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县城
高阳县,西汉时期属涿郡。《汉志上》:涿郡属县“高阳,莽曰高亭”。应劭曰:“在高河之阳。”《汉志下》:中山国北平县,“徐水东至高阳入博。又有卢水,亦至高阳入河(博)”。望都县,“博水东至高阳入河”。另据《战国策·赵策四》:“燕封宋人荣蚠为高阳君,使将而攻赵。”其高阳君封邑当即在此,则在战国时期已筑有高阳城。东汉时期改属河间国。《后汉志二》:河间国属县“高阳,故属涿。有葛城”。晋时改属高阳国,见于《晋志上》。又,《左传·昭公七年》:燕人与齐“盟于濡上”。杜预注:“濡水出高阳县,东北至河间鄚县入易水。”北魏改置高阳郡。《魏志上》:高阳郡首县“高阳,前汉属涿,后汉属河间国,晋复。有郝神、高阳城”。《水经注·滱水》:“滱水又东北迳侯世县故城南,又东北迳陵阳亭东,又北,左会博水。……(濡水)又东北迳乐城南,又东入博水,自下博水亦兼濡水通称矣。《春秋·昭公七年》:齐与燕会于濡上。杜预曰:濡水出高阳县,东北至河间鄚县入易水。是濡水与虖池、滱、易互举通称矣。博水又东北,徐水注之。……徐水又东流入博水。《地理志》曰:徐水出北平,东至高阳入于博。又东入滱。《地理志》曰:博水自望都东至高阳入于河。(滱水)又东北入于易(经文)。滱水又东北迳依城北,世谓之依城河。《地说》无依城之名。即古葛城也。《郡国志》曰:高阳有葛城,燕以与赵者也。”其《汉志》与《水经注》所述诸水流势多相异,而郦道元所引杜预注文及解释似亦有误[88]。
隋唐时期高阳县相沿。《隋志中》:河间郡统县“高阳,旧置高阳郡,开皇初郡废,十六年置蒲州,大业初州废,并任丘县入焉”。《通典》卷一百七十八:瀛州领县“高阳,汉旧县,后置高阳郡,有易水”。《寰宇记》卷六十六:瀛州,“高阳县,西北七十里。旧二十一乡,今三乡。本汉旧县,属涿郡。应劭注云:在高河之阳。后魏高阳郡领高阳县,隋开皇三年罢郡,十六年又于县理置蒲州,大业中废州。唐武德四年又置蒲州,贞观初州废,以县隶瀛州。滹沱河在今县东北十四里。易水,今名南易水,又名雹水,西自易州遂城县界流入”。又:“蔡仲冢,《九州要记》云:汉南阳太守高阳侯蔡仲冢在城北。仲晓厌胜之术,其冢至今无狐狸之穴。圣姑祠,邢子励记云:圣姑姓郝,字女君,魏青龙二年四月下旬与邻女采樵于滱、徐二水合流之处。”其受聘为东海公妇,顺流而入东海,因立为祠。其“圣姑”,当即《魏志》所述“郝神”。《明统志》卷二:保定府,“高阳城,在府城东南七十里。城周回九里。相传颛顼所筑”。《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安州高阳县,“高阳城,县东二十五里。战国时燕邑,《国策》‘燕封宋荣蚠为高阳君’,即此。汉为高阳县治。司马贞曰:高阳氏所兴也。应劭曰:在高河之阳。因名。……唐宋以来县皆治此。明洪武三年河溢,县圮,始迁今治。《高阳记》:故城颛[顼]帝所筑,一名化龙城。今废城亦名化龙村,盖传也”。
《清统志》卷十四:“高阳故城,在今高阳县东。战国时燕封宋荣蚠为高阳君。汉置县。应劭曰:在高河之阳。因名。《寰宇记》:县在瀛州西北七十里。旧志:明洪武三年河溢,县始迁丰家口,即今治,东去古城二十五里。按司马贞《索隐》:县即古高阳氏所兴。《高阳记》:故城一名化龙城。周回九里,颛顼所筑。今其地名化龙村。皆传讹也。”卷十五:“蔡仲冢,在高阳县东。”今河北高阳县旧城镇旧城村残存一古城址,平面近方形,边长约1300米。城墙夯土筑成,基宽约10米,残高1~3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遗物有铜镞、铜镜和泥质灰陶罐、瓮、盆及夹砂红褐陶釜等残片。时代判属战国至汉代。在旧城镇东南及东北发现汉代墓葬群[89]。其西距今高阳县约12公里,西北距今保定市约35公里,东南距今河间市约35公里,所在方位与诸书所记古高阳县城相合,当即属之。且与《明统志》等所记“周回九里”相当。其规模较大,或包括另一座古城在内。《魏志》记高阳县有“高阳城”,则北魏时期已有汉魏以前高阳县城空出,而北魏时期所筑高阳郡及高阳县城当与之相近。经唐宋以后扩建,合二而一,形成如此规制。
