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地古城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易县城

易县,西汉时期属涿郡,见于《汉志上》。春秋时期,燕国以此为都,称临易。《世本》:“桓侯徙临易。”宋忠曰:“今河间易县是也。”战国时期,燕国迁都于蓟城。此地一度归赵,后又归燕。传世燕系玺印有“易都司徒”[78]。《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五年(前294年),“与燕鄚、易”。《集解》:“徐广曰:皆属涿郡。”《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以将军从高帝击反者燕王臧荼,破之易下。”《正义》:“《括地志》云:易县故城在幽州归义县东南十五里,燕桓侯徙都临易是也。”《惠景间侯者年表》: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年)封匈奴降王仆黥为易侯,后元二年(前142年)死,国除。东汉时期改属河间国。《后汉志二》:河间国属县“易,故属涿”。《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汉末,“(公孙)瓒军数败,乃走还易京固守。为围堑十重,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中堑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积谷三百万斛”。建安四年(199年),袁绍率军攻围,公孙瓒出战,“绍设伏击,大破之,复还守。绍为地道,突坏其楼,稍至中京。瓒自知必败,尽杀其妻子,乃自杀”。《后汉书·公孙瓒传》:“前此有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瓒自以为易地当之,遂徙镇焉。乃盛修营垒,楼观数十,临易河,通辽海。”建安四年,袁绍率军攻围,公孙瓒出战,“绍设伏,瓒遂大败,复还保中小城。自计必无全,乃悉缢其姊妹妻子,然后引火自焚。绍兵趣登台斩之”。李贤注:“《前书》:易县属涿郡。《续汉志》曰属河间。瓒所居易京故城在今幽州归义县南十八里。”《晋书·石季龙载记》:咸康四年(338年),“季龙旋自令支,过易京,恶其固而毁之”。晋时改称易城县,仍属河间国,见于《晋志上》。北魏时期改属高阳郡。《魏志上》:高阳郡领县“易,前汉属涿,后汉、晋属河间,后属。有易京”。《水经注·易水》:“易水又东迳易京南。汉末公孙瓒害刘虞于蓟下,时童谣云:燕南垂,赵北际,惟有此中可避世。瓒以易地当之,故自蓟徙临易水,谓之易京城,在易城西四五里。赵建武四年,石虎自辽西南达易京,以京鄣至固,令二万人废坏之。今者城壁夷平,其楼基尚存,犹高一匹余,基上有井,世名易京楼,即瓒所堡也。故瓒所与子书云:袁氏之攻,状若鬼神,冲梯舞于楼上,鼓角鸣于地中,即此楼也。易水又东迳易县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阚骃称: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与宾客知谋者祖道,皆素衣冠,送之于易水之上。荆轲起为寿,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击筑,宋如意和之。为壮声,士发皆冲冠。为哀声,士皆流涕。疑于此也。余按遗传旧迹多在武阳,似不饯此也。汉景帝中三年封匈奴降王仆为侯国也。”其易水即南易水,而后世河道有变迁。依其所述,易水自西而东依次流经易京城南、易县故城南。其以“燕文公徙易”,当有误。北齐时省废易城县。《隋志中》:河间郡鄚县,“有易城县,后齐废”。《通典》卷一百七十八:幽州归义县,“汉易县也。公孙瓒于此筑城名曰易京。……在今县南十八里”。《寰宇记》卷七十:涿州“归义县,南一百二十里,十二乡。汉易县之地,属涿郡。