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入宫途径
数量庞大的唐代宫女如何进入宫廷?唐初继承前朝自然不少,其他选拔方式细分之下,大致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良家采选
良家采选是唐代宫女的基本来源。采选对象主要是容貌秀丽素质上乘的“良家女”,即一般衣冠仕宦或士人家庭的女性。采选民间良家女的制度形成于东汉时期。据《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载,每年农历八月,朝廷派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偕同精通相术之人一起到洛阳乡间,“阅视良家童女”,年龄在13岁以上20岁以下,姿色秀丽相貌端庄合乎法相的载还后宫,从中择优以备皇帝“登御”。因八月初是朝廷征收算赋的日子,故称“八月筭人”。[18]另,《通典》卷34《职官十六》“后妃及内官命妇附”亦有“汉法常因八月算民,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资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19]。这一制度为后世继承。唐代宫女墓志经常见到这样的说法:“良家八月”[20]“选应八月”[21]“纳良家于八月”[22]“预秋算于良家”[23]等。
唐初制度草创之时并非如此。贞观十三年(639)二月十五日,尚书八座认为“近代以降”掖庭之选,或是“微贱之族”,或是“刑戮之家”,让她们入侍宫闱极不合适,建议内职选取有才行“良家”女充任。[24]太宗采纳这一建议,贞观十七年(643)冬十一月,“敕选良家女以实东宫”,并言:“吾不欲使子孙生于微贱耳。”[25]
玄宗朝有专门从事采选的宦官,称“花鸟使”。《新唐书》卷202《文艺中·吕向传》称:“开元十年,召入翰林,兼集贤院校理,侍太子及诸王为文章。时帝岁遣使采择天下姝好,内之后宫,号‘花鸟使’,向因奏《美人赋》以讽。帝善之,擢左拾遗。”[26]又,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上阳白发人》云:
天宝年中花鸟使,撩花狎鸟含春思。
满怀墨诏求嫔御,走上高楼半酣醉。
醉酣直入卿士家,闺闱不得偷回避。
良人顾妾心死别,小女呼爷血垂泪。
十中有一得更衣,永配深宫作宫婢。[27]
诗注:“天宝中,密号采取艳异者为花鸟使。”“花鸟使”横行闾肆,随意进出公卿士民家庭,闺闱女眷回避不得,美眷姝好直接纳入宫廷。采选对于百姓人家无异于一场灾难,选中之人哭天抹泪呼爹喊娘,一入深宫骨肉分离几无再见之日。虽有机会上升,却是十不足一,绝大多数永为宫中使唤婢女。薛调《无双传》称:“宫嫔选在掖庭,多是衣冠子女。”[28]陈鸿《长恨传》所言:“宫中虽良家子千万数,无悦目者。”是玄宗采择不已的原因。
另外,玄宗为太子、诸王选妃要求“百官子女”[29]“九品官息女”[30]。又,文宗选太子妃,下令百官“举言十岁已来嫡女及妹侄孙女”[31],“求汝、郑间衣冠子女为新妇”。[32]
采选良家是唐代宫女来源的主要途径。遗留下来的宫女墓志有100多方,多数未载姓氏籍贯,却有“选自良家”“擢质良家”“本良家子”“以良家入选”“纳良家于八月”“以良家子选入后宫”等关涉出身的记载。《千唐志斋藏志》有45方宫女墓志,明言良家入选者20人,占到44%强。[33]
