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之间便是人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舍去欲望,不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

对任何人而言,欲望太多,只会增添人生的负重,富于智慧的人往往懂得如何选择,可以适时地放弃,能够果断地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只有懂得放下,舍去欲望,放下贪念,才不会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才会过得更加充实和精彩。

合理节制自己的欲望

“贪者,恶之大也”“祸莫大于不知足”“非智之不足,非技之不胜,利令智昏,贪婪之心,才是天下祸机之所伏”。贪婪是人性的一大弱点。一般而言,贪婪心理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错误的价值观念:认为社会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所拥有。这种人存在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他们会得陇望蜀,有了票子,想房子;有了房子,想位子,从不会满足。于是,他们陷入了无止境的欲求之中,一旦自己的欲求得不到满足,就开始产生焦虑情绪,这样又有何快乐可言?

人们常说:“欲望无止境。”的确,尤其对物质金钱、地位名利的追求,更是无穷无尽,而这,很可能会让我们迷失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拿捏好尺度,才能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才能合理地节制自己的欲望!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人。

老大是个笨蛋,村里人认为他是个智力不健全的人。如今,他已经是个四十好几的人了,还没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一间破茅屋里,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有人问他:“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脱口而出:“天天有新衣穿。”

老二则是小康之家,衣食无忧,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偏偏长相难看,结果,他只能娶一个很难看的妻子。所以,当问到他的心愿时,他就迫不及待地说:“娶美妻。”

而老三是个聪明人,会做生意,现在的他已经是富甲一方的人了,当人们问他有什么心愿时,他却毫不顾忌地说:“挖一窨金。”……

这虽是个故事,但从中足可以深刻地看出人的贪婪之心。“人心不足蛇吞象”,多么贴切的比喻。贪婪之心,就像是一个恶魔,一旦附身,就会让人迷失自己。仔细再想,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读过这个故事,我们都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了。如果我们能舍弃这些无止境的欲望,想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我们是不是会收获更多呢?

其实,不管你是在温室中成长,还是在困苦中挣扎,欲望都会存在于你的心中,欲望可以成为我们的信念,支撑我们渡过难关,但是欲望也像鸦片,使人容易上瘾。皮埃尔·布尔古说过:“人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是欲望毁了他。’然而,这往往是错误的。并不是欲望毁了人,而是无能、懒惰,或糊涂。”

然而,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关于欲望,拿起来容易,舍下却难。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潮里,每个人都要面对物欲横流的红尘世界中的各种诱惑,那些纷纷扰扰的现实,时刻都在迷惑着眼球,追求欲望加快了我们前进的脚步,让我们总觉得不远处的鲜花和掌声正在向我们招手。其实,舍弃这些无止境的欲望也并非难事,只要我们学会关注眼前的幸福,体会人生,去欣赏生活中点滴的美好,我们的心境自然会豁然开朗。可见,有时我们要懂得享受过程,真正让我们得到满足的也是过程,人的一生也是如此,最美的不是结果,而是人生的旅途。

人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控制将来,人能控制改变的只是此时此刻的信念、语言和行为。过去和未来的东西都虚无缥缈,只有当下的才是真实的。因此,一个人的生命不管能否长久,生命过程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的道路应该是宽阔有风景的,享受过程应该是愉快幸福的。

幸福是一种心境,淡泊宁静,不计较得失,不在乎成败,这是一种睿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并不能真正做到摒弃功利,甚至连哲学家们自己似乎也极不愿意摈弃人性的这一弱点,但我们若想获得快乐,就要学会少要求一点,只要经常修剪自己的欲望,少点欲求,我们就会少一分焦虑!

看淡财富,爱财取之有道

在生活中,我们周围有很多人通过经商成功获得了财富,他们比其他人生活得更富足,这令我们羡慕不已,于是一些人为了获得财富,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观的判断,甚至心生歹念,从而造成了社会当中的不安气氛。有道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求利润并非罪恶。但是,方法必须是符合人道的。并不是不管干什么,只要能赚钱就行,获取利润必须走正确的道路。牟利之心是经商或其他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有赚钱的“欲望”,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要让自己成为财富欲望的奴隶。

马克思说资本家对利润的追求是贪得无厌的,其实,不仅仅是资本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财富的动机,因为我们的生存需要物质,这无可厚非,但却有人过了头,把对金钱的追求当成了最终并唯一的目的。因此,我们一定要谨记,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你多赚来的钱都是他人的。以正道赚取,人们才会信任你,否则,你就只能是自掘坟墓。

的确,生活中,任何人都要生存,于是,我们因地因时制宜,千方百计去挣钱。有的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有的出卖自己的知识,有的出卖自己的智慧,有的出卖自己掌握的信息。“人穷志短”“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然而,金钱,只有在消费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价值,放在家中,只是一堆废纸,比废纸更让我们劳心费力;存在银行,只是一个数字,并不比一个普通数字更能带来乐趣。当我们过分看重金钱时,金钱就失去了它原本的使用价值。

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功、拥有更多的财富。可当这一切都实现的时候,你真的快乐了吗?

