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从“时”到“时间”的进步
从观察天象到立表测影,从粗陋的髀到精细的圭表,从计时系统到纪时系统,从天文授时到机械授时,人们在不断开拓,不断进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达到了高度的认识水准。但是,不管成就有多大,不管水准有多高,其在解答“时间是什么”这个问题上都无所作为、无所裨益,因为“时间是什么”的问题涉及时间的本质和本源,而测量和计算只是人对自然物质或现象予以量的掌握,并通过这个量化过程达到对“多少”或“大小”的准确认识及描述,尚不可能达到对本质或本源的理解与把握。
国际单位制有七个基本单位,分别为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热力学温度(开尔文)、物质的量(摩尔)和发光强度(坎德拉),其中时间单位的定义与测量是历史最悠久、目前测量精度最高的一个基本单位。20世纪50年代后,新兴的原子时间计量标准取代了天文学时间标准,标志着时间测量进入一个新时代。机械钟能以秒为单位计时,即其计时精度可达到秒。现代原子钟甚至能以10-14秒为单位计时,即其计时精度甚至可达到10-14这样的量级。但其在解答“时间是什么”的问题上却依然无寸功可建。
甲骨文的“”叩响了时间的本质之门,它代表造字者回答了两个问题,一个为“时间是什么”,另一个为“时间在哪里”。它告诉我们,时间与太阳的循环运动相关,并且告诉我们,时间在太阳的运动过程中。“”字的构型和含义指示了一条通往时间的本质之路。可是人们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个方向上,他们的重心总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周易》)上,即在如何完善计时和纪时上,并在这个方向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和效益,而时间本身则一直被当作不言而喻的东西。人们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也无意知其所以然,所以停滞了在这个方向上的求索。
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含有对时间如流水的体悟,但他未曾直接阐释时间是什么。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这句话的大意为:有开端,就有开端之前;有“开端之前”,也就有这个阶段之前的阶段;如此类推,以至无穷。这位道家哲人的思想已经触及到了时间的无限性问题,但他没有提出理由或根据,也没有将“时间有无开端”同“事物有无开端”区别开来,所以还停留在一个天才的猜想上。“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诗人屈原在其不朽诗篇《天问》中曾提出如此发聋振聩的问题。文学家柳宗元在其《天对》中却这样应答:“折篿剡筳,午施旁竖,鞠明究曛,自取十二。非余之为,焉以告汝。”(十二时辰是从事占卜和研究太阳出没的人规定的,不是天规定的,天怎么能告诉你。)除了用词艰涩生僻外,柳宗元没有带来些许新见解,他没搞清楚,也不想搞清楚天象与时间的渊源关系。屈原生于战国,柳宗元躬逢盛唐,两者相距1000余年,可在认识时间方面却不见有所进步,反而有所退步。“宇”和“宙”原指全部空间和全部时间的集合。庄子曾说过:“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但到了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便只剩下“虚廓生宇宙”,时间已然不见了。
“时”字本身的多义性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时间的本质尚未揭示,远非不言而喻。我们可将“时”的主要字义例举如下:
1.表示“时间”,如《尚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2.表示“季节”,如《尚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3.表示“时辰”,如《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
4.表示“时代”,如《韩非子·心度》:“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5.表示“经常”,如《论语》:“学而时习之。”
6.表示“适时”,如《周易·蒙·彖》:“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7.表示“时势”,如《孟子·公孙丑下》:“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8.表示“时机”,如《礼记·檀弓》:“时亦不可失也。”
9.表示“现时”,如《诗经·小雅·頍弁》:“尔肴既时。”引伸义为“鲜美”。
10.表示“按时”,如《庄子·秋水》:“秋水时止。”
11.表示“时尚”,如朱庆馀《闺意》诗:“画眉深浅入时无?”
