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全鉴(典藏诵读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前言

元曲,发展于金、宋,盛行于元代,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形成的另一种文学形式,是对诗词的继承、革新和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无论从思想还是内容上来看,都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和唐宋诗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首先兴盛于北方地区,所以又有“北曲”之称。与诗词相比,其形式更灵活,更能表情达意。元曲主要分为两种艺术形式:一为元杂剧,一为元散曲。杂剧可以说是元代的歌剧,散曲则可以说是元代的新体诗。曲是词的发展,无论从音乐的基础还是形式的构造上,都是从词演化而来的。词本起于民间,流传于歌女伶工之口;既便于书写情怀,又宜于歌唱,是一种通俗文学。人们在旧的歌曲中求变化,在新起于民间的小调中求素材,接着有乐师来正谱,文人来修辞;后来作者渐多,曲调日富,渐渐形成一种与词不同的体裁,而成为一种继词之后便于歌唱的新兴文学。大凡一种新文学体裁的发展,都是由简而繁,由不规则而规则。散曲中最先产生的是小令,由小令变成合调,再而变为套曲。小令就是民间流行的小调,经过文学的陶冶,成为曲中的小令;由小令、合调再进一步,是谓套曲,通称为套数,亦名散套。

元曲具有题材广泛、意境高远、语言通俗、音韵和谐、描绘生动等特点。从内容上看,元曲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生活:既有揭露黑暗现实、反映人民疾苦、反对邪恶的作品,又有慨叹世情险恶、向往归隐田园的作品,还有描写男女恋情和离别思念,以及描绘山川景物,咏史怀古、慨叹历史人物的作品,体现了元曲作家对自由的追求与对世俗传统的反叛精神。从艺术角度来说,元曲一是用语率真自然、通俗易懂,二是形式多样,格律灵活;特殊的句式和用韵产生了特别的音韵美感,酝酿出了“曲味”,这是对古典诗歌音韵美学的巨大贡献。元曲最杰出的作者代表是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他们的创作,将元曲推向了文化艺术的顶峰。对此,国学大家王国维曾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总之,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文化的发展、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我们特精心策划了《元曲全鉴》一书。该书通俗易懂,解析细致,图文并茂,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元曲的风貌,对广大读者全面深入地阅读和理解原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本书将纸质图书和配乐诵读音频完美结合,以二维码的方式在内文和封面等相应位置呈现,读者扫一扫即可欣赏、诵读经典片段。诵读音频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业播音员,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播音系教师构成的实力精英团队录制完成,朗读中融进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声音感染力极强。

解译者

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