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格子”变奏:从探沟到探方
正规的考古发掘操作,必先制订发掘规划,在发掘地点布置控制地层和科学记录出土文物的坐标系统。
殷墟早期发掘采用“探沟法”:在发掘地点开挖很规矩的条形探沟,例如10米×1米,来控制发掘对象的空间关系。只要准确记录探沟,文物的出土位置便随之确定了。
探沟法虽然可以记录大部分发掘对象,但因揭露面积过于狭窄,不便于发掘和观察体量较大的发掘对象,如古代房基等。自第13次发掘开始,殷墟发掘者将窄长的“探沟”改良为正边形的“探方”,以实现大面积揭露。这种探方犹如“格子”,故称“格子法”。早年考古学家发掘北京周口店遗址时曾采用“格子法”,但周口店阶段的“格子”通常只有1米×1米。改良后的殷墟“格子”法,通常每个探方5米×5米或10米×10米。直到今天,这种格子法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发掘布控法。不过,格子法在早期殷墟发掘中并未普及。即使1936~1937年小屯村最后几次发掘实行了“整个地翻”,探沟法仍然没有完全摒弃。
20世纪30年代初实施的探沟发掘法[民国二十六年(1937)殷墟第十五次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