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交流(2017)国际高峰论坛成果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引言

拉脱维亚是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个小国,有着悠久而有趣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拉脱维亚人一直很重视维护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发展民间艺术。

在拉脱维亚,民间应用艺术的发展深深植根于传统,同时人们努力去保存历史记忆和民族意识。应用艺术的形成与自然、历史和命运相协调,满足了艺术家和消费者的审美需要,给人们带来愉悦,让人保持精神健康,创造了一种和谐氛围,进而有助于给家庭带来一种温馨的感觉,团结家庭和国家,以及抵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如今拉脱维亚的民间应用艺术可分为两类:①传统民间应用艺术;②现代民间应用艺术。

拉脱维亚传统应用艺术在当代不断发展,这些艺术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实体,具有建设性和装饰性。拉脱维亚传统应用艺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分出7个不同流派:纺织品艺术从业者(2000名手工艺从业者中有62%属于这个流派),珠宝商(11%),工艺品从业者(刺绣和针织)(9%),陶艺从业者(6%),木雕艺人(5%),皮革大师(4%),铁匠(3%)。

现代民间应用艺术投射出所有的文化表征——概念、社会、物质、技术和精神的发展。也许正是这种世界性的文化观念将世代相传。工匠的艺术形象将一如既往地是客观与主观、思想与感情、理性与情感的结合体。

在拉脱维亚的历史上,手工艺在个人和团体组织共同发展。

如今,农村和城市的个人工匠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在独立运营的基础上制作实用又美观的物品,专供自己或其家庭使用;

2)在家里、学校里或通过自学文学作品的方式学习手工艺行业知识;

3)根据个人品位和个人需求创作传统艺术作品;

4)农村地区传统文艺的发展更浓郁;

5)创作作品不可销售,但可作为婚礼、生日等的馈赠;

6)农村地区的个人工匠愿意参与当地区/镇的小型展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一个有组织的传统应用艺术爱好小组和工作室开始在城市、镇、村庄和民用教区发展。即使在今天,政府和地方市政当局也通过提供工作空间、工具和支付学费的举措来支持这一项目。

工匠组织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参加者根据不同艺术种类加入某一兴趣小组——传统艺术工作室和工作圈;

2)参加者将在专业艺术家(导师/教师)的指导下工作;

3)工作室和工作圈的参加者应参加指定的课程培训;

4)培训的重点是民族史材料,参与者还应研究各种博物馆的藏品;

5)参与者应根据自己和展览的需求而定制作品;

6)在传统的框架内可即兴创作一些作品。

这些手工艺团体组织仍在继续研究、培训和推广传统应用艺术。他们根据特定的教学大纲,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教学。传统手工艺爱好小组和相关研究由专业工匠带领。这些工匠都曾在某个领域的手工艺学校学习手工艺和发展艺术领域的相关知识,并且毕业后参加过由拉脱维亚国家文化中心安排的课程、研讨会和展览。

在拉脱维亚,组织传统应用艺术工作室有70多年的历史。它们的优势在于维护共同利益,充实闲暇时间,发挥创造潜能,代代相传,养成工作习惯,学习家庭和社会文化,以及提升爱国情怀。在这些手工艺课程的活动中,我们还希望继续保存和发展传统艺术,其中包括传统应用艺术的三个基本特征:传统的继承,传统的多样性和发展以及集体创造性活动。

工匠们乐于在展览和公共活动中展示他们的产品,培训学员,做一些定制的工作,并在国内各种纸媒上发表他们的原创作品和技术说明。

就目前民俗艺术的发展趋势而言,民俗艺术的民族特色将逐渐减弱。如果在过去,因为工业无法满足大众需求,民俗艺术能够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为家庭成员提供生活必需品,特别是针织品和纺织品,那么现在人们也能将其进行改造,将传统艺术作品与现代人们认可的时尚相结合。对于大部分艺术家而言,民俗艺术是一种爱好;对另一些人(自由工作者)来说,它能带来少量额外收入;而在极少数人眼中,它是主要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