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急流勇退
听到这番长篇大论,李渊已心如明镜,什么叫他重振雄风,分明是李世民嫌他老了还赖在皇位不肯禅让。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道理他是再明白不过了,也让他内心是生出丝丝悲凉。他暗叹一声,是时候安度晚年了,否则他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遗臭万年。
他整理了一下刚才失态的龙颜,庄严道:“太子的孝心朕收到了,不过宝刀赠英雄,太子现在年富力强,宝刀与他相称,由他佩戴是再合适不过了。朕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是时候彻底放手,让太子上位了。”
铁纲靖这才欢喜地收起宝刀,半跪在地将宝刀呈上,道:“回禀陛下,太子对陛下雄风一直存着万分敬仰之心,宝刀是太子的一片孝心,还望陛下不要伤了太子这片心意。”
李渊长叹一声,道:“既然如此,宝刀留下。你回去后,把朕刚才的原话回复给太子,让他做好登基的准备。”
等内侍将宝刀接过,铁纲靖这才欢天喜地地告辞出来,总算是没有辜负李世民的嘱托。
八月初八日,距离玄武门之变不过是刚刚过去两个月,李渊下诏,传位给太子李世民。
于是在禅位这一环节,又是照旧上演一番你推我让的戏码,太子李世民坚决推辞,不愿即位。非得李渊再度下诏规劝,众大臣声泪俱下恳请李世民登基,李世民这才“勉为其难”登上皇位,当日即位于东宫显德殿,宣告大赦天下。
看着登基的李世民,铁纲靖是泪流满面。他穿越过来那一年是大业十一年,到如今武德九年,已经整整十一年。这一路陪伴李世民走下来,铁纲靖是经历了诸多生与死的抉择和处境,经历了各种艰难的心路历程,如今终于是修成正果。以后凭借着他为李世民立下的赫赫功劳,他可以选择躺平,好好享受胜利的果实,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
李世民登基后,立长孙氏为皇后,过了几日后,又是对有功之臣进行加官进爵,其中当然少不了铁纲靖。
李世民私下问铁纲靖想当什么官,铁纲靖心想自己无知无识,对为官之道也不精通,权谋之术也不懂,况且当日贾雄曾告诫他,权力中心的斗争他根本玩不起。
因此他只想像天上的散仙人一般,什么都不用管、不用操心,但是仙人的好处却又一样都不落下。可是以他的功劳,李世民赐予的官爵绝不可能低,多半是什么尚书、中书令之类,但这些职位必会将他至于权力斗争的中心,这不是他所期望的。
想了半天,终于让他想到一个文散官职位,就是隋朝曾设置的一个职位,叫开府仪同三司,是从一品,待遇跟三公、三师相等,又无实权管事,再合适不过了。
李世民听了铁纲靖的请求后,哭笑不得,道:“你怎么就这么一点志气?”
铁纲靖道:“我本是一个底层百姓,如今在陛下的提携和庇护下才得以达成今日的成就,所获得的福报已远远超越我所期望的,若是陛下给予更大的恩赐,我怕是承受不起。而且我的梦想是跟心爱的人平平安安过一生,其他福报不敢强求。”
李世民知道他惦记花木兰,也不再强求,笑道:“急流勇退可是一种了不起的政治智慧。不过如今边境祸患无穷,你不想管事,以后谁替我征讨突厥?”
铁纲靖道:“这一点陛下大可放心,李靖乃一代战神,有他讨伐突厥,万无一失。”
李世民这才准许铁纲靖的请求,第二日,下发诏令,给各大有功之臣加官进爵。其中“刘树义”为开府仪同三司,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宇文士及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射,封德彝为右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曾经因为“杨文干事件”被流放的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侯君集为左卫将军,段志玄为骁卫将军,曾经是李建成的部将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张公谨为右武候将军……
再说李靖、李世勣,当日铁纲靖去探他们俩人口风,他们选择中立,既不帮李建成也不帮李世民,其实在他们心中是以为李建成会在两人的斗争最终胜出。可是当日没有选择站队,如今李世民政变成功,顺利登基,他们两人自然是频频向表忠心,不断尽心竭力镇守好边境。
而随着李世民登基,李世勣名字的“世”字犯了李世民名字的忌讳,于是再度改名,由李世勣简化为李勣。
李世民给有功之臣加官进爵是情理之中,但突然加恩李元吉的老婆杨氏,纳她为后宫嫔妃,却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尤其是铁纲靖。
其实此事早有征兆,杨氏出身隋朝皇室,生得貌美如花,体态风流,面如出水芙蓉,腰似迎风杨柳,加上性情柔媚,在各大王妃中,属她最为美艳。而杨氏与李世民的老婆长孙氏关系堪称莫逆,往来款洽,情同姐妹。
玄武门之变后,齐王府李姓子嗣全部被诛,留下杨氏孤苦伶仃,帷帐寂寞难耐。好在长孙氏顾念旧情,时常要杨氏来府中叙旧,以解杨氏心中愁苦。
一日遇上李世民,杨氏直接跪向前求死,哭诉着为什么不把她一起杀了,追随李元吉而去。李世民见她娇啼宛转,楚楚可怜,反倒忘了她的哭诉,只有一旁的长孙氏在不停劝解杨氏。
李世民虽说是一代雄主,但英雄难过美人关。见杨氏淡装浅抹,秀色可餐,一种哀婉态度,令他心神荡漾,若非长孙氏在旁,只怕早已将杨氏抱在怀里,慢慢且细细为其排忧解愁。
此时他只能收住心神,劝解道:“王妃切勿过于伤悲,伤了身体就不好了。齐王谋乱,理应伏法,与王妃无干。寡人在世一日,定当保护王妃一日,与王妃休戚与共、忧乐同尝,切勿过虑!若是觉得在齐王府中寂寞无人聊天,不如徙居东宫,这样你们娣姒二人相安度日,寡人也无甚可以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