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赵朴初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弘扬赵朴老人间佛教的菩萨道精神

徐孙铭[1]

赵朴老是一位爱国爱教、道德高尚、充满般若智慧的大菩萨。他并没有离开我们裟婆世界的悲悯众生,而是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与四时同迁运,与世界同凉热的觉者、长者、大成就者。

朴老“人间佛教”思想,人们多有论述。而其哲学基础,是末学时时思考、日新又日新的课题。朴老关于《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的精辟论述,至今人们记忆犹新:“佛教的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诸行无常、时空无尽的宇宙观,无我利他、度人无倦的人生观,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道德观,三学并重、止观双修的修养方法等核心思想,……将会在今后的东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放射异彩。”“缘起性空”“如实观照”“无我利他”就是朴老倡导人间佛教的哲学基础。

记得毛泽东主席当年会见赵朴老时,曾经风趣地说:“你们佛教真有很多辩证法,说是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这段话我曾多次回味,多次给学生讲授过,还用“说是社会主义,即非社会主义,是名社会主义”等例证来说明辩证法在“一国两制”战略决策中的巧妙运用。可是,究竟佛教辩证法在实践人间佛教理论中如何理解,自己并不清楚。近日翻阅新出版的宋版《湘山事状全集校释》(唐代宗慧法师在全州湘山寺应化)无量寿佛有关人间佛教的重要论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直须出离生死,各明主宰。至于力田艺种、济赡孤贫,莫非佛事。”[2]围绕“各明主宰”四字,重读朴老的教导和许多大德怀念朴老的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金刚经》中“说是……即非……是名……”的辩证法,其主旨在于当人“各明主宰”,以“平常心”做“本分人”,做什么就像什么,做什么就做好什么,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以出世精神成就入世事业。这不是什么故弄玄虚的诡辩,也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无意味的呓语,而是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辩证统一、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相圆融的般若智慧。

佛教弘扬正法,有因地制宜的“四悉檀”:为人生善悉檀、对治悉檀、世界悉檀、第一义悉檀[3],即四种启发人们觉悟、获得成就的方法。开展人间佛教,必须契机、契理,既有坚定的原则性,又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灵活性。只有缘起,面对各种因缘和复杂的因果联系,正视现实,包容现实,才能如实观照、随缘化导、慈悲济世;只有性空,破除执着,转化现实,超越现实,才能提升精神,净化心灵,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从第一义悉檀说,释迦文佛传法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所记载的经论三藏十二部汗牛充栋,可是从究竟意义上说,佛陀一句话也没说,一法也不曾传,只是以心传心、“心有灵犀一点通”、在当人自悟而已。宋代理学家濂溪周先生《太极图说》曰:“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在宇宙洪荒、鸿蒙未开辟之前,在人类未诞生之前,自然界是无有任何法的(没有任何永恒不变的存在物,也没有任何法门、教法乃至文字经典)。法本法无法,人为自然立法,是古今中外共通的真理。宗密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论泯绝无寄宗说:“泯绝无寄宗者,说凡圣等法,皆如梦幻,都无所有,本来空寂,非今始无,即此达无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谁言法界?无修不修,无佛不佛,设有一法胜过涅槃,我说亦如梦幻,无法可拘,无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此了达本来无事,心无所寄,方免颠倒,始名解脱。”吴立民《禅宗宗派源流》绪论说祖师历来教导弟子:“一法不立,一法不破;无法不立,无法不破。”从根本上说,缘起性空,破除一切执着,连“空”也要空去,这才是解脱,才是引导众生“入佛知见”,畅扬佛陀本怀,坚持“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人间正法。

赵朴老勉励中国佛学院学僧的箴言说:“学而时习终成种,悟到无生始识真。”这是对处于学地的一切修行者、菩萨的共同要求。弘扬人间佛教,必须发扬自度度他、无我利他的菩萨道精神。自度,才能度他;无我,才能利他。迷时师度,悟时自度。问题是,“无生”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如何悟到“无生”?儒家说仁义、舍生取义,是说一个人活着要让生命更有意义,活着要让别人过得更好,乃至像无数仁人志士一样,为了追求崇高的社会理想,不惜抛头颅、洒鲜血。佛家则倡导“无生”“无生法忍”,其实是与世俗“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毗舍浮佛传法偈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这是说认识与罪福的因果关系:身心无生,对四大和合而成的人身不执着,罪福也就无从生起。执着于一己的生命,贪生怕死、无恶不作,那么祸福报应就来了。拘留孙佛传法偈曰:“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这是说心性修养与人生的觉悟,众生身心本性空寂,通过修行、提升觉性而开悟,就与佛性本觉、觉悟成佛相通了。《中论·破因缘品》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世亲《发菩提心经论》说:“空中无善无恶,乃至无空相,是故名空。菩萨如是知阴界入性,即不取着,是名法忍。”对生死涅槃不执着,称为无生法忍。学习知识,转知识为智慧,通过道德践履提升精神境界,由庸庸碌碌、梦生醉死,到觉悟“诸法本不生”,得“无生法忍”,才能身心安宁,得到大用繁兴,成为度生无尽的有用之材,乃至国家的栋梁之材。赵朴老以此作为感悟生死、进行生命关怀教育的指南,也把佛教的“第一义谛”传授给后学,其修持路径、提升人生境界乃至护生度生,不仅不与世间法相悖,而且言简意赅,境界高深。诚如谛闲长老上堂法语所说:“百岁韶华一刹那,无边烦恼尽消磨。惟公亲证无生忍,大用繁兴海涌波。”[4]

