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目睹摆在案头的《转型社会中的经济文化研究》,15年前张保权跟随我门下的日日夜夜,历历在目。2005年顺利获得硕士学位时,经济极为拮据而年龄又偏大的他,毅然决然放弃已寻找好的在沪教师工作,继续攻博。2008年毕业后到同济大学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然积极参与我主持的各项省部级及国家级课题,并在每年举办四次的同门学术沙龙中,发表自己对经济文化发展研究的见解,继续严肃认真地思考其中的问题。今年年初,他告诉我,他打算将同名博士学位论文经多年反复修磨而成的这本书出版,我很高兴,欣然应允为此书写序。
想借此机会,谈几点想法。
首先,保权把经济文化研究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既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也是他观察和思考社会发展问题的结果。按照他的理解,经济文化的一个基本含义,就是生存、生计、生活问题。据我所知,他出生于陕西南部秦岭余脉的一个贫困山区,对那里的农村、农民比较了解,对如何解决西部农村脱贫致富问题很关心。初中毕业后,他外出求学,曾在江苏徐州学习煤矿建井工程专业,毕业后到位于陕西渭南的某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工作,先后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这一干就是五年,下过井、干过活,跟工人接触较多。他多次谈起他在煤矿上的所见所闻,特别是与普通煤矿工人一起艰苦工作和生活,我至今仍能感受到他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在此之后,他还到西安的一些大学进修,顺利通过了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绝大多数课程考试。东南亚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国煤炭行业的不景气,他无奈下岗失业后,又专门到西安求学三年,在郊区农民家租房子,把仅有的一点积蓄花得一干二净。为了考研,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社会科学知识,辗转穿梭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等校园之间,广泛涉猎中文、英语、哲学、经济、政治、历史等,什么课都听得津津有味,并很快完成了他所修专业的所有课程考试任务,后来还获得了学士学位。在此期间,每逢周末或有闲暇,他都会去看望在西安打工的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到上海求学后,他仍旧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由于父母已过世多年,不但家里帮不上什么忙,而且想念着那些濒临失学的侄子、侄女,有时候他还得给他们寄点钱。他一边上课读书,一边讲课打工,虽然很累很辛苦,但也磨炼了他的意志和品质。这些经历加深了他对各种社会发展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即使是在人生最艰难和最艰苦的时候,他也很关心民生疾苦、关心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命运、关心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势和未来走向。我认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习、研究的学生,就应该具有这样的素质和情怀。
其次,他不仅非常努力地阐述经济发展同文化发展的关系,更倾力对经济发展问题做文化甚至哲学的解读。这一研究思路和方法,得益于他在攻博期间逐步完善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知识结构。他先后学过矿井工程、汉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选修或旁听过英语、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等专业的课程,知识面较宽。这为他从事经济文化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硕博六年,他刻苦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对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怀有由衷的敬佩之情,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结构理论和批判思想对他从事经济文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除了学好他自己的专业外,他还不遗余力地去“蹭”各院系甚至其他高校的各类课程和讲座,对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制度、法律、政策及其关系十分痴迷。他尽量利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优势,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力接触各界人士,了解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一刻也不停息地在观察着、思考着。他想准确地理解并科学地解释当下的社会转型,思考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他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把经济文化划分为过程性经济文化与内涵性经济文化、制度性经济文化与法治性经济文化、利益性经济文化与伦理性经济文化这样的三个层次、六个方面,既切中人类经济生活的实际和要害,又拓展和深化了传统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的划分方法及其含义,思辨性、理论性和现实针对性都很强,这是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的。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文化研究上独辟蹊径,打通经济与文化之间,甚至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联系,以经济文化为切入点,尝试揭示中国社会乃至人类社会的某些发展规律和特征,虽然达不到思想家的境界和水平,却具有理论家的气质和魄力,这种敢于创造、善于创新的学术意识是值得倡导和鼓励的。
再次,他在学习中养成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在研究中坚持问题导向,因而使该书的逻辑结构能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安排。第一部分“是什么”主要界定经济文化的内涵,为本书其他章节的分析、阐述和论证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第二部分“为什么”主要阐述经济文化的来龙去脉,较为深入地讨论了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民族和国家特别是我国近代以来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文化的变革与发展情况,他还饶有趣味地探讨了地域文化和商帮文化与经济文化和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怎么样”着重说明经济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经济文化对文化结构的影响以及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的关系。第四部分“怎么办”重点阐释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经济文化建设。总体而言,他比较好地梳理了学术界关于经济文化研究的已有成果,整合了与经济文化相关的学术与理论资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逻辑结构整体上不失严谨、完整和规范。在价值取向和理论导向上,他试图融通古今中外,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批判与引领功能,并尽可能把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历史与逻辑结合起来,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始终注意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能够发挥学术研究的解释、建构、教育和引领等功能,善于站在党、国家和人民的立场上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学科意识较强。
最后,就我看来,要把经济文化真正研究透彻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他没有依循常理像其他同学那样在二至三年里出版。十年来,他在反复斟酌、反复修改,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对某些问题的阐述和分析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经济文化研究属于综合性、交叉性、前沿性学科,本来就需要研究者具有经济学、文化学方面深厚扎实的基本功。非但如此,本书还把经济文化研究拓展到了工艺、科技、制度、法治、利益、道德等层面,要想把这些众多层面的问题及其关系阐述清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建立动态的社会结构分析理论实有必要。我们不能苛求完美,因为他所做的探索工作已经难能可贵。诚然,经济文化研究所包含的问题毕竟很多,恰如他清醒地意识到的那样,比如经济和文化的关系、传统经济文化和现代经济文化的关系、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经济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关系、经济文化与地域文化和商帮文化的关系、经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的关系、经济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如何加强先进经济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文化结构,服务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都还是不仅需要,而且值得开掘的课题。真心希望他能在经济文化研究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把他提出的学术问题真正回答好。
是为序。
陈锡喜
2018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