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祖先采撷开拓的食物原料
早期的人类,我们的祖先是以采集野生植物、捕捉野生动物为主要食物的。其饮食方式与一般的动物基本无异,寻觅一切可以充饥的植物如树木的嫩叶、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猎捕一些动物以维持生命。在人类二三百万年的历史长河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采集、狩猎和捕捞中度过的,其特点是利用最简单的打击石器,攫取自然界现成的食物,不进行任何人为的加工,完全靠自然界的生物来保全自己的生命,这是比较低级、简单也很无奈和省事的谋食方式。在有农耕的一万年左右的历史中,有了简单的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以及后起畜牧业,其特点是利用比较复杂的工具和技术,对植物、动物进行较多培植或驯养,利用生产的方式谋取所需要的生活资料,这是比较发达、相当费力的谋食手段。
(一)采集植物与狩猎动物
在人类诞生之初,只能依靠简单的劳作获取自然界的资源,利用尖木棒、刮削器、尖状物、铲状器,从事采集活动。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靠采集野生植物的种子、果实、根茎、叶芽和水生植物以充饥饿,把捉到的飞禽走兽、蚌蛤鱼虫活剥生嚼。
自然界的植物品种万千,如何识别可食与否?是摆在原始人类面前最严峻的生存问题之一。为此,“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就成为祖先们的重要之事。对于野生植物可食性的试验,各种直接可食或处理后可食的植物果实、种子以及花、叶、根、茎等,都被纳入了原始民族的采食谱。中国史前遗址发现的采食类植物遗存十分丰富,有菱角、橡子、薏苡、大麻子、野生稻、芡实、槐树子、栗、梅、杏梅、杏、李、野葡萄、樱桃、桃、柿、枣、酸枣、榆钱、核桃、山核桃、胡桃楸、朴树子、榛子、松子、梨、山楂、南酸枣、甜瓜、大豆、橄榄等。
在旧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由于工具粗陋和经验不足,人们能采集到的食物种类较少,数量也不丰富;肉食来源多取之于小动物,如啮齿类、小爬行类、昆虫甚至鸟蛋等,有时他们也可能去拣取大型食肉动物的剩食。狩猎主要是男人的谋食手段,对于大型动物如出没于森林的虎、狮、豹、熊、鹿、野猪、牛等还缺乏狩猎能力,当时猎取这些动物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较大的动物还需要依靠群体的力量来完成。新石器时代以后,野生动物的种类开始减少,完全靠狩猎来解决饮食的问题,也是比较困难的。
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早期人类单纯依赖采集和渔猎的食物,已难以满足人口繁衍的需要,正如《白虎通义·号》中所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畜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新语·道基》说:“民食肉饮血,衣毛皮;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之时,由于人口的增长,我们的祖先不得不另辟蹊径,想方设法寻找更多的食物来源。正如考古学家布来恩·法干(Brian Fagan)所说:“即使在最初人类以狩猎或采集方式获取食物的社会中,人们也清楚地知道,种子在种植后是会发芽的。”食物在采集过程中就会有种子落地、发芽、生长的情况出现,因而,农业是偶然发生的变革,是在进化过程中无意间涌现出的一种新的方式。在农耕早期,采集仍是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在最初的阶段,农业耕作与食物采集都是获取食物的方式。
(二)原始农业与家畜驯化
原始农业是在采集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在长期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将它们栽培、驯化为农作物,从而发明了农业。当农业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时,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古文献中记载较多的几乎都提到了神农。《史记·补三皇本纪》称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用,以教万民,始耕稼,故号神农氏”。《淮南子·脩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蚘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在农耕活动的早期,人们首先发现的是可以直接为绝大部分人提供食用的食物。如蔬菜的种子、水果果实、块根、块茎,以后才发现经过加工才可食用的农作物。
