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艺术
浅析当代影像与架上绘画的关系
矫海默[1]
摘要:在绘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艺术创作的内容以表现自然界中的现实存在为主。在当今多层次背景下的信息社会,影像和图片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绘画的功能和创作方式也相应发生了转变。理性地运用影像和图片进行创作,拓展绘画发展的空间,是当代艺术家所承载的艺术责任。身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制造并利用图像,大量的当代艺术家开始对公共图像进行挪用,在影像丰富的今天,我们应理性处理绘画和影像的关系。重视技术和观念的表达,合理地运用图像,通过绘画的技艺来切入图像,发掘图像更丰富的意义,才能拓展绘画艺术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架上艺术 图像文化 传媒
引言
在数字化的今天,图像以不同以往的速度快速传播。当图像进入艺术领域,架上绘画与图像便开始了相互深化又不断博弈的过程。图像与架上艺术作为当下时代制像艺术的方式皆秉承其自身的特性,不同程度地受到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然而两者都不能脱离艺术的本质属性。
一 创作方式转变
在传统架上绘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艺术创作的内容以表现自然界中的现实存在为主,从史前洞窟壁画到拜占庭时期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再到后来的古典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当中的大量内容是通过对自然界中的种种对象进行写生和利用艺术规则进行提取而获得的。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及其带来的照相机、电脑以及丰富的图像处理软件的普及,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与影像和图片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密切,有的以写生图像代替写生自然,丰富的图像资源为艺术家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艺术创作方式。高品质的图像在某些方面的优势是传统架上绘画所无法企及的,同时也拓展了艺术发展的空间,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新的视觉体验,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知我们身处的世界。我们一度认为图像可以代替绘画,大量的艺术家开始借用图像进行创作,但实际上艺术创作的原则,即从生活到艺术的理念一直未从本质上改变。各种艺术主义和艺术流派在美术史的发展中创立了繁多的艺术目标和新的艺术创作理念,甚至在某些方面背离了传统绘画的创作原则,而这些新的艺术成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逐渐为我们所认知和接受,并且一部分进入了我们的艺术教学当中。伴随着这些新理念不断地融入教学,我们的创作方式也逐步发生改变,新一代的艺术家比起早期传统的艺术家更多地依赖图像。其中包括自我选择和大众媒体制造流行图像,传统的艺术创作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新一代的艺术家们似乎不再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在画面上重建真实,也不需要从内部结构到外在表象了解生活,而是更加注重从生活中现成的图像寻找艺术创作的元素和灵感。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存在,但实际上无论是运用图像还是写生现实,我们的创作素材都来源于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的艺术创作的方式和内容无不跟我们的自然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西班牙当代画家安东尼奥·洛佩兹和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是运用两种截然的不同创作方式的代表。安东尼奥·洛佩兹是当代西班牙具象画家的领头羊,他坚持运用实景写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所描绘的对象是当代都市特有的城市风景,更加贴近当代人生活的环境。这种实景写生的方式通过对事物细致入微的研究和对光线丝丝入扣的描绘,为平凡的事物注入了当代人的生存体验。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是运用新创作理念的代表,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安迪·沃霍尔生前曾说,在潮流急转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十五分钟的知名度。玛丽莲·梦露的头像是沃霍尔作品中一个最令人关注的母题。在1967年所作的《玛丽莲·梦露》画作中,画家以好莱坞性感影星的头像为画面的基本元素,以丝网印刷的方法不断搭配色彩,一排排地重复排立。这些色彩简单、整齐单调的梦露头像,反映出机械复制时代技术所带来的新的视觉体验,也拓展了艺术发展的空间。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创作方式可以代表当下架上艺术的发展状态,也代表了大部分艺术家对绘画发展的思考。