依应劭注,古高阳县城当南临高河。又依杜预注,有濡水出高阳县,东北至鄚县入易水。《寰宇记》卷六十三:深州乐寿县(今献县)西北三十里有中水故城,“《郡国县道记》云:其城南枕滹沱,北背高河”。则古时高阳当在今高阳县与献县之间。《寰宇记》卷六十六:莫州鄚县(今任丘市北鄚州镇),“濡水在县西二十里,向东合易水。《左传》:齐侯伐北燕,盟于濡上。即此是也。盖秋(湫)所出”。其当即古濡水下游残存河段,原当顺势流经高阳城南及东北。《明统志》卷二:保定府,“土尾河,在府城东南九十里。源自蠡县唐河,经县境至安州合易水”。《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安州高阳县,“马家河,县东三里。滹沱河支流也。自晋州饶阳县铁灯竿口导流而北经蠡县境,又东北至县南延福村,杨村河、土尾河俱流合焉,瀦为马家河淀,复东北流入安州界,注入易水”。又:“高河,县东二十五里。自马家河淀分流,其别出者曰豬龙高(河),俱引而东经高阳故城南,又东北经安州界,下流入白羊淀,合雄县之瓦济河。志云:高河旧流自县境东南入至河间县界,下流注于滹沱。此非故流矣。”《清统志》卷十三:“高河,在高阳县东二十五里,亦曰泔河,滱水支流也。旧自蠡县东北经高阳故城南,旁入豬龙河,又东北入白洋淀。明洪武中河决,旧城圮,遂迁今治,而高河淤。今县东南三十里有罗汉淀,东二十里有梁淀,皆高河所瀦。”可知此一地区诸水道多有变迁,而西汉时期高河及濡水当大致循行明清时期瀦龙河水道,高河偏于西北,当属濡水支流,东北注入濡水。其时滱水当流经今河间、肃宁交界地带,濡水与博水、徐水、卢水等汇于高阳城南,而于高阳城东北注入滱水。至东汉后期,滱水西迁至《水经注》所述河道,于高阳城西北汇入易水,濡水等上游亦随之而迁;而下游犹存,唯已成无源之水,如杜预所记。南北朝时期,所残存濡水亦大部分湮灭。郦道元以依城河(即濡水汇入滱水以下河段)指之,显然有误。且此为濡水汇入滱水,并非其所出,与所引杜预注文意亦不合。又,依邢子励所记,高阳城临近滱、徐二水合流之处,似与《水经注》所述不合,或是以博水指为徐水。
在高阳县西北有葛城。《史记·赵世家》: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赵成侯“与燕会阿”。《正义》:“《括地志》云:故葛城一名依城,又名西阿城,在瀛州高阳县西北五十里。比徐、滱二水并过其西,又徂经其北。曲曰阿,以齐有东阿,故曰西阿城。《地理志》云:瀛州属河间,赵分也。按:燕会赵即此地。”又,赵孝成王十九年(前247年),“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集解》:“徐广曰:葛城在高阳。”《正义》:“《括地志》云:故葛城又名西河(阿)城,在瀛州高阳县西北五十里。”《寰宇记》卷六十六:莫州鄚县,“废唐兴县,在县西北五十里。本汉高阳县地,旧名葛乡城,一名依城,唐如意元年析河间县置武昌县,隶瀛州,至神龙初改为唐兴县,景云二年改为鄚州,石晋改为宜川县,后复旧,周显德六年并入鄚县”。《明统志》卷二:“废葛城县,在安州。本汉高阳县之葛乡城。后为依政县,金置葛城县,元为安州附郭,本朝省。”《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安州,“葛城废县,今州治。……《续汉志》:葛城即西河城。后汉末尝置依政县于此,后废。金大定二十八年始置葛城县,徙安州治焉。泰和八年复移州治渥城县,以葛城为属县。元还治葛城,至元二年州废,县亦废为葛城镇,寻复故。明省入州。州城明初因旧址修筑,宏治及嘉靖初增修,周五里有奇。唐兴城,州东二十里。唐武后如意元年分高阳、河间县地置武昌县,属瀛州,长安四年改属莫州,寻还隶瀛州,神龙初改为唐兴县,景云二年仍隶莫州,五代时废。宋太平兴国七年高阳关镇将奏败契丹于唐兴口,因置唐兴砦,淳安三年建顺安军,筑城置戍。金改置安州,又移治葛城县,此城遂废”。其所记互有异同,然以古葛城为金元时期葛城县所沿用则无疑,即在今安新县安州镇址。其城始建于北宋时期,明万历年间重修包砖,清乾隆年间再修,平面近长方形,南北长975米,东西长798米,城墙高8.4米,顶宽3.4米,四面各辟一门,门外建瓮城。1938年拆除城墙上部,现四面城墙存高2米左右,南门及西门瓮城保存完整。在安州镇南关村及东角村附近发现汉代墓葬群[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