谷物是农耕中栽培出的最重要的农作物。这类植物结籽众多,拥有较高的种植价值,粟、稻、麦是其中价值最大的。粟是一种生命力旺盛的谷物,在非常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也能旺盛地生长。它具有很强的耐旱性和抗碱性。根据考古的有关资料,在河北武安磁山发现了粟(距今8000年左右)。水稻是我国早期生长的粮食作物,在浙江河姆渡发现了水稻(距今约7000年历史),都表明那时的农业已不是发明农业的最初阶段。在《食物的历史》一书中也有详细的描绘:
“在现在被称做中华文明的地方,随着不断涌现的新的考古证据,水稻的历史也与早期各方面文明的历史一样不断得到延伸。现在可以证明,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湖泊周围,人们已经于8000多年前在洪水退去后的地方开始了水稻的栽培。在5000多年前,一种适应干旱气候、依靠雨水灌溉的丘陵水稻已经在中国的中南部地区开始种植。在山西省境内发现了公元前6000年的陶器碎片,上面印有稻谷的轮廓图案,这也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
中国是粟(小米)和稻(大米)的故乡。这两种谷物都在考古工作中发现过,都在一万年以上。一万多年前的粟是在北京发现的,地点是门头沟区的东胡林,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一同发掘的。一万多年前的稻,发现于湖南道县玉蟾岩(本名蛤蟆坑)。我国从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开始兴起。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古老的农作物起源地之一。水稻、粟、黍、小麦、大麦、大豆、麻类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以及蔬菜、果树、药材,栽培的历史非常悠久。有的科学家曾经对666种世界上重要的粮食、蔬菜、果树等植物种类做过分析,认为其中起源于中国的有136种,大约占20.42%。这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寒暖相宜,山川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野生植物资源异常丰富。中华民族的祖先,用自己的双手改造了生存环境,发明了农业,种植了五谷,为后世的文明开拓了道路。
原始人类一边采集这些野生植物,一边在驯化栽培它们,使之成为人类的一些重要的食物。在众多的原始农作物中,我国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这可从大量的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得到充分的证实。在距今8000年以前的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许多石磨盘。石磨盘的体积都比较大,最大的直径73厘米,厚32厘米。在我国边远地区也有发现,如新疆喀什地区的阿克塔拉、温克洛克、库鲁克塔拉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发现过。
与农业经济起源相关的还有家畜的驯化和饲养。首先被人们加以驯化的动物是猪,也许还有狗,晚些时候又陆续驯化了黄牛、水牛、山羊、绵羊、鸡等动物。中国古代的所谓“六畜”(马、牛、羊、猪、狗、鸡),除了马的饲养晚到商代之外,其余动物的驯化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其中猪是最重要的家畜。伴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的定居程度越来越高,猪可以圈养的习性尤其适合定居生活方式,这也使得家猪饲养逐渐成为中国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考古专家陈文华先生研究得出的相关结果资料可知,至少在距今8000年前左右,已经开始饲养猪、羊、牛、马、狗、鸡等家禽家畜。