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仁道。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都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

抵御诱惑,懂得享受宁静

现代高速运转的社会让我们变得浮躁起来,在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诱惑,然而,能做到静下心来的有几人?在充斥着各种颜色的生活中,懂得舍得的又有几人?人本性中的单纯、朴实早已被我们甩在了身后。也许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真的走得太快了,是该停下脚步的时候,等一等被我们丢远的灵魂了。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索我们的人生。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总是不安于现状的,他们并不是被那些“一日一鱼”所诱惑到,而是总有无止境的追求,而最终,反而因小失大,连原本“一日一鱼”的生活都失去了。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也会遭遇不同的诱惑陷阱,只要我们能够抵御欲望的吞噬,按捺住内心的悸动,那最后的胜利就是属于我们的。

东汉时期,有个叫杨震的人,他从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时,有个曾经相识的县令想贿赂他,带了十几斤黄金来拜访杨震。

县令送这样的重礼,当然是希望曾经的故人能在以后多多关照自己。杨震并没有收,而是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县令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幕夜无知者。”他的意思是,晚上谁又知道呢?

杨震一听很生气,说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县令听完无地自容,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在东汉历史上,杨震是一个颇得称赞的清官。正是他抵御住了诱惑,才得以在史册上保留清名。试想,如果杨震抵御不了诱惑,拿了县令王密所赠送的十斤金子,那估计他在史册上将是声名狼藉,哪里还有清廉的名声。

古人尚且深知要把握自己,不要迷失自己,然而,在逐步现代化的今天,我们生活的周围,却总是不断上演着“迷失自己、沦落陷阱”的悲剧。多少为官者在声色犬马中逐渐失去自己当初做人的原则,甚至不惜牺牲人民的利益,最终被绳之以法;又有多少人禁不住外界的诱惑,放纵自己,甚至以身试法,最终自食其果。的确,在这个纷嚷嘈杂的世界,金钱、美色、权力、地位、名声充斥了整个现实生活,给人们太多的诱惑,于是人们更多地注重对身外之物的关注和追求,在物欲横流中迷失。这个事实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其实,陷入诱惑的泥潭,缘于内心的欲望。欲望就像毒品,是会上瘾的,当你一次满足了之后,就会不断地想要更多,那根本就是一个无法填满的无底洞,于是,你越来越难以抵御外面世界的诱惑。最后,人被欲望所控制着,甚至,成为了欲望的奴隶,并最终被那些诱惑所吞噬。所以,我们应该记住:想成大事,必先克制内心的欲望,学会抵御外面世界的种种诱惑。

要做到抵御诱惑,就要懂得享受宁静。脱下白领的衣服换上流行时装走进灯红酒绿的地方,好像都是现在人们放松的一种方式,随着灯光的闪烁,人们摇摆着头甩着头发,这真的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吗?灯红酒绿下,不知今夜又有多少少女或者少男沉醉在此?这是一种解脱的方式吗?

让自己内心平静的方法莫过于独处,上一支檀香,一壶水,一缕清茶,一盏杯。水从高处慢慢冲入杯中,一切仿佛慢了半拍,茶叶在水中的翻转腾挪,缕缕香气弥漫出来,内心逐渐随之平静。实际上,人生本如茶,一泡洗净铅华,二泡三泡满品精华,四泡五泡回甘香灭。

坚守一分执着,在迷茫的水面稳驾一叶轻舟;不再迷失自我,在喧嚣的尘世保持一分静默。迢迢暗夜,望一柄北斗为我们引路;茫茫雾海,燃一盏心灯为我们导航。可以一无所有,不能失去的是可贵的自信与执着。

总之,在灯红酒绿的现代社会,我们要做到抵御诱惑,就要告诉自己,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冷静,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浪都要坚定自己的立场。

