以荀子批评“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批评“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批评“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荀子·天论》),这都没有问题。但是,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来批评老子思想就很成问题。虽然从学术自由的角度来说,荀子有批评任何人的权利,但是仅仅从“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这个前提出发大批老子这个“道”概念的提出者不知“道”为何物,恶评老子这个道家学派创始人“愚者为一物一偏,自以为知道,无知也”,终归是非常草率的,也很不合适。

有见于屈而无见于伸,[3]以至于不分贵贱,荀子对老子思想具体内容的这一评论也很不恰当。伸、屈这一对反义词并不是《老子》的中心概念,“伸”字在《老子》中甚至没有出现。[4]实际上老子是以直、屈这一对反义词作为论说内容,并且仅仅出现了一次,即第四十五章的“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与之类似的还有第二十三章的“曲则全,枉则直”,第五十八章的“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这些论述都充满了辩证法的思辨和饱经世故的智慧,绝不是一物一偏的拘囿之见。即使针对“大直若屈”,荀子所说的“有见于屈而无见于伸”也不是一个恰当的评论。进一步就贵贱而言,老子以道德为贵,“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第九章》),这确定无疑,而其隐约是以常俗之富贵、傲慢为贱:“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五十一章》)同样的,老子也没有把贵和贱绝对化,即如荀子所批评的那种思路“有见于贵,无见于贱”,而是看到了贵与贱的依存关系:“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三十九章》)

一般认为,庄子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老子思想,老子思想是庄子思想的重要渊源,而由荀子对老子思想不准确的理解可以引出这样一个重要疑问:荀子真的了解庄子和庄子思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