按:今县东南十五里有大□故城,是燕桓侯之别都。魏移理于故城西北十五里故易城。按:故易城,今县所理。高齐天保七年省入鄚县,自周及隋其地并属鄚,唐武德五年置归义县”。又:“易京城,在县南十八里。其城南临易水。”“小易城,在大易城北二里。”其“大□故城”,当即“大易故城”。而所述似与《水经注》不尽相同。又,五代后周时期置雄州及归义县于今河北雄县址,宋代改称归信县。《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保定府雄县,“废易县,在今县北三十五里。本燕故邑也。春秋鲁庄公时燕桓侯徙于临易,即此。战国时赵惠文王与燕鄚、易,鄚与易相接也。汉因置易县,后汉建安十一年曹魏征乌桓,至易,留辎重,轻兵兼道而进。晋曰易城,唐曰归义。……金人始以归义并入归信,仍为雄州治,明初县始废。或曰归义废县西北十五里有故易城,乃汉易县治云”。又:“易京城,在县北。”其以唐宋时期归义县在今雄县北三十五里,与《寰宇记》所记在涿州南一百二十里,当同指一地。而以燕都临易及汉代易县城即在此或其西北十五里,则不确。《清统志》卷十四:“易县故城,在雄县西北十五里。汉置县,本燕故邑也。《世本》:燕桓侯徙临易。《史记·赵世家》:惠文王五年与燕鄚、易。《括地志》:易县故城在归义县东南十五里。《寰宇记》:归义县东南十五里有大易故城,是燕桓侯之别都。后魏移理故城西北十五里故易城,即今县理,高齐天保七年省入鄚县。”又:“归义故城,在雄县西北三十五里。唐武德五年以故易县地置,属涿州。五代晋时随州入辽,仍曰归义,金始并入归信。”“易京城,在雄县西北。”其以《寰宇记》所述易县移治大易故城西北十五里唐归义县址在后魏时期,当合于史实,而魏晋时期易县(易城县)当仍在旧址。依《寰宇记》所述,大易故城在归义县东南十五里,当东南距今雄县二十里;而易县故城在雄县西北十五里,与大易故城有别。明清时期多将二者混为一谈。

民国十八年刊《雄县新志》之《方舆略·古迹篇》:“易县故城即大易故城,在县西北十五里大清河西岸古县(贤)村,其东面圮于水,余三面旧址尚可辨识。”其所属古贤村今已划归容城县,所存古城址东临大清河,西起古贤村西70米,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长约1000米,村南称“南城”,村北称“大城”。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土城尚高出地面,能看出原城址轮廓。后因河水经常泛滥,原城址被淤积在沙土里。现在南城有高地,地名“仓廒”。据传是城里的粮仓。调查者认为其当即《寰宇记》所记之“大易故城”。在此城址以西约3公里、今容城县城以东约14公里南阳村南250米发现“燕国城”遗址,现存一台地,北坡高出周围地面2~3米,当地人称“城坡”。从城坡向南700米,台地终了。南坡高出地面0.5米左右。东坡边沿清晰,高出地面0.3~2米。自台地东北角起向西300米后,地势低缓平展,边沿模糊不清。台地东300米是容城第三排水渠。台地周围露出多处遗迹。南阳村西北300米处西北阳村亦有一片废墟,地势较高,面积约3万平方米,由南阳村西断断续续与村南台地相连。遗址北侧有故河道,与南阳村南台地以西“西河子”相通,当地人称“后河”。在南阳村一带出土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器如郾王职戈、郾侯载戈,陶器、骨角器、燕刀币以及有“易市”戳印的秦汉时期陶器等。在西北阳村一带出土一件春秋时期铜壶,近左铺首处阴刻“西宫”二字,近右铺首处刻一“匽”字,并在壶口与壶沿上刻有“右冶尹”。另有一件刻有“左冶”的铜壶盖。调查者认为其可能与燕国“易都”有关。在南阳村北约2.5公里晾马台村西北有晾马台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长100米,残高3~5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发现有铜刀、铜镞、陶片等。从土台西断面看,文化层厚2~4米,灰土中含有陶片、鹿角和动物骨骼。