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主要内容
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治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直接来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是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实践基础。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明确了新时代制度治党的本质属性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了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党同人民血肉联系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时代制度治党的基本前提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突出了制度治党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时代制度治党的逻辑起点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突出制度建设对于规范和约束权力运行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时代制度治党体系外延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突出了依规治党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时代制度治党的根本遵循是党章这一党内根本大法,突出了党章作为全党必须遵守的总规矩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时代制度治党的根本目的是为党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突出了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对于确保党长期执政、稳固执政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时代制度治党的基本方法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突出了纪律和规矩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时代制度治党的实施路径是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之中,突出了制度建设对于提升党的各项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时代制度治党的制度体系是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突出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时代制度治党的落实关键是让遵守法规制度蔚然成风,突出了制度实施在制度贯彻落实中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时代制度治党的未来发展是增强依法执政本领,突出制度治党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大意义。十二个“明确”明确了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主要内容,十二个“突出”突出了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重大意义。
(一)本质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新时代制度治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性”在党的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放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对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认同与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5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决定了“人民性”是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根本政治属性,也是新时代制度治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决定了“人民性”是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根本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51]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争取人民的拥护、支持和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也必然遵循这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把人民性作为根本政治属性。人民性作为根本政治属性,决定了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政治底气来自于人民的支持,政治动力来自于人民的需要,政治支撑来自于人民的拥护。理解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性作为新时代制度治党价值判断的根本依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决定了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必须在新时代制度治党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52]完善管党治党的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人民性贯穿于制度谋划、制度制定和制度实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以人民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作为新时代制度治党的根本需求,作为判断制度良恶与否的根本依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本质属性,既需要从政治层面、理论层面加以理解,又可以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设计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在推进党的制度建设时,不仅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在程序上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的能动性,鼓励和支持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参与党的制度建设,推动党的制度建设民主化、科学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53]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永葆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生机活力,才能够保持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政治本色,从而不断推进新时代制度治党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
(二)基本前提: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
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以思想建党,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党的意识形态,强调思想建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式。高度统一的思想,是全党力量和行动高度统一的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保证。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思想建党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型塑和改造人的内心世界,推动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党的建设而言,思想建党是内在的、根本的、本质的力量,然而,把党的建设仅仅寄托在思想层次是不够的,还需要用制度对于外在的行为进行规范,实现制度治党。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把思想和制度并重,把建党和治党并举,在党的建设中突出制度治党的重要地位,是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基本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关系,多次就这一问题做出重要论述。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进行了全面论述。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突出强调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把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再次强调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之间的紧密关系。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明确了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同向性和同时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54]同向性和同时性,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能够统一的价值基础和逻辑基础,是把握“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切入点。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统一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进程中,两者在建设对象、建设方法、实施路径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在本质属性、目标定位上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因而具有同向性,而在运行和实施上也具有同时性。对于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性与同时性的揭示,既准确阐述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紧密联系,又对推进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提出了要求。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明确了思想建设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本问题是思想问题。思想问题的产生是多元的,既有党员干部目标方式缺失、理想信念丧失等原因,也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等原因。解决思想问题的关键,是强化思想教育,补足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同时也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思想建设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教育要结合落实制度规定来进行,抓住主要矛盾,不搞空对空。要使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55]思想建设对制度建设提出了要求,也是制度建设的总开关、总指引。把思想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传统,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进而通过制度的实施和执行,发挥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从而构建全面从严治党的堤坝。思想建党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核心本质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实现党在思想上的团结和统一;制度治党则是明确了党的建设的实现路径问题,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思想建设之中,通过制度管党治党,确保和巩固思想建党的成果。
