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交流(2017)国际高峰论坛成果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文化遗产与城市经济的相互提升关系

(一)文物保护模式:基金会与对社会开放平台——以歌德故居为例

在德国魏玛小城,有一座令德国人民骄傲的建筑——歌德故居,同时也是歌德国家博物馆。这里曾经是歌德长达五十年之久的居住地。在歌德最后一个孙子瓦尔特·冯·歌德(原名:Walther von Goethe)过世不久,歌德故居以及其艺术、科技藏品被纳入于1885年创建的歌德国家博物馆基金会名下。同年,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克(原名:Henckel von Donnersmarck)家族与菲利斯·福布斯(原名:Felix Vulpius)博士向博物馆捐赠了更多歌德生平留下的遗物。两个博物馆楼分别建于1913年和1935年,用于收藏不断增加的藏品。

自2012年夏天起,魏玛古典基金会(Klassik Stiftung Weimar)开始创建两层楼高的关于歌德生活与工作的永久展览。魏玛古典基金会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纪念机构,包括超过20所博物馆、宫殿、历史建筑、公园及文学和艺术收藏,是德国最大和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其中11个基金会地产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古典魏玛”的一部分。每年,超过70万人次参观基金会机构。基金会的工作重点在于魏玛古典主义时期、19世纪的艺术和文化影响,以及李斯特、尼采、范·菲尔德和包豪斯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为了填补现代艺术科学的缺口,经过讨论,决定使用这些文化资产,让基金会成为一个文化、科学和学习的中心,并成为德国和世界范围内的标志性中心。

基金会的任务包括:维护、编录以及研究和记录收藏;维护历史建筑、纪念碑和公园;展示、采购和补充博物馆收藏;制定展览与活动的计划;支持国内外的研究工作。[2]因此,尽管歌德故居管理耗资巨大,仅靠门票收入远远不能支撑整个故居与博物馆的庞大开支,但是因为有基金会的管理与运营,所以它一直保持着健康良好的运营发展势头。不仅如此,基金会还与创意产业相结合,积极开发了一系列以歌德为主题的衍生产品与旅游纪念品,为故居和博物馆的收入增加了来源,也满足了游客到此一游带走一些纪念品的心愿,还很好地推广了歌德乃至德国的文化。

(二)利用与活化文化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如何把生意做得富有艺术气息,把艺术品转化成商品产生价值,是文化遗产和创意产业的一个新课题。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较早将文物转换成创意产品,开发衍生品的博物馆。它的创意产品、衍生品很有独到之处,比如说把康熙皇帝的御批手迹“朕知道了”印在胶带纸上,把小生意做成了文化产业,结果产品一上市就卖断了货。那棵著名的文物——翠玉白菜,被开发利用了很多次,做出无数创意产品,仅这一项就占其创意产品销售额的32%。另外,宋徽宗所创的“瘦金体”书法系列很好地体现了文物活化与创意产品转换的功能,巧妙地将中国古典艺术品融入现代生活中、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便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衍生品的独特之处。

近年来,北京故宫博物院后来者居上,创作了九千多种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成功地实现了活化文物、服务于当下的目标。

对于博物馆而言,艺术授权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领域。通过艺术授权,博物馆可以减少和剔除产品设计和生产环节,并给消费者带来更优越的产品。

除了文物活化之外,另外一个文化遗产再利用的领域是建筑遗产,比如一些被废弃的旧厂房、旧建筑物。只要合理利用、精心设计,它们就能为当代人提供新的使用价值,变成新的商业或艺术空间。重要的工业遗迹的再生设计要实现三个重要目标:既要有利于工业遗迹的保护,又要能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还要将保护与更新、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师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在英国伦敦发电厂所做的创新,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伦敦发电厂建立于1994~1995年,是伦敦地标性建筑,可惜后来被废弃。2000年,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在发电厂原地诞生。从发电厂到艺术馆的变身似乎太不可思议,这一改造也是工业遗产研究者所津津乐道的改造性再利用案例之一。目前,这个发电厂改造的艺术家工作室、公寓、酒店已经价格飞升,炙手可热,成为伦敦生活的新时尚区。

