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爱默生的文学创作伦理准则与作者的“伦理化存在”
经历了独立战争,美国人民“开始对一种生存方式的基础不安起来。他们从此认为自己对这种基础负有责任,因为它可以被有目的地加以改变,可以重新塑造得更接近于人心的愿望”。这里指的是一种广义的生存方式,包括个人的存在方式、文学文化的存在形态以及美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世界地位。事实上,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受到欧洲文化特别是英国文化的影响,英国文化讲究言行、信仰的一致性,强调社会阶层的严格划分。美国学者的首要任务是摆脱英国文化的禁锢和影响,发展独立的民族文化,推行一种较为自由的文化发展观。美国提出个人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打破阶级界限,尊重个人主体性,建立一种大众式的民主。
这一时期的作家围绕如何创作彰显美国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提出了各种看法。梭罗指出作者要善于刻画人们为突破现状所做的种种努力,要避免平铺直叙地刻画生活细节;爱默生是这批作家中最具洞见的代表,他认为文学创作不是意象、比喻的简单使用,而是思辨力的体现,他把文学创作视为意识拓展和思想深化的手段。爱默生的创作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华兹华斯的观点,即“仅仅凭借作者对于生活的观察是无法实现伦理效果的,说教的东西转瞬即逝,只有触及真理的情感才会使世世代代的人们从中受益”。爱默生从关注作品的风格和句法转向关注作品的内容,强调文学创作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行为过程,是作者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结合理性思考并融入个人思想情感和审美判断的过程,文学创作思维表现为一种稳定化的(stabilized)情感思维和价值思维,因此作者在创作伊始就要明确创作效果和创作目标,这样作品才会“更富有哲理性,目标更正确、更真实,也更少恐惧、虚幻与各种混杂物”。创作效果既包括精神的审美愉悦又包括实用的生活启示;创作目标则是想象和心境的双重满足,即读者凭借超验性的想象,通过精神顿悟或者精神内省来提升生活态度。为实现这一目标,作者需要运用相应的创作策略,通过伦理主题的设立来调动读者的心理机制,通过代表人物的塑造来引发读者对作品主题产生共鸣。正是由于有了读者的心灵响应,基于伦理主题的文学作品才能更充分地表现人们的普遍理想。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爱默生借鉴了黑格尔兼顾心灵和感性的创作思路,“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爱默生提出文学创作应以伦理思想为基点,作品的真实性和精神性决定作品价值,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伦理意图是审视作品价值的必要参考。爱默生希望文本能够展现一种神圣性写作,“创作,即思想的行动,本身所特有的神圣性在此过程中被转换为记录文字”。由此可见,创作是一种思想性的写作,作者只有将神圣品质确立为创作目标,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基调并运用相应的策略进行有效的表达。
爱默生的“神圣性写作”的理念源于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虑。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美国社会逐渐进入到一个物质主义盛行、道德问题日益突出的瓶颈期,主要表现为人们精神追求的缺失以及对于生存意义理解的匮乏,机械化生产的大规模发展逐渐使人的自我被淡化,本性也遭到了漠视。爱默生指出人们需要认真思考“存在”的本质,“当心灵敞开,揭示出宇宙间的规律,看清事物的真实面目时,这巨大的世界立刻就会缩小成为心灵的一个图解和寓言。我是谁?是什么?人的精神带着新燃起的好奇询问着,这好奇永远不会熄灭”。“存在”问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命形式具有多样态,人们需要弄清楚“为什么存在”以及“该怎样存在”。爱默生认为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理念来指导人们重新认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神性价值观是爱默生思想的基石,它强调价值观的信守,倡导自律和自助,旨在增强人们与社会的关系,特别是人们的社会责任心等。作为时代的先知,爱默生指出真正的艺术大师应该肩负起激发人们思想、增长人们智识和提升人们责任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