(三)逻辑起点: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用制度管权治权。权力是政治资源的集合,人们为了管理公共事务、开展公共服务、维护公共利益,让渡部分个人自由和权利,形成了公共权力。公共性是权力的基本属性,为公众服务,保障公共利益,是权力形成的原始目的。权力为了公共性而产生和发展,不受限制的权力也逐渐脱离公共性,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文明史,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56]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用制度规范权力,用制度约束权力,用制度保障权力,以制度保证权力始终保持公共性的特点,从而避免权力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描述和分析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从前些年和最近揭露出来的一些涉及领导干部的大案要案看,其犯罪情节之恶劣、涉案金额之巨大,都是触目惊心的,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简直到了利令智昏、胆大包天的地步!之所以会弄到这个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一些领域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如何靠制度更有效地防治腐败,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57]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把制度建设作为管权治权的根本途径,注重通过制度建设管党治党,从而形成了以制度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因此,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理论体系是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重大命题发端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逻辑起点。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不仅与放纵权力、使权力不受约束的做法不同,而且与不信任权力、对权力进行全面制约的西方权力制约思想不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目的就是以制度限制权力,给权力施加外在的制度约束,用制度界定权力范围、规范权力运行、明确权力运行的责任后果。但是,权力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是公共事务得以延续和公共利益获得维护的保障,因而对于权力不能单纯地加以限制,还需要维护权力的有效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既是限制权力,也是保障权力,以维护权力的公共性特征。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对象是权力,关键在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用什么样的制度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怎样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着丰富的论述。第一,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应当是“明规则”,而非“潜规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明规则,破潜规则,必须在党内形成弘扬正气的大气候。[58]第二,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关键是建立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以法治规范权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如果法治的堤坝被冲破了,权力的滥用就会像洪水一样成灾。[59]第三,制度应当具备科学性,能够把权力关进笼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空洞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60]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一重大命题发端,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把制度放在管权治权的关键位置,通过对制度的展开与铺陈,形成了新时代管党治党的理论体系。
(四)体系外延: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
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主要聚焦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核心是通过制度建设推进党的建设。因此,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是一套管党治党的思想体系,这是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基本定位。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一条基本政治原则,所以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也必然涉及国家治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制度治党和国家治理的关系做出重要论述。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国家治理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党的建设在内的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治党等各个方面的能力。[61]党的建设是国家治理重要环节,也是具有根本性的环节,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虽然是管党治党的思想体系,但其体系的外延也延伸至国家治理的层面。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把国家治理和党的建设结合起来,把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相统一,形成了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思想,从而界定了其体系外延。
依法治国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结晶,而依规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形成的管党治党方式,是中国特色法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依规治党被定位在党的建设领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其中包括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从而将党内法规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法治层面实现了国家治理和党的建设的融合。把党内法规体系纳入国家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别于西方法治体系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政治属性的体现。
依法治国是指在治国理政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国家治理层面的运用。依规治党是指在管党治党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党的建设层面的运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基础是: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执政党,国家治理离不开党的领导,而管党治党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国家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因此治国和治党必然有机统一;第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也是党自身建设的基本方式,治国和治党都依循法治作为基本方式,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实现治国和治党相统一的纽带;第三,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党的建设水平决定国家治理水平,依法治国的水平也取决于党的建设的法治化程度,同时,国家法治建设对于党内法治建设有着良好的带动作用,依规治党离不开依法治国对于全社会法治氛围的营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之中。
(五)根本遵循: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章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最基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行为规范。[62]党章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邓小平同志指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就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63]新时代制度治党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形成以党章为核心,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由各类别和各层次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党章在新时代制度治党的体系中,处于最重要、最根本和最关键的位置,是新时代制度治党的制度基石。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章载明了党的纲领,规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略,规定了党内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遵循。党章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并修订,不是党的哪一个个人或者哪一级组织的意志,而是代表全党的意志,因而是党的整体意志的体现,载明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代表了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党章是党内具有普遍行为效力和最高规范效力的规范性文件。每一个共产党员无论地位多高、职务多高、功劳多大、资历多深,都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任何人不得有超越党章的特权。