在北京的798艺术区(原国营798厂),有一家“时态空间”。这也是最早进驻北京798艺术区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空间。这座独具魅力的老军工厂房是1950年由苏联援助,55个专家设计建造,2002年经过艺术家以当代审美理念设计改造而成的文化艺术空间,现在是798艺术区著名的展厅。

因此,只要合理利用、精心设计,任何一个废弃的旧建筑物都有可能旧貌换新颜,带着它原有的历史故事在当下绽放出新的光芒。

(三)恢复传统节庆、再造文化空间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经济之繁荣、地理位置之优越,或自然风光之优美,还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人们在一座城市里生活,与自然空间交融相处、相互依赖,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也称为“文化场所”(Culture Plac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主要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形态和样式。由于“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用语,因此其释义必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文化空间的组成部分是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都体现在节庆之中。

各种节庆是世界人民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也是建造文化空间的最好形式。它们可以集中地体现民俗和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且让青少年了解到世界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及各民族的文化特色。经济与文化的日益融合,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会更加需要精神层面的内容。不同形式的节庆恰好为民众提供了文化空间中重要的内容。

节庆不仅要以民众为主,而且要鼓励青少年参与,实现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让民俗文化造福子孙后代,它就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历史的记忆,相反,它必须成为一种常态,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继续流传。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成立近四十年来,始终坚持致力于研究、记录、保护、传播和展示世界各民族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该组织积极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推广执行工作,以民间艺术为核心、为桥梁,打破国家的界限、种族和语言的障碍,成功地在全球创建了300多个艺术节,在中国协助创办了潍坊风筝节、上海宝山艺术节、天津民间艺术博览会、贵州民间艺术博览会等,为提升城市形象、丰富百姓生活内容做出积极的努力,为民间艺术与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综合效益。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有些城市为举办艺术节不计成本,内容过于形式化,为了办节而办节,而不是从节庆的实际意义和城市的发展需求、百姓的生活需求来考虑,背离了艺术节原有的宗旨和目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所属的艺术节及国际众多著名艺术节强调艺术节要与民同乐、以百姓为主,内容要与生活贴切,重视民间文化交流的实质和形式,并提倡原生态的表演,主张艺术节的参会团队住在当地民众家中,分享彼此的文化内容。这样不仅能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还能建立宝贵的友谊。

目前国际艺术节的共同特征大约有几下几点。

第一,经济实惠、回归民间、小型多样、内容丰富。艺术节主办方需要负责受邀对象到达之后的食宿、交通及零用金,而受邀对象需要自理往返机票和演出费用。这样做的目的是减轻当地政府或者企业的经济压力,做到平等互利。在艺术节期间,代表团的成员可以居住在当地居民家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相处,了解当地的文化与习俗,近距离交往。这是一种非常务实的、体验式的交流方式。

第二,返璞归真,体现原生态表达的方式,强调文化传承。艺术节要求所有参加的舞蹈队和乐队尽可能地保持原生态的舞蹈、歌唱形式,现场乐器伴奏,不得使用电声和CD等现代手段。这是为了保护文化原生态风貌,忠于原有风貌。艺术节通常是将现有的公园、青少年之家、广场绿地、艺术馆、学校、体育场馆作为场地,做到与民同乐,边互动、边举办,内容尽可能考虑到不同层面的百姓,特别是青少年的参与和关注。

第三,艺术节不可忽略的几大要素。现有的国际艺术节,都尽可能保持几大要素:民众参与性,大众娱乐性,青少年的教育性,传统民俗的普及性,活动的可持续性,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性。若能做到以上几点,艺术节就会既能惠及百姓,丰富百姓生活,又能进行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