照相机、电脑和数码产品的蓬勃发展使公众对于图像的获得变得便捷而迅速,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唾手可得的多媒体图像,这些图像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现今的世界几乎就是一个影像的世界。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说过:“我们对现实的理解,绝大部分是通过影像提供的信息来进行的。”毋庸置疑,影像在人们生活中的大量使用,是其进入架上绘画创作的基础。
影像的泛滥,使其成为最简易的、便捷的创作素材,被艺术家大量地运用于绘画创作当中。如今的架上艺术,影像如影随形。影像秉持它的优越性,占据并吞噬着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空间,同时也迅速融入艺术创作中去。当代大多数艺术家有过利用影像素材创作绘画作品的经历,无论是从影像中寻找灵感,还是挪用影像中的形象,这确实已经成为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 当代艺术创作中多媒体图像对于架上绘画的影响
影像与图像的迅速发展对架上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待图像的态度以及如何选择图像已成为大多数艺术家关注的问题。艺术家开始认真研究大众文化,并在创作中巧妙挪用公共图像。发掘公共图像与现实的替代关系,敏感地领会其中隐含的特殊意义,进而把其带入一种超常态的、荒谬的艺术语境中,以引起人们对现实的反思。与传统意义上的原创性不同,许多喜欢挪用公共图像的当代艺术家在创作中强调的是对公共图像的再发现与再创造。也有很多艺术家为了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处理艺术语言,常常要亲自设计场景,并进行抓拍。艺术家就像导演,他所要表现的事物是演员,通过安排这些“演员”来传达“导演”的思想。这时,照相机变成了一支笔,它瞬间记录了整个场景所处的状态。有时,艺术家还会对照片进行数码处理,使其达到恰如其分的状态。这使绘画作品更好地表达作者自己设定的意义和思想框架,不仅表达得更为通畅,观者的阅读也会变得更为顺畅。如比利时画家图伊曼斯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他的作品素材大部分源于现存的图像资料和照片,从日常物品到肖像、风景,他根据创作的需要截取、放大图像,以各种方式重新演绎图像的意义,同时也赋予绘画作品新的视觉感受。
图伊曼斯的作品取材广泛,从日常物品到人的肖像、肢体,从室内环境到室外风景,从历史题材到时事政治,其绘画的独特之处在于,粗暴、直接且冷漠地触及权力、国家机器、操纵,以及隐藏的政治结构等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主义、大屠杀、比利时的殖民史、法兰德斯的极端右翼势力、重要的历史人物、帝国主义以及天主教均能在图伊曼斯的作品中找到安身之所。他以嘲弄却看似毫无关联的方式处理意味深长的政治主题,图像本身仿佛是置身事外的看客,不经意地被艺术家扮成历史的见证。在很多艺术家都认为绘画保守且不能充分体现当今信息膨胀的内容时,图伊曼斯仍孜孜不倦地在画布上创作。很多人认为绘画是与当代艺术语言脱节的古老形式,他尝试去挑战这一观念。他的绘画图像模糊不清,不直接交代场景和内容,通过各种暗喻让人们产生联想。也许就如他说的:“好的画作应该具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力量。”
虽然图像时代的到来使架上绘画创作与多媒体图像息息相关,但图像并不能取代架上绘画作为艺术创作主体形式的地位,对于这一点当今的艺术界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虽然多媒体图像泛滥并被大量应用于架上绘画创作当中,但它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而非绘画本身。大多数艺术家对架上绘画创作有深切的情感。对于艺术家来说,架上绘画仍然是观察自然、认识自我最好的途径,这种方式人性而不机械、温和而不冰冷,不仅是审美、思想的表达,也是一种生命体验。在欧洲的许多国家,虽然行为艺术、影像艺术已经非常流行,但是架上绘画并没有因此而被抛弃,它仍然作为绘画创作的主要方式存在并发展。
三 运用图像创作及体会
图像是当代社会的产物,它本身承载着当代的大众文化。一些艺术家敏感地察觉到影像的深层次意味,巧妙地运用图像素材创作出大量精彩的、深刻阐释当代观念的艺术作品。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代艺术界对图像的滥用现象也相当严重。照抄照搬图像,以此弥补自身技术和创造力的缺陷,看似时髦,实则哗众取宠。还有一些艺术家,他们过分执迷于影像的表达,降低了对技术的关注,这也同时降低了绘画的艺术性与品质。以上的情况在当代的艺术市场中屡见不鲜,在这个变革又充满浮躁的社会中,我们的认知水平和对事物的接受程度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变得可以接受以往不被接受的事物。社会的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和新的认识已经不能完全用传统的价值观来评判,对于绘画态度,虽然这里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但我们依旧要做出选择,一个忠实于内心的选择。
绘画的魅力,是人类思想和手工技术的魅力,是在透视、色彩、造型等基本绘画元素的构建中散发出来的人性智慧的光辉,是人类不断实践的结果,也是绘画的基础。好的技术可以传达作品不同的表情,而作品就是艺术家的智慧体现。