党章是党内法规和党内规范性文件的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第4条第2款规定,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纪律做出根本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第2条第2款规定,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制度治党所依据的各项党内法规和党内规范性文件都必须以党章为根本依据,符合党章规定的重大政治原则和各项基本规定,而不能与党章相抵触。党章相对于其他党内法规和党内规范性文件的根本性,既有类似于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对于其他法律的根本性特征,也有更加深刻的政治意涵。与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对于其他法律的根本性相同,党章相对于其他党内法规和党内规范性文件而言,具有内容上的根本性和效力上的根本性特点。但是,党章的根本性既是规范意义上的,更是政治意义上的。党章为其他党内法规和党内规范性文件确定了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也坚持其他党内法规和党内规范性文件必须遵循的政治标准,因而也构成其他党内法规和党内规范性文件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
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全体党员应尽的义务和庄严责任。党章是最根本的纪律,党章意识是最根本的纪律意识,遵守党的纪律最根本的就是遵守党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64]党章对于党员应当坚持的政治原则和政治标准做出了规定,明确规定了党员应当履行的八项义务和可以行使的八项权利,确立了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应当具备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6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党纪为基本准绳,全面加强纪律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章党规党纪权威性,使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66]新时代制度治党,是通过形成制度体系,以制度的规范作用起到管党治党的效果。制度治党的制度体系需要有一个处于根本规范地位、起到根本指引作用的规范,党章就是这样一个根本性的规范性文件。党章为制度治党筑牢了规范根基,也为制度治党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原则和制度框架。
(六)根本目的:为党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67]新时代制度治党,通过制度建设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制度保障党的长期执政、稳固执政,其根本目的是为党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68]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世界一些国家的长期执政党在长期执政后失掉政权的教训也表明,保持执政党执政地位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保持执政党的旺盛活力,跳出“历史周期率”,根本的需要制度建设。实现党的长治久安,需要靠思想教育、政治宣传,也需要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69]把党在长期执政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传统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和规范效力,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的执政党,而且是长期执政党。长期执政对于中国共产党是一项严峻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长期执政,既具有巨大政治优势,也面临严峻挑战。[70]长期执政后,形形色色的社会习气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产生侵蚀,部分党员干部出现懈怠和腐化,共产党员应当保持的坚定意志和优良品质逐渐丧失。保持执政党的旺盛活力,保持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稳固执政,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后,始终保持执政初期的朝气与正气,永葆为国为民的初心,方可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党内规范性文件以及其他各项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规范表现形式。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党内规范性文件以及其他各项制度,以规范文本的形式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因而必须把贯彻落实党章、党内法规和党内规范性文件以及其他各项制度放在重要位置,以实施制度、运行制度的方式,体现党的初心,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强调良规善治,突出以良善的制度保证党的长治久安。“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制度具有刚性的约束力,制度的制定、实施和运行都必须具备科学性、民主性,把制度形成过程和发扬党内民主过程结合起来,突出良规善治,不断推进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治理体系的核心就是制度治党的体系,党的治理能力的核心就是依法依规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能力,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因而在根本上还是需要进一步强化制度治党,构建起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以实现良规善治为标准,不断提高制度治党的水平,进而为实现党的长期执政、稳固执政提供制度保障。
(七)基本方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党的团结统一靠什么来保证?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靠严密的组织体系,靠全党同志的高度自觉,还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71]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通过制度构筑管权治权的制度笼子,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是新时代制度治党的基本方法。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72]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运用制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意志和行动的重要经验。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治本之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首次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纪律建设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管党治党,把全党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做到令行禁止、团结统一,既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也需要纪律的刚性约束。党的纪律,包括党在政治、组织、作风等方面的纪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73]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74]
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形成的管党治党新理念。“规矩”概念是对“纪律”概念的深化和发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是对纪律建设的深化和发展。规矩是具有总括性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75]具体而言,党的规矩包括四个层次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其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其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其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其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党内规矩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有的党内规矩尽管不是明文规定,但也是党的一种传统、一种范式、一种要求,是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反映了我们党对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76]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关键在纪律建设,重点是“挺在前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77]纪律和规矩是红线,法律是公民应当遵守的规范,为公民行为处事划定了底线。法律底线不同于纪律和规矩的红线,党的纪律和规矩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不违法或者法律上不受评价的道德行为,仍然有可能违反党的纪律和规矩,也要受到纪律制裁和惩戒。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创新的又一成果。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需要创新党内法规制度,把各项纪律和规矩立起来。党的纪律和规矩有多种表现形态,包括党章、党的纪律、国家法律以及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等,而党章、以规范形式体现的党的纪律属于党内法规,因此,党内法规是纪律和规矩的规范表现形式,是以规范条文形式呈现的党的纪律和规矩。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党的各项纪律和规矩成文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过程,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提供了规范依据和规范载体。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把纪律和规矩放在重要的位置,以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作为新时代制度治党的基本方式,发挥纪律和规矩的刚性约束作用,使得制度治党在纪律和规矩的运行过程中得以贯彻落实。
