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不懂”的信息装入大脑,在无意识中进行整理
在工作中,不是每件事我们都能理解并做好,很多时候,即使我们努力摸索,也还是有搞不懂的地方。这个时候,你不必为自己的不懂而焦虑,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成为全才,每个人都有其不擅长的领域。
那么,在开会或工作的时候,如果遇到这类难搞的问题该怎么办呢?我们给出的答案是,在“不懂”信息的状态下,暂且让其沉睡。
工作中遇到需要分析并解决的问题时,我们会充分调动脑力进行思考,如果有“答案”,立刻调查后给出答案即可。但是,不是每个问题都会有很好的答案,有时候即使我们用力思考,还是无法给出很好的答案。这时候,很多人的做法是,立刻缴械投降,停止思考,选择放弃。这样做其实并不明智。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嘲笑一类人,这类人很负责任,对于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他们会认真完成,但是遇到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却会止步不前。这类人往往被称为“机器人”,他们只适合从事流水线上的作业,而不适合从事需要发挥创意的作业。
高效的思维方式需要摆脱普通的思维定式,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执行。常言道“拙思似眠”,工作中很多人看似在思考问题,实际上大脑却丝毫没有开动。如何才能开动脑筋呢?
首先,对于“不懂”的问题,先将其装进大脑,再等其慢慢成熟。
我们的大脑有个特性,那就是它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整理信息。比如,幼儿学习词汇,并不是有意识地去理解词汇的含义,而是慢慢地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大脑在整理信息的同时也会不断完善信息欠缺的部分,从而塑造出整体形象。我们将大脑这个隐秘的功能称为“自我组织化”。大脑不仅能作为信息储存库储存信息,还能够自动整理信息、重组信息,是优质的信息整理库。所以,我们将不懂的信息装入大脑,大脑就会在无意识中重组信息。
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晚上绞尽脑汁思考策划案,可是不管如何用力,苦战到深夜,还是什么也没想出来,最后只能倒头睡去。早上一起床却发现,前一天夜里让自己非常头痛的问题竟然已经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是的,这就是大脑开启自动整理功能后的效果。
因此,想要提升工作绩效,你可以如下规划自己一天的日程:
●上午:以输出为中心开展工作。经过一夜修整,大脑处于清醒的状态,逻辑思维能力强,因此尽量在上午完成写企划书、思维风暴以及做重要决策等工作。
●下午:基于上午思考的结果,开展实际工作。此时大脑吸收了大量信息,进入混沌状态,你可以做一些不需要深思熟虑就能轻松完成的工作,如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修改文件等。
●晚上:以输入信息为主。大脑经过一天的消耗,在晚上很难再输出信息,因此要以输入信息为主。你可以看看书,将一些难做的事项输入进来,大脑会在你睡觉的时候进行思考,帮你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