不少人家视女儿入宫为猎取富贵的捷径。于《宫怨》云:
妾家望江口,少年家财厚。
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
当年乐贞独,巢燕时为友。
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
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
一旦及天聪,恩光生户牖。
谓言入汉宫,富贵可长久。
君王纵有情,不奈陈皇后。
谁怜颊似桃,孰知腰胜柳。
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34]
父兄以为主人翁入宫就能攀龙附凤一家长享富贵,而不明白数以万计宫女获宠机会微乎其微。五代前蜀后主王衍昭仪李舜弦《钓鱼不得》有:
尽日池边钓锦鳞,芰荷香里暗消魂。
依稀纵有寻香饵,知是金钩不肯吞。[35]
以鱼不肯被香饵引诱上钩,比喻民女不愿被豪华生活勾引入宫,因为得到的是丁点儿食物,而失去的可是整个自由可贵的人生。
皇室每次采选都会引起民怨沸腾。李德裕《次柳氏旧闻》称:
上即诏力士下京兆尹,亟选人间女子细长洁白者五人,将以赐太子。力士趋出庭下,复还奏曰:“臣他日尝宣旨京兆阅致女子,人间嚣然,而朝廷好言事者,得以为口实。”[36]
又,《新唐书》卷152《李绛传》有:
教坊使称密诏阅良家子及别宅妇人内禁中,京师嚣然。[37]
另,王谠《唐语林》云:
文宗为庄恪太子选妃,朝臣家子女悉令进名,中外为之不安。[38]
民间对朝廷采选之举反响强烈。大多数父母宁可将女儿嫁于贫苦人家,也不愿她到宫里屈辱地过非人生活。刘得仁《长门怨》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想法:
争得一人闻此怨,长门深夜有妍姝。
早知雨露翻相误,只插荆钗嫁匹夫。[39]
美若天仙又如何呢?唉!若早知道会落到如此可悲境地,当初真不如荆钗布裙嫁给一个普通的农夫!
(二)因罪籍没
所谓籍没,是指犯了重罪或死罪的人,家属子女受到株连,“妻妾子妇及子孙之幼者皆没入掖庭为奴婢”[40]。罪犯家眷配没于掖庭,早在《周礼·天官·寺人》中已有记载:“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下注云:“女宫,刑女之在宫中者。”又“疏”曰:“男女没入县官为奴者也。”[41]春秋之时已有收没男女罪犯于官而女入宫廷的做法。
隋代规定:“唯大逆谋反叛者,父子兄弟皆斩,家口没官。”[42]唐朝沿袭此制。“凡反逆相坐,没其家为官奴婢”,“凡初配没有伎艺者,从其能而配诸司;妇人工巧者,入于掖庭”,“凡诸行宫与监、牧及诸王、公主应给者,则割司农之户以配”。[43]
典型如上官婉儿。祖父遭武后诛杀,襁褓中随母配掖庭。成人之后才学出众,明习吏事参与政令,深为武后、中宗所器重,显赫两朝,中宗拜为昭容。[44]肃宗章敬皇后吴氏,因父罪没入宫廷。玄宗见太子“左右无嫔侍”,听从高力士建议“取掖廷衣冠子”三人,吴后列其中。[45]宪宗孝明皇后郑氏,本李锜侍女,“锜诛,没入掖廷,侍懿安后。宪宗幸之,生宣宗。宣宗为光王,后为王太妃。及即位,尊为皇太后”[46]。