调查者以其属商周时期[79]。近年来调查又发现南阳村遗址周边10处同时期文化遗存,形成以南阳村遗址为中心,面积约18平方公里的东周、汉代遗址群。同时还发现南阳村遗址东南、西南角城垣和700米长的南城垣,西部大型夯土区、陶业作坊区等[80]。此三座城址均未经考古发掘,其规模形制及所属年代无法准确判定。比照相关记载,古贤村城址东南距今雄县十五里,当西北距唐归义县二十里,与《通典》及《寰宇记》等所述易京城在归义县“南十八里”略合,《水经注》则述为“易县故城”并燕都城。而南阳村城址东南距今雄县约二十里,当西北距唐归义县十五里,与《括地志》及《寰宇记》所记大易故城即燕都临易城所在地理方位相符,《水经注》则述为“易京城”。依今所见,南阳村城址范围广大,东周及秦汉时期遗迹遗物丰富,无疑当属春秋时期燕都临易城。其南阳村南台地平面略呈方形,边长约700米,当为宫城之所在。而此台地以西约300米“西河子”当为原临易城西垣外之护城河遗迹。台地以东300米排水渠很可能是沿用古河道,推测原临易城东垣外之护城河当即在此一线。如此,原临易城之外郭城当东西长约1300米。而与“西河子”相通的西北阳村遗址北侧的“后河”当为原临易城北垣外之护域河遗迹,与南阳村台地北沿相距约500米。据此,并依宫城南垣南距外郭城南垣亦为500米推计,原临易城当南北长约1700米。又据西北阳村遗址有“西宫”铜壶出土,可推知此一带原建有西宫,当属离宫性质。“右冶尹”、“左冶”,当同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所记之“右御冶工”,为燕君所属的冶铸机构及其管理者。战国时期燕都北迁,临易城仍为燕国重镇。而秦汉时期置易县很可能是在古贤村城址。由其村北称“大城”,村南称“南城”推之,秦汉时期易县很可能是置于“大城”址,“易市”亦当置于此。而后又有“南城”增筑。魏晋时期相沿。其临易城及易县城均临南易水。燕国南长城即沿南易水而筑,今犹存遗迹。燕易水长城由今易县曲城新村入今徐水县境,沿瀑河(南易水)东岸向东南方向延伸,过徐水县城,离开瀑河继续东南行,自林水村开始长城墙体被叠压于徐水至安新的公路下,经崔庄南、商平庄北、南邵庄南进入今容城县黑龙口村,跨越萍河向东延伸,入今安新县境,呈西—东走向至山西村南,与白洋淀北堤相接,缘淀边向东南经申明亭村南、涞城村南,穿越崔公堤村,经留村南,转西—东走向经安新县城南至大张庄村南,又转南—北走向,过南六村、北六村东顺淀边又折向南行河村东,转西—东走向经大阳村东南入容城界进入留通村南白洋淀中的哈横岛上,略呈西北—东南走向,进入雄县境,经古庄头村北又接白洋淀北堤,经马蹄湾村北、南十里铺南,转东北方向过王家房村北抵大清河西岸,过大清河后由龙湾村南沿大清河北堤向东延伸[81]。由此可大体明了古时南易水之流势,其南阳村城址南距留通村即古南易水河道约5公里,古贤村城址南距古庄头村约6公里。

汉末公孙瓒镇守易京,当以南阳村城址即燕都临易城为中心,重加修整,“中堑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当在“小城”即原宫城内。而四面为“围堑”即“营垒”,于内筑高台建楼,用以驻军防守,遍布原大城内外。又,古贤村南之“南城”地名“仓廒”,或亦为公孙瓒所建,用于“积谷三百万斛”。其“临易河”,而经易河可“通辽海”。后公孙瓒兵败,又经石虎破坏,“城壁夷平”。而《水经注》所述“其楼基尚存,犹高一匹余,基上有井,世名易京楼,即瓒所堡也”。极有可能是指今所见晾马台遗址。《说文解字》:“匹,四丈也。”则其时犹存高10余米。今残高3~5米,亦略相合。唯所属时代似不甚相符,有待进一步辨明。又,《寰宇记》所记“小易城,在大易城北二里”,当亦指此遗址而言。如此,燕都临易城之所在方位当依《括地志》及《寰宇记》所述为准,在今南阳村城址;秦汉以后易县城址当依《水经注》及《通典》所述为准,在今古贤村城址,而《水经注》又以其属燕都所在,则不确;至汉末公孙瓒镇守易京城,又以南阳村城址为中心,如《水经注》所述,“在易城西四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