猪 猪是从野猪驯化而来的,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广西桂林市甑皮岩遗址发现了9000年前的家猪骨骼,河北省武安县遗址、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遗址发现了8000年前的猪骨骼,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一件7000年前的陶猪模型,其形态处于亚洲野猪和现代家猪之间,属于原始家猪阶段。在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家畜骨骼和模型中,以猪的数量最多,可见猪在我国原始畜牧业中已占据重要的位置。
羊 羊是从野羊驯化而来的。羊一直是北方居民的主要肉食对象。在北方的遗址中发现的家羊遗存较南方为多。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遗址出土过一件陶羊头,陕西省临潼姜寨遗址也出土过一件陶塑器盖把钮,呈羊头状,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过羊骨骼。在南方,最早的发现是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的陶羊,其形态属于家羊。至少在7000年前,羊的驯化已经成功,到了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南北各地已普遍养羊。
牛 作为肉食的牛,主要是黄牛。耕牛则包括不同属的黄牛和水牛,它们各有其野生的祖先。在河北武安县磁山遗址出土过黄牛的骨骼,河姆渡遗址出土过牛的残骨和牙齿,半坡遗址也出土过牛的牙齿,江苏省邳州市刘林遗址还发现30多件牛的牙床和牙齿。说明牛的驯养早在8000年前就已开始,至6000多年前,南北各地都已饲养黄牛。水牛的饲养在南方可早到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16个水牛头骨。在北方,山东省的大汶口遗址、河北省的邯郸涧沟村遗址、陕西省的长安客省庄遗址都发现过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水牛骨骼。
马 马的驯养比较晚,在我国一些较早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未发现马的遗存。我国家马的祖先是生活在华北和内蒙古草原地区的蒙古野马,最早驯养马的也应该是这一地区的先民。目前只在半坡遗址发现两颗马齿和一节马趾骨,未能肯定是家马。在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距今4000多年),如山东省章丘城子崖、河南省汤阴县白营、吉林省扶余市长岗子、甘肃省永靖县马家湾等遗址出土过马骨。
狗 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早在狩猎时代,人们就已驯养狗作为狩猎时的助手。进入农业时代,狗自然会有一部分成为肉食对象。在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等遗址,都出土了距今七八千年的狗骨骼,说明至少在8000年前狗已成为家畜之一。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的狗骨,头骨较小,额骨突出,肉裂齿小,下颌骨水平边缘弯曲,与现代华北狼有很大区别,已具备家养狗的特征。而山东省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的陶狗造型生动逼真,使我们得见新石器时代家狗的形态特征。
鸡 鸡是由野生的原鸡驯化而来的。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就发现原鸡的遗骨,西安半坡遗址也发现原鸡属的鸟类遗骨,说明原鸡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有分布,各地都有条件加以驯化。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山东省滕州市北辛等遗址都有家鸡遗骨出土,说明家鸡的驯化年代可早到8000年前,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记录。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西北地区都已饲养家鸡,鸡成为主要的家禽。
从相关研究资料来看,我国原始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可分三个阶段:①初级阶段(公元前9100—公元前7000年),即早期有陶新石器文化的早、晚阶段,特征:有猪、狗、牛、羊、鸡,最初,畜牧业的地位还次于渔猎和采集,晚期有取代后两者的趋势。②中级阶段(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即有陶新石器文化晚期,特征:驯化了马,具备了六畜,畜牧业占了经济生产的第二位。③高级阶段(公元前5000—公元前4000年)即铜石并用时代,特征:大型家畜饲养普遍,家畜体质形态基本与现代家畜相同。古人类是用什么方法饲养牲畜的呢?人饲养家畜无非是三种形式:圈养、放牧、散放,三者在原始社会都已存在了。