(八)实施路径: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既是对我们党管党治党建设党的经验的传承,也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将呈现出“5+1”的战略格局,即制度建设与其他“五大建设”不再是并列关系,而是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逻辑主线,以制度建设助益于党的各项建设科学化水平。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与审慎考量,把制度建设作为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现实抓手。
对于党的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我们党进行了艰辛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反两方面经验中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我们过去发生的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78]从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79]到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包括制度建设在内的党的“五大建设”,[80]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实行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大势所趋。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应对“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尤其需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一方面,党的制度建设的推进以及具体制度安排应当紧密结合党的各方面建设展开,不能偏离更不能脱离党的建设大局,顺应“党的制度建设及来自于党的建设又回归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81]另一方面,党的各方面建设应当紧密结合党的制度建设进行,把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经验成果落实到具体制度建设上,以制度建设巩固提升既有成果。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好,要有效化解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危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完善规范、健全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即使已经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更加深入有效的解决,又有效防范新的矛盾和问题滋生蔓延、有效防范已经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反弹复发。”[82]只有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将制度建设与党的五大建设紧密结合,形成党的各方面建设实践探索在前、党的制度提炼归纳在后的良性循环,才能推动党的建设常态化与长效化,引领和保障党的各方面建设走向深入。
(九)制度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着力点是推动制度建设,建立适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能够推动党的各项建设的制度体系。经过长期探索和努力,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主要载体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因而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所构建的制度体系,主要是指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的实践中,长期依循政策的治理方式,形成了党的政策体系。党的政策在历史上不仅是治国理政的依据,也是管党治党的依据。党的政策在运行过程中,也会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于外,但距离形成体系化的规范体系还有较大差距。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之后,政策体系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法律体系所取代。由于党的建设的特殊性,在国家逐渐施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后,管党治党依然依循政策体系的方式。党的十四大首次把“党内法规”写入党章,为管党治党提供了新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制定施行一批具有标志性、主干性和引领性的党内法规,已经形成了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明确提出了“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概念。2016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施行的《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并召开首次全国党内法规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就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重要指示,确定了党内法规体系的主要内容,从而明确了新时代制度治党的制度体系。
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构成的制度体系,包括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高效的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和有力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其中又以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主干,以高效的党内法规实施体系和有力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为支撑。
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主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补齐党建方面的法规制度短板,力争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与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相比较,有着两点区别:一是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更加重视静态的制度,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还包括动态的实施体系和保障体系,后者的外延较之前者更为宽广;二是“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的“比较完善”,是对建党100周年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中的“完善”是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党内法规体系”提出的要求,前者是后者的阶段性成果,体现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制度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具体包括“1+4”的基本框架,其中“1”是指党章,“4”是指党章之下分为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和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四大板块。“1+4”的基本框架突出党章的根本遵循地位,从内容维度明确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主要构成,是对于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描述。
高效的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和有力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是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狠抓制度执行,扎紧制度篱笆,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83]制度实施和制度制定一样,都是新时代制度治党关键环节。没有制度的实施,制度就成为一纸空文,就不会发生实际约束力,也不会产生预期效果。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需要高效的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以推动制度从文本向实践的转变和落实。同时,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一个复杂体系,既包括制度制定和制度实施,也包括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相关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组织建设等工作。建构有力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推动党内法规各方面事业发展,为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提供理论保障、人才保障和组织保障,保证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可持续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制度治党中的“制度”和党内法规关系。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指导思想,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所要构建的制度体系是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制度治党中的“制度”包括党内法规。但是不能将制度治党中的“制度”和党内法规完全等同。第一,制度治党中的“制度”,除了指有形的制度之外,更指一种无形思想,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思想;第二,制度治党中的“制度”并不排斥党的政策,也不意味着党的政策不再作为管党治党的依据,党的政策是制度制定的指引和依据,党内法规也是党的政策的规范化体现,其制定、修改、解释、运行和废止必须依循党的政策;第三,在有形的制度中,制度治党中的“制度”也不限于党内法规,还包括党内规范性文件、党的规矩等,党内法规是其中体系化最强、规范性最高的制度。