吴老曾说:“朴老是‘道融真俗,觉证生涅’,圆融大小乘,圆融显密教,圆融世出世法的无尽意菩萨。”朴老自名书斋为“无尽意”,意谓度生的菩萨,是胸怀博大、悲愿无尽、度生无量、精进不止的觉者。这种觉性、觉悟、精神境界,有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如何衡量?人们多困惑不解。《传法正宗记·第四祖优波鞠多尊者》载:“夫出家者,无我我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即是常道。诸佛亦常,心无形相,其体亦然。”祖曰:“汝当大悟,心自通达,宜依佛法僧,绍隆圣种。”度生的菩萨,必须具有大的觉悟,其标准就是无我。无我,才能打破自我与万物的对立和区隔,才能自立于天地,弘法利生、自度度他。

吴立民先生《禅宗宗派源流·绪论》说:“开悟是不是有一客观标准?怎样来检验、鉴定呢?古德修禅,没有不讲证量的,没有不讲印证的。现在悟道大德不多,善知识难求,又有谁来证明你开悟、未开悟呢?古德言禅,未过来的人,开口便错,动念即乖,就是不开口也错,不动念也乖。不立文字,不假语言,妙高峰上不许有半点葛藤,哪里还允许有一个什么客观标准呢?但是,方便为究竟,当今之机,为恢复南北、渐顿圆融之禅教,为针对禅宗狂妄之弊,为现代熙熙攘攘之人找一盏照亮心路的明灯,找一副清凉心灵的净化剂,也为初首之士入禅之便利,我斗胆提出一个证量标准:……第八识提供的一切种子、信息、原材料、原动力,通过第七末那识意根时,它的导向总是‘我的,我的’,以致第六识乃至前五识,也就跟着意根的导向指示,无不‘我的,我的’,这就是最顽固的根本无明,就是人的一切烦恼的根本。所谓开悟,就是要把第七识意根的导向,由‘我的,我的’转变到‘无我’这个方面来,也就是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真正无分别心,真正没有‘我的,我的’执着,那就是真正开悟了。”[5]圣严法师《禅的生活》也指出:“学禅的人由散乱心变成单纯的心,由单纯的心变成一心,从一心变成无心,这是三个阶段。证得阿罗汉果,就是无心,不单是没有分别心,连统一心也没有。”[6]还说:“《心经》里讲道:‘无智亦无得。’……有智仍是小乘,无智才是成佛。有智慧还不是好日,无智慧以后才是日日是好日。罗汉不是究竟无分别,他有分别的。相对的没有了,统一的也没有了,这个时候便是智慧。如果连无相对、无统一也都没有了,这才可以说是无智。”[7]由“散乱心”——“单纯的心”——“一心”——“无心”,既无空有、善恶、能所的分别,也无人我、佛与众生、寿夭、生死的区别,甚至相对、绝对的区别也没有了,那就是开悟的境界。他们从开悟者的实修亲证出发,揭示开悟的客观标准,就是“无我”“无心”“无智”。开悟者具有立足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实在性(有分别智——无分别智),无我利他的包容性(无我——大我)和慈悲济世的博大胸怀(无心——大心),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是也。无尽意菩萨,就是无我利他、有无限智慧又超越智慧、有无限悲心、胸怀坦荡的大心菩萨。

无尽意菩萨的精神,就是顶天立地之理想人格。周敦颐《太极图说》引《易经》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自注: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日月合其明、天地合其德、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无我、无心、无智的菩萨,其实就是心灵净化的觉者或圣人。能有光辉理想(有理想),有与天地相配的高尚道德(有道德),能与事物发展规律相协调(有纪律),洞悉阴阳造化、顶天立地(有文化)之人,就是具有理想人格的圣人。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将大学定义为大人之学,认为:“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8]具备这种理想人格,人们不仅可以出淤泥而不染,而且可以光风霁月、顶天立地。

这种无尽意菩萨精神,说是高深,其实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平常心之道。在弘扬人间佛教的过程中,有的人“借佛敛财”,为旅游、“创收”“政绩”服务,这是变相的“灭佛”,亵渎生灵、圣灵的恶行,而那些不图名利、不求回报,默默守护善财、教产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一切众生、一切弱势群体、一切生灵,乃至舍生忘死的人,才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有了这种平常心,无论他是投身现实变革,还是弘扬出世间法,都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跻身世界民族之林乃至“解放全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1]徐孙铭,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哲学研究所所长。

[2]张云江、蒋朝君整理,宋版《湘山事状全集校释》,中华书局,2015,第19页。

[3]“悉檀”为梵汉兼称的译名,“悉”为中文,指“普遍”之意;“檀”为梵语,有“布施”之意,合译为“成就”。第一义悉檀,指按照最究竟的道理启发人们觉悟、获得成就的方法。其余三悉檀与此程度、角度不同,“成就”的意义相同。

[4]《七塔寺志》,卷六,第2页B。

[5]吴立民主编《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圣严:《禅的生活》,东初出版社,1990,第29页。

[7]圣严:《禅的生活》,第30页。

[8]王阳明:《传习录》下,《王文成公全书》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