(三)早期开拓的食物原料
1.先秦时期的食物原料
夏朝的土地实行国有制,据认为保留了夏朝一些史料的《夏小正》一书,就反映了这一情况。书中所谈到的农、牧、渔、猎生产及物候、天文、气象等知识,可说明夏代的一些情况。从《夏小正》中可以看出,夏代的烹饪原料较过去有很大的发展,蔬菜有了韭和芸(即芸薹、油菜)、瓜果有了梅、杏、枣、桃,粮食作物有黍、菽、糜(即粟)、荼(即稻)、麻。这些作物至今仍是我国栽培的重要农作物。
商代人除经营农业外,也饲养着牛、马、猪、羊、鸡、犬等家畜家禽。甲骨文中有记载,那时,已是马、羊、牛、鸡、犬、豕六畜俱全了。在商代遗址中还发现镞、网坠等渔猎工具和兽骨、鱼骨,表明了渔猎在民间仍有经济上的意义。卜辞中关于渔猎的记载很多,猎取的野兽以麋鹿、野猪为最多。
商代的烹饪原料进一步增多,许多商人,特别是统治阶级对食物已开始考究起来。《吕氏春秋·本味》记载:“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隽燕之翠,述荡之,旄象之约;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鱼之美者:洞庭之,东海之鲕,醴水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雚水之鱼,名曰鳐,其状若鲤而有翼,常从西海夜飞,游于东海。菜之美者:昆仑之,寿木之华,指姑之东,中容之国,有赤木、玄木之叶焉;余瞀之南,南极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阳华之芸,云梦之芹,具区之菁,浸渊之草,名曰土英。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鳣鲔之醢,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长泽之卵。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摇水;日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涌泉焉,冀州之原。果之美者:沙棠之实,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箕山之东,青鸟之所,有甘栌焉;江浦之桔,云梦之柚,汉上石耳。”伊尹列举了这样丰富的原料,汇集了当时天下之美食。这可充分看出人们所认识的食物范围,也足以证明商代烹饪原料的品种丰富多彩。
周代的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的主要农具是木制的耒耜。刀、镰相继出现,方便了收割庄稼。此外,在考古发掘中还有少量铜铲、铜镐、铜锄出土,在当时可能还不是普遍使用之物。农作物的种类不断增多,主要的有黍、稷,此外,还有稻、粱、麦、菽、蔬菜、瓜果等。用于手工业的桑麻和染料作物,种植也较普遍。在文献中,有不少关于丰收的记载。例如《诗·周颂·良耜》中说:“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这是描写庄稼丰收,粮仓之高如墙,粮仓之多如栉。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作品。在《诗经》这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中,粮食作物已有黍、稷、粟、麦、稻、菽、麻、粱等。现在的粮食作物那时多数都已生产。不过,最主要的粮食还不是现在的稻、麦。据统计,黍、稷、粟、麦、稻、菽、麻等粮食作物,至少出现在63首诗篇中,共95次。即《诗经》305首诗中,每5首中至少有一首要提及粮食作物。而且在诗篇中表述了当时粮食生产的规模。《诗经》中记载的果品有10余种,有桃子、李子、酸梅、大枣、酸枣、栗子、榛子、梨、猕猴桃、瓜(可能是甜瓜)。另外还有棠梨、郁李、山葡萄、木瓜、木梨、香橙、枳椇等。
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曾写过一篇《橘颂》,可见公元前300多年的时候,我国湖南洞庭湖沿岸,已经盛产橘子了。其实,橘在我国栽培是极早的,它的驯化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记述我国上古时期夏禹事迹的文献《禹贡》记载了我国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橘子品种和栽培技术。我们的祖先远在史前时代就驯化栽培橘子,并逐渐地传布到世界各地。