控制欲望,而不被欲望征服

在物质极为丰富、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和欲望不断地膨胀,人们很容易在追求物质的感官享受中逐渐迷失自我,像一艘失去航向和动力的大船,或远离航道,或停滞不前。事过之后才清醒,却只能追悔莫及,抱憾终生。有人说,欲望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成为我们的信念,支撑我们渡过难关,但是它也像鸦片,容易上瘾。皮埃尔·布尔古说过:“人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是欲望毁了他。’然而,这往往是错误的。并不是欲望毁了人,而是无能、懒惰,或糊涂。”

中国人常说:“欲望无止境”,孔子也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意思是:富贵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但如果不是用光明的手段得到的,就不要它。贫贱是每个人所厌恶的,但如果不是以正大光明的手段摆脱的,就不摆脱它。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成功和幸福的欲望,但不能被欲望控制。

对某些人来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得以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可悲的。

尼采说,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能够控制欲望而不被欲望征服的人,无疑是个智者。被欲望控制的人,在失去理智的同时,往往也会葬送自己。

其实,当生活越简单时,生命反而越丰富,尤其是少了物质欲望的牵绊,我们越是能够从世俗名利的深渊中脱身,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宽广和明净。因此,每一个人都应懂得修剪自己的欲望。

很多人都明白,贪欲会把人带向罪恶的深渊,让人失去理智。它可以使人相互摧残,甚至能使最好的朋友都反目成仇。贪字头上一把刀,一个人的内心一旦被贪欲所侵蚀,那他必将被其毒害……

人生如同一条河流,有其源头,有其流程,当然也有其终点,而不管流程是长是短,终究都会到达终点,流入海洋。那么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有什么欲望是非要满足不可的呢?

轻看名利淡如水

自古以来,功名利禄就像一个明星一般,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可以说,当今世人没有谁能回避得了名利二字!只不过有的人名小,有的人名大;有的人利少,有的人利多;有的人为出大名获大利,追求了一生一世。也许人们觉得,只有获得了名利,才会感觉到快乐,但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适度地追求名利是可取的,但如果你放任自己对名利的欲望,使之超出理智的话,那么,就往往会迷失自我,甚至葬送生命。

的确,名利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我们怎么掌握,掌握好了我们会一路光明,风光无限好;而掌握不好,也可令智昏,损人亦损己。因此,没有名利,我们也不可太过焦躁;有了名利应当加倍珍惜,但如果过分看重它,往往就会为其所累,以致精疲力竭得不偿失。毕竟人活着不只是为了名利,还是为了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诚然,社会竞争之激烈要求我们做到不断充实自己,否则将会被社会淘汰,但如果一味地以追名逐利为目的,那么,在不断的追逐中,我们终将会失去自我而成为名利的奴隶。因此,我们需要常常自省,检查自己的行为与思想是否偏离了人生的轨道。好的榜样。但对于名利过分看重,过分敛财,最终让他落得一个丧命的结局。

轻看名利淡如水。人生于世,若能学水的清澈本性和“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则不仅精神居于高处,人生也将进入开阔处。要达到如此境界,最需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想留个好名声,无可厚非,但不能为名所累。若淡泊名利,不为名利而争,人生必甚畅意。须知,“家有黄金万两,每日不过三顿;纵有大厦千座,每晚只占一间”。

在名利面前,英雄岳飞仰天长叹:“三十功名尘与土”,把功名视为尘土;唐代大诗人杜牧歌曰:“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都可谓淡然与洒脱。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也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由此可知,淡泊名利甚难,笑看人生亦难,说起轻松做起难,就连儒家大师朱熹也感叹到:“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没有一定的身心修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不要去想淡泊名利,笑看人生的做人哲理了。众多的学问家都是淡泊名利的佼佼者。他们对个人的名利常常采取漠然冷淡和不屑一顾的态度,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理想、事业的追求上。

而相反,把目光盯在名利上,其害无穷。名利不至,烦恼倍生,名利如同大山压于心头,再无继续前进的勇气;名利已取,烦恼不减,还有更大的诱惑刺激,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恼恨如海之大潮,一浪高过一浪,激人肝火,动人心性,以至不知路该怎样走,人该怎样做。为谋名利,甚至会背弃做人的准则。正如古人所说:“利旁有倚刀,贪人还自贼(自害)。”

我们常常为一日三餐疲于奔命,也常常为薪酬待遇而斤斤计较,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清理一下自己迷乱的心灵,你会发现,对于名利,只要你看淡一点,你就会拥有一个好的心境,天雨人悲、月黯神伤的困惑便会离你而去,无论何时,你都会平平淡淡开开心心。淡泊名利了,你会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活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