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关于本书
本书针对生态人类学的前沿性研究,重点通过三个专题的九个案例展示了当代我国的生态人类学研究,其中包括全球价值链下的生态人类学研究、生态补偿政策下的生态人类学研究以及地方性知识下的参与式技术开发的生态人类学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这三个专题的案例,展示我国生态人类学在理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领域三个方面的研究前沿。
在全球价值链下的生态人类学研究这一专题下共有三个案例。利用全球价值链的方法,探索资源在流动中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分配。三个案例分别涉及松茸、木材以及苗木。在松茸价值链中,研究发现,过于鼓励出口的市场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良性发展,同时限制了更广泛的市场竞争和参与,从而使占较少一部分的权力群体的参与度更高。此外,基层的经济活动受到地方文化、历史和政治渊源的重要影响,因此地方化和全球化的互动过程影响了松茸价值链中分配机制的公平性。在木材价值链中,研究发现,砍伐指标和砍伐限额体系造成了管理的集权制,采伐指标制定和配额分配让一些有权力的地方精英有了寻租的可能,他们通过发放采伐许可证来控制木材的采伐和贸易,并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最终导致老百姓因收益较少而造林积极性不高。在种苗价值链中,研究揭示了林业权力的下放为小农户获得优质种质资源提供了支持并提升了苗圃管理的有效性。改革为参与各种形式苗圃经营的活动创造了一个混合动力系统。然而,国家主导的主要苗木供应系统利用其固有的技术、市场、政策和体制优势限制了小规模苗圃的发展。这项政策研究的含义是,改善苗木供应系统中的管理结构可能需要在育苗技术、市场信息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并采取激励措施,以促进小规模苗圃的发展,从而为苗木生产做出贡献。
在生态补偿的专题下共有三个关于退耕还林的案例。研究重点关注国家在实施全世界最大的生态系统服务补偿项目中的成功与不足。在退耕还林的治理研究中,考察了政策的落实和地方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分析了这种互动关系所带来的生态和社会经济结果。研究提供了一个创新性的论点来解释为什么通常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实施退耕还林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论证了地方机制,尤其是民族管理机制对政策效果的重要影响。第二个案例是关于退耕还林与社会公正方面的研究。研究过程中引入公正的概念,并将该概念嵌入国家政策、村民及地方政府官员中,以便理解观察到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工程实施给农民生计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村民、当地政府官员在具体的公正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他们以及国家政策本身都在分配的公正问题上保持着统一。大家享有共同的关注焦点使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有了积极反映,这是研究点森林面积扩大和生活转变的重要因素。研究阐明,我们需要从公正层面加以考虑,以便对退耕还林乃至世界上其他生态补偿的结果有充分和全面的理解,因为这些项目的参与者对公正的考虑可能会影响土地利用和生计变化。第三个案例通过对比保山、迪庆和西双版纳在退耕还林中参与式方式的体现和运用,充分讨论了退耕还林工程在项目推行早期的过程和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研究还充分阐述了退耕还林中参与式的运用有助于项目的实施及实施的效果,从而强调参与式,尤其是农户参与到决策中的重要性。
在地方性知识下的参与式技术开发专题下也有三个案例。在野生干巴菌的地方性知识的参与式技术开发中,研究阐述了跨学科的方法如何促进以科学为基础的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制定,从而发展当地农民能力使其能创造、采用和适应新的野生菌管理的技术和规则。研究强调了生态和社会经济的有机结合及不同知识系统的有机结合。这样的有机结合能为问题的诊断和解决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以克服传统科学的困惑。同时提出交叉学科运用的成功需要分权改革的政策背景,从而让广泛的乡土知识和地方参与融入森林管理之中。在民族药材参与式技术开发中,研究展示了地方性知识如何通过参与式技术开发(PTD)的方式融入退耕还林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中。研究强调参与式技术开发的运用增加了技术开发适用于资源贫乏家庭的可能性。知识创新是一个整合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过程,可以带来积极的生态和经济成果。研究认为在山区可持续森林管理的背景下,将地方性知识融入林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应该被广泛采用。第三个案例展示了地方性知识的三个维度——认知论维度、技术维度和组织机制维度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弘扬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