(十)落实关键:让遵守法规制度蔚然成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一大批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党内法规制度密集出台,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然而,在很多问题早有制度规定情形下,由于制度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制度效能并未完全释放。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由中央政治局带头做起,坚持以上率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刹住“车轮上的腐败”,再到整治“会所里的歪风”,看似一件件小事,“八项规定”在从严从实、抓长抓细抓常中不断落地生根,推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等全面好转,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事实证明,只有长抓不懈,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才能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84]特别是在党的制度建设愈加成熟和完善的新时期,加强制度实施、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将成为新时代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关键。
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不仅深刻揭示了当前部分制度没有得到严格执行的突出问题,准确界定了制度生命力在于执行,而且鲜明表达了抓好制度建设的同时狠抓制度执行落实的决心,为确保制度落实落地提出了基本指引。第一,学习法规制度是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思想建党、制度治党提供了有力抓手。其中,学习党内法规制度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所涉主体不仅包括党员领导干部,广大党员也参与其中,成为全党的重要任务;所涉内容不仅包括某一党内法规制度,而是注重从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角度了解党内法规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在学习教育中,增强党员法规制度意识、法治素养,明确权力边界、行为底线,为执行法规制度强基固本。第二,执行法规制度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制度执行,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出台一个就执行落实好一个。[85]因此,法规制度一经形成,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照执行,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坚决防止“破窗效应”。特别是作为“关键少数”,党的领导干部不仅需要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还需要发挥贯彻落实法规制度的主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逐级传导压力的示范效应。第三,强化法规制度监督检查和追责问责是保障。推动法规制度落实落地,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和追责问责。通过监督检查和追责问责,把法规制度的实施情况作为各级党委督促检查、巡视巡察的重要内容,严肃查处违反和破坏法规制度的行为,用监督传导压力、用追责推动落实,切实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第四,形成遵守法规制度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基础。法规制度的权威要靠广大党员共同维护,如果普遍缺乏制度意识,即使有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有效遵守和执行。因此,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强调增强全党厉行法规制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尊崇法规制度、遵守法规制度、捍卫法规制度的党内政治文化氛围,以风清气正的政治文化提升法规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十一)实践成果: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五年,也是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在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指引下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五年。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是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实践成果,已经为全党和全国人民一致认可并高度评价。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党的意识明显增强。推动全党尊崇党章,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党章作为党的根本大法的地位明显提高。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把纪律挺在前面,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成为社会共识。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五年来,查处省军级以上干部和中管干部440人,党的十八大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查处43人,党的十八大选举产生的中纪委委员查处9人,查处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腐败蔓延势头获得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过去五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于新时代制度治党实践成果的高度评价。
制度治党方面的成效尤其显著。第一,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体系不断完善,制度治党和党内法规的观念和意识逐渐深入党心民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成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深化党内各项制度改革,制度治党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包括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登记和问责制度、巡视制度、国家监察体制、个人事项申报制度、干部教育制度等重要领域的改革持续深入,党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党的建设奠定了制度根基。第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成效显著,颁布《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召开首次全国党内法规工作会议,制定第一个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出台一批具有基础性、引领性和主干性党内法规,党内法规科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第四,制度执行和实施力度不断加大,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以上率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守纪律红线,严格监督执纪尺度,推动制度实施和制度落实,带动全党遵规守矩的意识明显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明显提高。
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制度治党的显著成效,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的,也是在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指引下取得的,用实践成果证明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有效性,也论证了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科学性,同时为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不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十二)未来发展: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为国家政治体制稳定、治理体系完善、社会秩序有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进程中面临着双重使命: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国家治理;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法治的方式管党治党,充分彰显法治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价值。打铁必须自身硬。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以法治的方式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因此,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将党的领导与执政、党的建设与法治文明有机结合,提出“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这一论断准确廓清了依法执政的基本要求:一是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有机统一,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二是党依据党章和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在“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的现实逻辑下,为适应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需要,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善、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实现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86]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着眼于以法治方式、执政要求,赋予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以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为党内法规制度拓展到党的领导和党的各项建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深化与发展,更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在机理,不仅为党和国家妥善应对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制度化方案,同时也为世界各国妥善处理政党与法治建设关系、执政党自身建设等提供了全新选择,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