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女生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女性约占人类社会总人口的半数上下,古今皆然。作为性别社会中一大群体,她们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创造者之一。然而,在整个中国传统社会女性却长期处于社会“边缘”位置,得以登录正史的女性屈指可数,除记述很不完整的后妃、公主传和所谓“列女传”之外,绝大多数女性的事迹几乎被完全忽略,唐代宫女亦不例外。作为后宫人数最多的一个特殊女性群体,盛时有数万之众。由于生活在戒备森严的重重宫禁之中,相比同时期其他女性,唐代宫女本身即具神秘性与不可知性。因此她们的基本生活情状史籍多付之阙如,欲研究唐代宫女相关问题,资料的匮乏也就可想而知。值得庆幸的是,唐代诸多诗人留下了大量描写宫女宫廷生活的诗作。宫女诗因“就事直书,无庸比兴”在中国诗歌史上一直为人们所忽视,而其理性多、感性少;具体多、抽象少;记事多、抒情少的特征,使其自然而然具备较高的史学价值,成为研究唐代宫女生活不可或缺的珍贵素材。

概言之,苦于资料匮乏,学术界关于唐代宫女问题的研究未能进一步深入。已有研究要么从传统文献的角度出发,要么局限于宫女诗等文学类素材。前者未能充分关注宫女诗等所蕴含的丰富史学价值,后者未能充分注意与史传文献的相互印证。史传记载相对真实,宫女诗等文学类作品资料丰富,二者互有优势。如果充分挖掘宫女诗中唐代宫女的相关素材,使其得到一定程度的活用,并结合史传文献、笔记小说、志怪传奇以及出土墓志在内的相关记载,运用老一辈学者长期以来总结出来的优秀的研究方法“以诗证史”“诗史互证”“二重证据法”,必将有助于对唐代宫女问题获得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和把握,这样做既弥补了传统文献有关唐代宫女记载不足的缺憾,又使得文学作品中的宫女形象有了可信性与可靠性的元素,有益于探寻唐代宫女宫廷生活的基本面貌及历史特征,从而促成在这一领域获得新认识和新见解。


[1]高世瑜:《唐代妇女》,三秦出版社,1988。

[2]冻国栋:《中国中古经济与社会史论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第381~444页。

[3]徐有富:《唐代妇女生活与诗》,中华书局,2005。

[4]李玉珍:《唐代的比丘尼》,台北:学生书局,1989。

[5]廖美云:《唐伎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95。

[6]郑志敏:《细说唐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7]岑静雯:《唐代宦门妇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

[8]〔日〕那波利贞:《唐玄宗の后宫妃嫔》,《古代文化》第12卷第2号,1964。

[9]〔日〕松岛才次郎:《唐室の后妃》,《信州大学教育学部纪要》第23卷,1970。

[10]〔日〕筑山治三郎:《唐代の后宫と政治について》,《古代学》第17卷第4号,1971。

[11]毛汉光:《唐代后半期后妃之分析》,《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37卷,1989。

[12]〔日〕日野开三郎:《唐代の和蕃公主》,《久留米大学论丛》第27卷第2号,1978。

[13]〔日〕藤野月子:《唐代の和蕃公主をめぐる诸问题について》,《东洋史论集》第34卷,2006。

[14]郑华达:《唐代宫人释放问题初探》,《中华文史论丛》第5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5]李军:《灾害因素与唐代出宫女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期。

[16]傅砚农、李晓华:《唐人的健美观念与唐代宫廷妇女体育活动的特色》,《浙江体育科学》1997年第2期。

[17]程义:《唐代宫人斜与临皋驿地望考证》,《唐史论丛》第17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

[18]周玉茹:《唐代内尼稽考》,《佛学研究》第17期,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2008。

[19]郭海文:《大唐宫尼研究——以墓志为中心》,《唐史论丛》第18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

[20]罗彤华:《唐代的宫女群体及其对宫廷政治的影响》,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3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1]陈丽萍:《贤妃嬖宠:唐代后妃史事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2]耿慧玲:《从神龙宫女墓志看其在政变中之作用》,《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3]程章灿:《“填写”出来的人生——由〈亡宫墓志〉谈唐代宫女的命运》,《中国古代典籍与文化》1996年第1期。

[24]宁志新:《从〈千唐志斋藏志〉看唐代宫女的命运》,《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3期。

[25]杨春芳:《从唐墓志看唐代宫女的等级》,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3。

[26]刘开荣:《唐人诗中所见当时妇女生活》,商务印书馆,1943。

[27]苏者聪:《论唐代宫女诗及宫女命运》,《武汉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

[28]洪素香:《唐代宫女入宫原因及其工作与生活探讨——以〈全唐诗〉为例》,《高雄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第28期,1998。

[29]李孟君:《唐代咏女性诗所反映的妇女现实生活——以后妃、宫人、姬妾、娼妓为例》,《建国学报》第17期,1998。

[30]李丰楙:《唐代公主入道与送宫人入道诗》,第一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第一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唐代研究学者联谊会,1989。

[31]张连举:《论唐诗中所见的宫女体育活动》,《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2]刘玉红:《从王建〈宫词〉看唐代宫廷游艺习俗》,《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4期;《王建〈宫词〉与唐代宫廷游艺习俗》,《文史杂志》1999年第4期。

[33]贺忠:《唐代宫廷游戏中女性的男性气质——以王建宫词为中心》,《兰州学刊》2005年第3期;《唐代宫中的竞渡游戏——以王建宫词为中心》,《兰州学刊》2005年第6期。

[34](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230杜甫《宿昔》,中华书局,1979,第2521页。

[35]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七章第四节“新乐府运动的其他参加者——元稹、张籍、王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第466页。

[36]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卷)第十五章之三“大历诗人与张籍”,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第95页。

[37]陈伯海:《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第1519页。

[38]《唐诗汇评》,第1538页。

[39](宋)严羽撰,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诗评”,郭绍虞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第165页。

[40](明)高棅:《唐诗品汇》“七言古诗叙目”之“第十卷·正变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第269页。

[4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339页。

[42]《全唐诗》卷302,第3445页。

[43]《程千帆全集》第八卷《古诗考索》之“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第114页。

[44]〔美〕蒲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10页。

[45]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34页。

[46]李宝玲:《王建、花蕊夫人〈宫词百首〉之比较》,《逢甲人文社会学报》2002年第6期。

[47](宋)欧阳修撰,郑文校点《六一诗话》,郭绍虞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与《白石诗说》《滹南诗话》合编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第11页。

[48](宋)葛立方:《韵语阳秋》,(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第510页。

[49](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第149页。

[50](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第123页。

[51]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引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第5053页。

[53](唐)李濬撰,阳羡生校点《松窗杂录》,《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1213页。

[54](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74《涪州碑记·花蕊夫人诗序》,中华书局,1992,第4538~4539页。

[55](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20“费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第458页。

[56](宋)刘攽:《中山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第290页。

[57]金开诚:《文艺心理学概论》第五章第一节“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第240~241页。

[58]郭祝崧:《吟咏宫女生活堪补史籍缺载——谈花蕊夫人〈宫词〉的史料价值》,《成都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