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与新社会秩序的形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信息革命

继农业革命、产业革命之后的信息革命是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与18世纪末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存续了200多年的传统产业社会不同,它开创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信息社会论者贝尔很早就将后工业社会划分为五个阶段,阐明了信息化时代的特征。①经济生活的重心从产品生产的阶段过渡到了服务性社会阶段(是与信息知识相关的服务,而不是单纯的服务);②职业分布上,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管理者阶层、白领阶层等脑力劳动者阶层逐渐超越了传统产业社会的代表即体力劳动者阶层;③科学化、理论化的知识成为社会革新与决定政策的源泉;④通过技术控制与评价设计未来;⑤以大学与研究所为据点的知识产业开始兴盛(Bell,1973)。

此后,增田米二(Masuda,1980,1990)、莱昂(Lyon,1988)、韦伯斯特(Webster,1995)等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与基准,具体分析了信息社会的特点。尤其是卡斯特在自己的三部曲《信息时代:经济、社会与文化》(The Information Age:Economy,Society and Culture)中,用文明论的观点洞察了信息社会的特点,深化了人们对信息社会的理解(Castells,1996,1997,1998)。

卡斯特指出,19世纪中叶科学技术革命以来,以西方社会为中心扩散到世界各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附加值的创造与实现起到了主导作用。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劳动行为是创造产品的技术过程”的这一观点逐渐具备自己独特的理论特点,这与追求高利润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所区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如下三个阶段的发展模式:①合理改善过去的劳动过程;②全面革新劳动过程;③通过革新过程创造新的劳动。这三阶段发展模式逐渐被信息化方式所取代。这种信息化发展模式与过去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有机结合,使整个社会进入了新的阶段(Castells,1989)。

新社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经济活动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组织网络化(networking form of organization)、劳动的灵活性与不稳定性(flexibility and instability of work)、劳动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 of labor)、文化虚拟化(culture of virtuality)等。从古至今最大的变化是时空观念的转变。卡斯特在论及新时空观念的时候,指出了世界体制论者所说的“世界经济”(world economy)与自己的“全球经济”(global economy)之间的差异,并同时指出了网络社会的文明史意义。

(新时代的)经济是全球化的。“全球经济”(global economy)与“世界经济”(world economy)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这是一个新的历史事实。布罗代尔与华勒斯坦主张的世界经济是指从16世纪开始一直存续至今的,是世界各地进行资本积累的一种状态;而全球经济是指世界规模的经济活动实时进行的一种状态。通过持续膨胀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虽然一直致力于超越时空的桎梏,但到了20世纪后期进入以技术基础结构为基础的全球经济时代以后,才超越了时空的界限(Castells,1996:92-93)。

全球经济通过科学技术的革新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但同时其又反过来加速了科学技术的革新。现今,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网络互相连接,生产过程、装备、物品、服务等都在快速得到更新,长期占有已远不如短期连接。长期以来所有制体制约束着我们的生活条件、支配着政治话语,而且大家以此来判断个体的社会地位,但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这一体制逐渐被连接体制所取代。“我连接,故我在”,从类似笛卡尔名言的这种叙述的观点可以看出,在网络时代,经济交易、政治参与、包括人内心最隐秘的意识在内的所有领域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在这里没有贫富差距,只有连接者与未连接者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