最早记录中国有关养殖鱼类的历史文献《养鱼经》,成书于公元前475年,全文仅有340余字。作者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大夫范蠡,楚国宛人。《养鱼经》是中国养鱼的最早记录,书中记叙了范蠡与齐威王的一段对话。而后范蠡介绍了自己的养鱼情况,包括鱼的种类、数量以及致富丰收的缘由。齐威王听后,便在齐国开始发展养鱼事业。
周代的饮食业发展是很快的。原料十分丰富,荤食有六畜——马、牛、羊、鸡、犬、豕;六兽——麋、鹿、麕、熊、兔、野豕;六禽——雁、鹑、宴鸟、雉、鸠、鸽;水产:有鲂、鲤、鲲、鲔、鳟、鳍、鲨、鳢、嘉鱼、河蚌等;蔬菜有水芹、水藻、莼菜、瓠、韭、荠、芥菜、葵菜、萝卜、竹笋、蒲笋、藕、瓢菜、芋头、木耳等;果实有桃、李、杏、梨、樱桃、橘、柚、榛、栗、木瓜、杞子、枣、菱等。调味品有了盐,并且已懂得将酒应用到烹调上,如周代的“八珍”之一的“渍”,就是用香酒浸渍牛羊肉。周代已知道了制醋,有了醯人,这是专管皇家制醋的官。在未发明醋时,商代贵族以梅作酸,以此替代,用以解腻。周代已有了油(膏)、酱、蜜、饴、姜、桂、椒等调味品了。厨师们已把各种调味品和各种烹饪原料运用到各种烹调方法之中去,并做出许多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来。
2.汉唐时期食物的丰富
秦汉以来,统一的中国生产力有很大的发展,人们的饮食水平相应提高,出现了许多新的烹饪原料。据历史学家考证,当时与烹饪原料有关的作坊与店铺,就有酿酒坊、酱园坊、屠宰行、粮食店、薪炭店、油盐店、鱼店、干果店、蔬菜水果店等。
在汉代,蔬菜种植业也很发达,据《盐铁论》载:仅冬天就有葵菜和韭菜、香菜、姜、木耳等,还有温室培育的韭黄等多种蔬菜。汉代以前,烹制食物纯用动物脂肪,到了汉代,植物油(首先是豆油、芝麻油)登上了灶台。
两汉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出现了新局面,汉使通西域输出了丝绸等手工业品,同时也输入了胡瓜、胡豆、胡桃、胡麻、胡椒、胡葱、胡蒜、胡萝卜、安石榴、菠菜等多种蔬菜、油料及调料作物的种子,给中国烹饪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
相传在公元前2世纪,汉代的淮南王刘安最先发明了制作豆腐的方法。这位刘安是汉高祖的孙子,封在安徽淮南,好神仙术,招集方士,研究烧炼,豆腐是方士们在烧炼过程中发明的。1959—1960年间,在河南密县(今新密市)打虎亭发掘了两座汉墓,其中一号墓所见画像石有“庖厨图”,图中就有制作豆腐的画面。画面描绘的似为一豆腐作坊,表现的是制作豆腐的工艺流程。这是一幅把豆类进行加工,制成副食品的生产图像。应该说,汉代生产豆腐有十分确凿的证据。
素菜的发展在汉代是一个大的飞跃,从此以后,素菜已正式登上筵席餐桌,成为很受人们欢迎的菜品了。素菜的兴起,还由于东汉初年佛教传入我国,开始有了“寺院菜”。佛教在我国的盛行和尊重佛教徒吃“斋”的饮食习惯,素食在菜肴中逐渐占有一定的地位。豆腐的发明,可谓是使素食的发展如虎添翼。它的营养价值不仅可和蛋、奶类食品相比,而且价格便宜,生产方便,后来又制成了豆腐干、千张以及腐竹、腐乳之类的豆制品,在素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汉代的捕鱼业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齐带山海……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当时的水产品种类很多,《急就篇》载:“水虫科斗蛙虾蟆,鲤鲋蟹鳝鲐鲍虾。”《说文解字》记载了九十五个鱼类名称。汉代的人工养鱼也初具规模。各地的陂塘等水利灌溉设施大都也被综合利用,养鱼、种植菱等水生植物、饲养鸭等家禽。许多汉墓出土的陶水塘模型,对此都有形象的反映。
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隋代已开始食用海味鱼肚。唐代捕获的海产鱼类也多了起来。唐代进入食谱的海产有:海蟹、比目鱼、海镜、海蜇、玳瑁、蚝肉、乌贼,鱼唇、石花菜等。一些珍奇异味也比前期增多,比如石发(即发菜)、蝙蝠、驼峰、蜂房、象鼻、蚁子、蜜唧(即老鼠)、江瑶柱,也在一些地方进入筵席。
值得重视的是北魏时期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一书,内容广泛丰富,从农、林、牧、渔到酿造加工,直至制作技术都作了专门介绍,这里面所叙述的原料更是丰富多彩,禽畜鱼肉、五谷果蔬等几乎面面俱到。它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发达的烹调技术,并提供了内容十分丰富的烹饪论述,在我国烹饪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