其他例子还有不少。如高宗乳母卢氏,受夫杜才干谋逆牵连罪没后宫。[47]武后时,“有士人陷冤狱,妻配掖庭”[48]。懿宗朝,国子司业韦殷裕于阁门进状,论淑妃弟郭敬述阴事。懿宗大怒,即日下京兆府决杀殷裕,籍没其家。“殷裕妻崔氏,音声人郑羽客、王燕客,婢微娘、红子等九人配入掖庭。”[49]昭宗天祐初,崔远“从昭宗东迁洛阳。罢相,守右仆射。二年,为柳璨希朱全忠旨,累贬白州长史。行至滑州,被害于白马驿”[50],“家没掖庭”。[51]
还有一些叛臣受诛,女口籍没掖庭。德宗兴元元年(784),讨灭叛臣朱泚,妻徐氏没入掖庭。[52]宪宗时,李师道叛乱遭诛,妻魏氏没入掖庭;[53]李师古妻裴氏、女宜娘和李宗奭妻韦氏,“坐李师道族人籍没”。[54]穆宗长庆二年(822)九月戊子朔,汴州叛将李,“妻马氏、小男道本、女汴娘配于掖庭”[55]。苏鹗《杜阳杂编》载文宗时,宫女沈阿翘为上舞《河满子》,调声风态,率皆宛畅。曲罢,上赐金臂环,即问其从来。阿翘曰:“妾本吴元济之妓女,济败,因以声律得为宫人。”上令奏《凉州曲》,音韵清越,听者无不凄然。“上谓之天上乐,乃选内人与阿翘为弟子焉。”[56]
一些少数民族妇女也没入宫中。赵璘《因话录》载天宝末,番将阿布思伏法,妻配掖庭,善为优,因使隶乐工。肃宗宴于宫中,使其为假官之长,上及侍宴者笑乐。和政公主谏曰:“禁中侍女不少,何必须得此人?使阿布思真逆人也,其妻亦同刑人,不合近至尊之座。若果冤横,又岂忍使其妻与群优杂处为笑谑之具哉?妾虽至愚,深以为不可。”上亦悯恻,遂罢戏免阿布思之妻。[57]
唐代籍没之法严苛,李唐宗室姬妾、女儿不能幸免。《旧唐书》卷70《王珪传》载:“太宗尝闲居与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瑗败籍没入宫。”[58]宪宗朝李锜叛乱被平后,女口没入宫中。杜牧《杜秋娘诗》序:“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锜叛灭,籍之入宫。”[59]又,文宗朝,皇族李孝本坐李训诛,二女“没入掖廷”。[60]
甚至已遁入空门的女眷也脱不了干系。代宗大历末,元载败亡,“女资敬寺尼真一,收入掖庭”[61]。
唐人笔记小说有以此为题材的。如柳珵《上清传》叙上清乃窦相国参婢女,窦参为陆贽所陷流放州,上清隶名掖庭为宫女,“以善应对,能煎茶,数得在帝左右”,终向德宗申冤为窦参洗罪。[62]李肇《唐国史补》记载李锜女婢替主申冤得雪的事:
李锜之擒也,侍婢一人随之。锜夜则裂衿自书管榷之功,言为张子良所卖,教侍婢曰:“结之衣带……吾死,汝必入内,上必问汝,汝当以此进之。”[63]
虽说笔记小说内容多加虚饰,但一定程度上仍能反映当时实际情况。一人犯事,全家籍没这种做法,是古代帝王控制臣民的严苛惩罚。《资治通鉴》卷232唐纪德宗贞元二年(786)十一月辛丑载:
刘玄佐在汴,习邻道故事,久未入朝。韩滉过汴,玄佐重其才望,以属吏礼谒之。滉相约为兄弟,请拜玄佐母;其母喜,置酒见之。酒半,滉曰:“弟何时入朝?”玄佐曰:“久欲入朝,但力未办耳!”滉曰:“滉力可及,弟宜早入朝。丈母垂白,不可使更帅诸妇女往填宫也!”[64]
韩滉此番话语正好说明籍没家属对防止臣子犯错的阻吓作用。
除了因丈夫、父亲或主人犯罪而被籍没外,有些则是自己犯罪而招祸,犯奸为其中一种。张廷珪《论别宅妇女入宫第二表》称:
检贞观永徽故事,妇人犯私,并无入宫之例;准天授二年有敕,京师神都妇女犯奸,先决杖六十,配入掖庭。至太极修格,已从除削,唯决杖六十,仍依法科罪。[65]
裴珪之妾赵氏即因犯奸罪没入。张《朝野佥载》载:
周郎中裴珪妾赵氏,有美色,曾就张璟藏卜年命。藏曰:“夫人目长而漫视。准相书,猪视者淫。妇人目有四白,五夫守宅。夫人终以奸废,宜慎之。”赵笑而去。后果与人奸,没入掖庭。[66]
宪宗时曾下令禁止官员匿畜外室——别宅妇,并“充公”没入宫中以示惩戒:
教坊使称密诏阅良家子及别宅妇人内禁中,京师嚣然。[67]
这些获罪没入宫廷的女性往往是宫中低层苦役者,从事艰苦的工作奔波劳累终生。
(三)臣下进献
进献是出于某些利益考虑主动献女口入宫。有邻国进贡、皇亲国戚进献及人臣推荐。
唐朝国势强盛,周边小国为取得唐王朝庇佑,常常进献贡品,其中就有女口。太宗贞观五年(631),新罗“遣使献女乐二人,皆鬒发美色”。[68]玄宗开元中,新罗“献二女”。[69]天宝末,康居国献“胡旋女”。[70]代宗大历十二年(777)春正月辛酉,“渤海使献日本国舞女十一人”[71]。穆宗长庆二年(822)闰十月丙申,“回纥可汗遣使献国信四床、女口六人、葛禄口四人”[72]。
出于宫廷斗争考虑,皇亲国戚会向皇帝进献女口。大唐公主经常进女口入内。《通典》卷34《职官十六》“后妃及内官命妇附”注引玄宗开元二年(714)诏:“往缘太平公主,辄进人入宫,时以事须顺从,未能拒抑。”[73]顺宗永贞元年(805)八月丙午,“昇平公主进女口十五人”[74]。文宗大和九年(835)五月辛酉,太和公主“进马射女子七人、沙陀小儿二人”[75]。可能公主进献女口较为普遍,敬宗宝历元年(826)六月乙酉,“诏公主、郡主并不得进女口”[76]。懿宗咸通八年(867)五月又诏:“诸节进奉,宜有指挥。应诸亲及公郡主等,每年端午及延庆并妃嫔生日,所进女口,自今已后,宜并停进。”[77]
人臣讨好君王以求飞黄腾达,往往也进荐才貌出色女性入宫。隋义宁元年(617),高祖李渊起兵太原,晋阳宫监裴寂“进宫女五百人”。[78]永贞元年(805),南海“贡奇女卢眉娘”,织绣技艺工巧无比。[79]元和元年(806)八月甲子,“韩全义子进女乐八人”[80]。元和十四年(819)五月,韩弘进“女乐十人”。[81]宝历二年(827)十二月己酉,“敕凤翔、淮南先进女乐二十四人,并放归本道”[82]。咸通七年(866)七月,“沙州节度使张义潮进甘峻山青骹鹰四联、延庆节马二匹、吐蕃女子二人”[83]。乾宁元年(894)春正月乙丑朔,李茂贞“献妓女三十人”。[84]
宫中还会要求地方官员进献。武宗会昌四年(844)秋七月,“上闻扬州倡女善为酒令,敕淮南监军选十七人献之”[85]。
醉心于仕途的朝臣,为了升迁主动推荐妻女入宫。中宗神龙中,秘书监郑普思“纳女后宫”。[86]崔湜依附于太平公主,“妻美,与二女并进储闱,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心甘情愿地把美貌妻女进献储闱,由此升官晋爵,惹来同僚讥笑:“托庸才于主第,进艳妇于春宫。”[87]开成三年(838)冬十月乙巳,文宗“以左金吾将军郭旼为邠宁庆节度使”。[88]时议旼“进二女入宫,致此除拜”。[89]
(四)特殊征召
征召的女性往往具备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旧唐书》卷52《后妃下·女学士尚宫宋氏传》载宋庭芬生五女:
长曰若莘,次曰若昭、若伦、若宪、若荀。若莘、若昭文尤淡丽……誓不从人,愿以艺学扬名显亲……(若莘)著《女论语》十篇……贞元四年,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表荐以闻。德宗俱召入宫,试以诗赋,兼问经史中大义,深加赏叹……嘉其节概不群,不以宫妾遇之,呼为学士先生……元和末,若莘卒,赠河内郡君。自贞元七年已后,宫中记注簿籍,若莘掌其事。穆宗复令若昭代司其职,拜尚宫……自宪、穆、敬三帝,皆呼为先生,六宫嫔媛、诸王、公主、驸马皆师之,为之致敬。进封梁国夫人。宝历初卒……敬宗复令若宪代司宫籍。文宗好文,以若宪善属文,能论议奏对,尤重之。[90]
宋氏五姐妹出身儒学世家,皆聪慧有才学,有“誓不从人,愿以艺学扬名显亲”的志向。贞元四年(788),德宗召入宫中。历德、顺、宪、穆、敬、文六朝,备受宠信。若莘、若昭及若宪还担任宫官之任,若昭拜尚宫,宪宗、穆宗、敬宗呼之为先生,六宫嫔媛、诸王、公主、驸马皆师之,“为之致敬”。若莘卒赠河南郡君,若昭受封梁国夫人。窦常《过宋氏五女旧居》:“谢庭风韵婕妤才,天纵斯文去不回。”[91]称她们有谢道韫和班婕妤的才学。王建《宋氏五女》称:“圣朝有良史,将此为女师。”[92]
与宋氏姐妹齐名的还有一个女诗人。君徽,字文姬,鲍徵君女。善诗,与宋氏五女齐名,德宗年间召入宫中,与群臣唱和,“赏赉甚厚”。她不愿留在宫中,乃上疏乞归。[93]
宋氏姐妹与鲍君徽以才学闻名于世,而妇德出众者也有被召入宫中。裴光庭早孤,母亲库狄氏有妇德之名,武则天召入宫中,封为女官御正,“甚见亲宠”。[94]
音乐歌舞方面有特殊才能者亦会被征召入宫。比如许和子,“本吉州永新县乐家女也,开元末选入宫,即以‘永新’名之,籍于宜春院。既美且慧,善歌,能变新声。韩娥、李延年殁后千余载,旷无其人,至永新始继其能”[95]。另,代宗时张红红:
大历中有才人张红红者,本与其父歌于衢路丐食。过将军韦青所居,青于街牖中闻其歌者喉音寥亮,仍有美色,即纳为姬。其父舍于后户,优给之。乃自传其艺,颖悟绝伦。尝有乐工自撰一曲,即古曲《长命西河女》也,加减其节奏,颇有新声。未进闻,先印可于青,青潜令红红于屏风后听之。红红乃以小豆数合,记其节拍。乐工歌罢,青因入问红红如何,云:“已得矣。”青出,绐云:“某有女弟子,久曾歌此,非新曲也。”即令隔屏风歌之,一声不失,乐工大惊异,遂请相见,叹伏不已。再云:“此曲先有一声不稳,今已正矣。”寻达上听。翊日,召入宜春院,宠泽隆异,宫中号“记曲娘子”,寻为才人。一日,内史奏韦青卒,上告红,红乃于上前呜咽奏云:“妾本风尘丐者,一旦老父死,有所归,致身入内,皆自韦青,妾不忍忘其恩。”乃一恸而绝。上嘉叹之,即赠昭仪也。[96]
有情有义的红红颖悟绝伦,其高超的音乐才能为将军韦青所发掘。代宗闻其名,召入宜春院,“宠泽隆异”,在宫中被称为“记曲娘子”。
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八十四言:
青楼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入教坊。
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97]
这批“青楼小妇”因为歌舞兼优而成为教坊征选目标。
武宗王才人,“家不素显”,13岁以“善歌舞,得入宫中”。[98]玄宗赵丽妃,太子瑛母,“以倡进,善歌舞,帝在潞得幸”。而鄂王瑶、光王琚的母亲是玄宗为临淄王时“以色选”。[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