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表达与高校舆论生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7年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3]其中,网民对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这三项应用的使用率分别为84.3%、65.8%和38.7%。这些应用促进了民众的意见表达,它已从满足人们弱关系的社交需求逐渐演变成为大众化的舆论平台。“网络空间搭建成了人们表达意见和观点的重要场域”[4],它不仅是“新闻集散地、观点集散地”[5],也是民意集散地。“民意在网络上的现身,不再是嘘的一声,而是轰的一声;不再是意见领袖振臂高呼,而是陌生人成群结队。”[6]大学生历来是网民的主力军,“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截至2017年6月底,学生群体占比为24.8%”[7]。他们又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主体意识、独立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浓厚,对社会热点、焦点以及自身利益相关问题敏感,更勇于和敢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相对宽松的社会语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观点、态度、意见,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沟通和对话。而网络的平等性、高度互动性及其舆论效应进一步激发、鼓励和强化着大学生的表达意愿和行为。无论是通过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的私下表达,还是新闻跟帖、论坛、聊天室里的公开传播,抑或是个人网站、博客、微博等意见阵地的开通,都彰显着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也使他们更有力地参与舆论角力。
一 大学生网络表达使高校舆论场下移
大学生活跃的网络表达形成了一定的舆论气流,打破了高校秩序化的舆论生态格局。由于大学生更多地依托SNS社区、高校BBS论坛、博客(含微博)、QQ、微信、大学贴吧等渠道进行网络表达,相对于主流网站、主流传播媒介所发布的“宏内容”而言,这些渠道所发布的网络“微内容”正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舆论潮此起彼伏,呈现出向各个方向奔涌的态势。大学生的网络表达成为影响高校舆论乃至整个社会舆论的重要变量,其对高校舆论格局的影响之一是带来了舆论“话语场的下移”[8]。网络让人人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每一个拥有互联网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9],大学生网民可以如此畅快地作为平等的主体发表意见,如此便捷地作为主人参与学校建设及国家社会事务,他们的声音也史无前例地被高校领导层所关注。
二 大学生网络表达挑战官方“霸权独白”
大学生的网络表达不仅使高校的舆论场下移,而且不断解构着高校的主流媒体,“罢免”着权威。喻国明曾借用法国哲学家M.福柯(M.Foucault)对人类社会控制方式的比喻——“全景监狱”,指出网络的兴起使“全景监狱”变为“共景监狱”。“全景监狱”式的社会治理建立在对信息资源垄断的基础上,管理者借助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实现成本低、效率高的社会治理。而网络带来的传播技术革命使原先以传者为中心的宣传模式已不适用。“与‘全景监狱’相对,‘共景监狱’是一种围观结构……管理者在信息资源把控方面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试图通过信息的不对称所实现的社会管理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10]大学生群体个性张扬,对权威更容易有逆反倾向,对政府、专家、官方等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甚至是“反向认知”定势,他们通过不断涌流的个体表达、“交头接耳”地彼此沟通设置着高校的公共议程,挑战官方和主流媒体的“霸权独白”。
三 大学生网络表达使高校主流话语面临“边缘化”风险
大学生多元喷涌的网络表达所带来的“冲击效应”[11],使高校主流话语面临“边缘化”风险,当它与深处改革开放过程中矛盾凸显的社会现实纠缠在一起,引起的舆论风险和变数越来越错综复杂。面对社会和高校管理中的问题,网络提供的人人可当“发言人”的角色便成了大学生情绪宣泄的绝佳空间和武器。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群中的一个亚群体,情感丰富的他们更容易在网络上泄愤吐槽。目前高校网络舆论中的热点话题涉及权力的监督、真相的发掘、道德的捍卫、权威的消解等,颇有“网络批判现实主义”的色彩。更复杂的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一直把大学生作为重要目标群体,极力丑化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社会,向大学生展开舆论攻势。高校网络空间也存在反党、反社会的声音,爱国、爱党者则被斥为“五毛党”。同时又有“网络民族主义”,甚至带有民粹色彩,这使高校网络空间中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多种流派纷争不断,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舆论大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