在米开朗琪罗的一幅素描中,我们却可以在其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现的粗犷的精神实质。原因之一或许在于用线的技巧,比如画中人物举起的右臂,肱二头肌高高凸起,作者用又黑又粗的线条把肌肉的力度和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试想,如果换成纤细圆润的线条会是如何呢?或许也能做到真实地再现,但很难表达得如此有震撼力。这就是技术的魅力,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对世界的看法和关怀。好的技术可以完整地、流畅地表达思想,而不好的技术则很难将情感思想传达透彻。
从古至今,无论是14~15世纪的古典绘画,还是19世纪以后的现当代艺术,绘画一直在表达周围的生活,人们在生活中寻找视觉对象,并进行创作。图像本身也是一种视觉对象,它只能作为我们创作的对象,过分注重图像本身的冲击力,而忽略了技术和思想这两个绘画基础,也就丢失了一个艺术家应有的品质。
在笔者的创作中,笔者选择了一些本人周围的、熟知的人的照片,以这些照片为素材进行创作。笔者所选择的这些女孩并没有普遍意义上的美丽,她们的年轻和活力,还有未经世俗浸染的单纯而充满好奇的眼神,是笔者选择表现的初衷,人生最美好的时间莫过于青春,笔者希望把她们平凡简单的美丽留在画面上。她们在笔者的作品中表达出诗样的气质和时间凝固的状态,笔者在每张照片中截取一个部分,进行创作,刻意追求一种不完整性,通过这种视觉感受,给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在工作方式上,艺术家和大多数人没什么两样,不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都是我们活着和人与社会发生关系的一种方式,一天又一天,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努力使每一天有所成就,新奇的想法和所谓的灵感也就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出现。笔者喜欢不断地重复绘画的动作,这让笔者心平气和,让笔者看到和体会到更多的东西,也让笔者觉得宁静而快乐。
这种富有禅意的工作方式也是一个救赎灵魂的过程,在创作的过程中,笔者努力建构自我与作品、与描述对象之间的关系,用画笔来记录生活的片段和感受,把目光拉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远离宏大叙事的重负,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切入绘画,有时感到自己的情绪和身体都在与作品的交流中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在往复的、近似机械的勾画过程中,笔者渐渐体会到个人与作品之间的融合,最终到达一种自我的消亡。也许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平淡的消亡。这种体验让笔者领悟到中国古代山水画中以形悟道的境界。这种思想的变化,以及反复涂抹的手工性,是冰冷机械的摄影图片无法实现的,它包含了更多的个人感受和人情味。这就是绘画所具有的无法替代的魅力。
结论
在多媒体图像充斥艺术创作的时代,绘画与图像的界限渐渐模糊。影像在绘画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影像以其资料获得的简易性、快捷性,为绘画创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是绘画创作中不可多得的重要素材。
同时,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图像本身的社会含义、精神意味也被绘画创作大量借用,进一步提高了绘画的思想性。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当代画界一些滥用图像哗众取宠的虚伪行径。应该说,图像的意义是重大的,它深刻地改变了架上绘画的观看方式、制图方式及取材方式,但它绝不能成为抽空技术的理由,毫无智慧地简单挪用是粗鲁低劣的。我们应该时刻谨记绘画的技术基础和精神基础——技术对于思想的流畅传达。我们也应时刻遵守作为一个艺术家、作为一个手艺人的职业操守和诚实的品质,唯有此,我们才能辩证地看待图像与绘画的关系,才能从这门古老的技艺中发掘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陈世怀、常宁生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
〔英〕韦尔斯:《世界简史》,郭清香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邵大箴主编《图式与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易英:《西方20世纪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美〕苏珊·桑塔格:《实验艺术丛书:论摄影》,黄灿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肖鹰:《中西艺术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冯黎明:《技术文明语境中的现代主义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顾铮:《西方摄影文论选》,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1]矫海默,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视觉艺术系讲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