12.表示“等待”,如《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
一个“时”字在不同的场合或语境中竟然可以表达如此多的意义,并且此种现象不仅原始地存在于东汉的《说文解字》之前,而且持续地沿用于《说文解字》之后。这种长期混用的状况真实地表明了古人在时间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和对时间本质的不理解。
重视实际应用,忽略本质研究的传统思想甚至影响到今天。2001年出版的《天文学名词》(Chinese Terms in Astronomy)是由中国的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著,并由全国科学技术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该书面面俱到,凡是天体星象,均有确切解释,但唯独两个名词项下的解释是空白的,这二个词一个是“空间”(space),另一个便是“时间”(time)。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文言文时期也有将“时”与“间”连用的实例,如:宋代晁端礼《朝中措·短亭杨柳接长亭》中有“何须苦计,时间利禄,身后功名”;元代王实甫的《西廂记》第四本中有“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水浒传》第六回中有“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但此类“时”与“间”的连用只是作为时间状语,或者表示“一时之间”,或者表示“现在”和“目前”,它们并未组成一个名词,因此还都不是指时间本身。
西学东渐和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过渡应该是汉语采用“时间”一词的两个前提。19世纪的西学东渐带来了科学和哲学方面的新思想、新知识,其中就有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论。白话文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取代了文言文,国人到此时才有可能用单义的“时间”取代多义的“时”。
真正具有现代时间意义的术语“时间”应是从日语而来的。根据何华珍所著《日本汉字和汉字词研究》,“时间”与“哲学”“资本”等一样都是一些汉字的复合词,它们在日语中被用来翻译欧洲的现代词语,以后又被重新引入现代汉语。在《汉语外来语词典》中,“时间”就被确定为日语借词。
从甲骨文的“昔”字发展到现代汉语的名词“时间”,其间跨度居然达3000年之久!
第二章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
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孟子
中国和希腊几乎同时走上哲学之路。公元前6世纪,中国的老子从神话和卜筮中走出,开始探索万物起源,古希腊人也在这一时期从荷马的英雄诗篇和赫西俄德关于诸神谱系的故事走出,开始追究宇宙万物之本原。
对古希腊人而言,哲学的本义(即最早的意义)就是爱智慧,而“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因此古希腊哲学不限于今天的哲学范畴,它还包括逻辑、数学、天文、地理、生物、心理、社会和政治等学科。这个传统在西方延续了很长的时间,2000年后的牛顿还将其作为经典力学基石的代表作冠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的最初形态,向来被认作理论思维和思辩哲学的发源,所以黑格尔由衷地说道:“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是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
古希腊人对本原的探索出自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古希腊哲学因此有服务于政治和经济的一面,但同时也有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另一面。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人本自由,他不是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的,“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人便“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目的”,所以哲学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古希腊哲学的这些特点同依附王权、崇尚实用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哲学的先驱,泰勒斯(Thales)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认作第一个观察和研究星象的人。据说泰勒斯在仰望夜空时不慎跌落井内,一个侍女嘲笑他,说他急于知道天上的东西,却忽视了身旁脚边的一切。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曾有同其唯物论相应的时间说。按照他的观点,时间是原在的,而不是被造出来的。可惜他的著作大多散失,保存下来的资料(连同别人的记载在内)只能让人对其著作的主要概念进行假设性的重构。
柏拉图(Plato)有专门论说时间的著作,且其著作留存于世。他把时间理解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者,从而开辟了一条沿循存在者方向寻找时间的道路。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对老师既有继承,又有改造,由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时间理论体系。亚里士多德把时间理解为存在者的存在状态,从而开辟了一条沿循存在方向寻找时间的道路。
泰勒斯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初,柏拉图出生于公元前427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从泰勒斯观测天象到亚里士多德建立时间理论体系,其间仅经历了200余年。此种发展速度使其他任何古文明相形见绌,个中原因恐怕还要归溯到古希腊哲学追究原理及原因的传统和自由的学术精神。
对时间的本源和本质的追问标示着现代时间意识的开端。历史把寻找时间的接力棒交给了古希腊的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