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奏院状报
在支持邸报源于唐代的三条根据中,进奏院状是最有力、最重要也最引起争议的。如果说所谓“开元杂报”和“留邸状报”都属形迹可疑且查无实据的孤证,那么进奏院状不仅大量存在无可置疑,而且人们还在敦煌文书中发现了两份进奏院状的实物。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引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争议呢?因为,所争者不在进奏院状的存有,而在于其本质。换言之,大家说的是一件事,但说法截然相反。好比在一场官司中,原告被告各执一词,争辩不休,但针对的却是同一桩案子。
在这场事关唐代说能否最终成立的关键论辩中,既涉及进奏院状这一名物,又关乎进奏院这一机构,而二者又互相连带。一般来说,大家对进奏院及其职能的看法分歧不大,只是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同。唐史专家张国刚先生,曾对进奏院的职能做了全面而准确的概括。他写道:
(一)它是落脚点。藩帅入朝或奏事官进京,一般以它为栖身之所,所谓“奔走之臣,川流环运,以达教令”。(二)它是中转站。中央对方镇的有关旨令,方镇中需要朝廷裁定的一些“疑政”,往往以进奏院为中介转达,所谓“闻白启导,属在留邸”。(三)它是情报站。朝廷及他镇的一动一静,皆及时地了解并详细向本镇通报。(四)它是办事处。诸如上交贡物、经营汇兑、进奉贿赂及各种杂务,悉由进奏院办理。一句话,进奏院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中央与方镇之间的密切联系,所谓“藩侯所任,邸吏为先”,洵为不虚。
其中所说的情报站职能,主要便落实在进奏院状之上,即他又详加论述的:
向本镇及时报告朝廷及他镇各种情况,传递中央诏令、文牒,称为“报事”,这是进奏院……最主要的任务。进奏院向本镇反映和传递的情报是极其广泛的,其中主要是军国政治,如官员授职、外使往还、兵马发遣、皇太子勾当军国事、宣布德音、战争进程等;其次是祥瑞奇异,如老人星见、黄河水清、祈雨有应等;还有朝廷礼仪,如改年号、上尊号、群臣朝贺等;他如圣躬康泰、皇室死丧,甚至藩帅家属所获荣宠及其在京状况,也一一向本镇如实通报。进奏院反映的情况不仅极其广泛,而且十分迅速、具体、翔实。从长安“报事”到襄州,“不过四、五日”……当时有人称进奏院“能传万里之音,不坠九霄之命”。当然还有的情况系进奏官刺探而来。
在当时的条件下,各进奏院向本道反映情况自然都得形诸文字,而这些“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和地方诸道,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报告”,就是说不尽的进奏院状。由于它是下级(进奏官)写给上级(节度使)的,所以冠以“状”字。这种上行文字的全称应为“进奏院状报”,如前文所举。据黄卓明先生统计,晚唐文人、新罗籍的崔致远在其诗文集《桂苑笔耕集》中,曾十多次地提及“进奏院状报”。可见,这是比较正式的称谓。另外,常见的还有“状报”或“报状”。如李商隐《为荥阳公贺幽州破奚寇表》,“臣得本道进奏官某状报”(《李义山文集》卷1)。状报或报状当是进奏院状报的省称。除上引的正式称谓之外,偶尔还可见到下面一些较随意的叫法:韩翃《为田神玉谢兄神功于京兆府界择葬地表》,“臣神玉言,今月三日得上都留后报”(《全唐文》卷444);元稹《贺圣体平复御紫宸殿受朝贺表》,“臣某言:今日得上都进奏官报”(《元氏长庆集》卷34);再就是最常为人提及的《旧唐书·李师古传》中一段关于“邸吏状”的文字:
及德宗遗诏下,告哀使未至,义成军节度使李元素以与师古邻道,录遗诏报师古,以示无外。师古遂集将士,引元素使者谓曰:“师古近得邸吏状,具承圣躬万福。李元素岂欲反,乃忽伪录遗诏以寄。师古三代受国恩,位兼将相,见贼不可以不讨。”遂杖元素使者,遽出兵以讨元素为名,冀因国丧以侵州县。俄闻顺宗即位,师古乃罢兵。
关于唐代进奏院状报的性质,争议的焦点集中在是报纸还是文书上。而不论持何种观点,现存的两份实物资料都是各方据以立论的主要物证。为此,有必要先将它们照录于此。这两份出自敦煌文书的历史遗物,20世纪初由法国人伯希和与英国人斯坦因分别劫往巴黎与伦敦,现分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和伦敦不列颠图书馆。一者编号为P.3547,一者编号为S.1156(S为斯坦因的缩写,P为伯希和的缩写)。二件均为归义军(治沙州即敦煌)进奏院发回本镇的状报,时在乾符五年(878)和光启三年(887),前件完整,后件残缺:
上都进奏院 状上
当道。贺正专使押衙阴信均等,押进奉表函一封、玉一团、羚羊羊角一角、牛尾一角,十二月二十七日晚到院,二十九日进奉讫。谨具专使上下共廿九人,到院安下,及于灵州勒住人数,分析如后:一十三人到院安下,押衙阴信均、张怀普、张怀德,衙前兵马使曹先进、罗神政、刘再升、邓加兴、阴公遂、阴宁君、翟善住,十将康文胜,长行王养养、安再晟。一十六人灵州勒住,衙前兵马使杨再晟、十将段英贤、邓海君、索赞忠、康叔达、长行十一人。一,上四相公书启各一封、信二角。王相公、卢相公不受,并却分付专使阴信均讫。郑相公就宅送受将讫。一厅阙,其书信元在阴信均处。一,奏论请赐节事,正月二十五日奉敕牒,宜令更详前后,诏敕处分者。其敕牒一封谨封进上。一,贺正专使押衙阴信均、副使张怀普等二人,正月二十五日召于三殿对设讫。并不赴对及在灵州勒住军将长行等,各赐分物锦彩银器衣等。押衙三人各十五匹,银椀各一口,熟线绫绵衣各一副。军将十三人各一十匹,银屈厄各一枚,杨绫绵衣各一副。长行十三人各五匹,绵衣各一副。一,恩赐答信及寄信分物等。尚书答信物七十匹,寄信物五十匹,衣一副,银盖一具,盖椀一具,敕书一封。判官一人,都押衙一人,各物廿匹、衣一副,银椀一口。军将一十八人内,五人各一十五匹,衣一副;五人各一十匹,衣一副;八人,各七匹。已上赐物二月十六日于客省请领到院,元有皮袋盛,内记本牌子,兼有司徒重印记全。一,赐贺正专使阴信均等上下廿九人,马价:绢,每人各匹三丈三尺六寸,三月廿一日请领讫。南公佐状一封。右谨具如前。其敕书牒并寄信匹段,并专使押衙阴信均等押领。四月十一日发,离院讫。到日伏乞准此申上交纳,谨录状上。牒件状如前,谨牒。
年 月 日 署名 谨状
进奏院 状上
当道。三般专使所论旌节次第逐件具录如后:右伏自光启三年二月十七日专使押衙宋闰盈、高再盛、张文彻等三般同到兴元驾前,十八日使进奉,十九日对,廿日参见四宰相、两军容及长官,兼送状启信物。其日面见军容、长官、宰相之时,张文彻、高再盛、史文信、宋闰盈、李伯盈同行。□定宋闰盈出班,祗对叩击,具说本使一门拓边效顺,训袭义兵,朝朝战敌,为国输忠,请准旧例建节。廿余年朝廷不以指,今因遣闰盈等三般六十余人论节来者,如此件□□获绝商量,即恐边塞难安,专使实无归路。军容、宰相处分:“缘驾回日近,专使但先发于凤翔,祗候侍銮驾到,即与指扐者。”至廿二日,夷则以专使同行发来。三月一日却到凤翔。四日驾入。五日遇寒食,至八日假开,遣参宰相、长官、军容。九日便遣李伯盈修状四纸,同入中书,见宰相论节。其日,宋闰盈恳苦再三说道理。却到驿内,其张文彻、王忠忠、段欺忠、段意意等四人,言路次危险,不用论节,且领取回诏,随韩相公兵马相逐归去,平善得达沙州,岂不是好事者。其宋闰盈、高再盛、史文信、李伯盈等不肯。言:“此时不为本使恳苦论节,将去,虚破仆射心力,修文写表万遍,差人涉历沙碛,终是不了。”至十一日,又遣李伯盈修状四纸,经宰相过。至十三日,又遣李伯盈修状七纸,经四相公、两军容及长官过,兼宋闰盈说道理。言:“留状商量。”中间三日不过文状。至十七日,又遣李伯盈修状五纸,经四宰相过。及见长官,亦留状,不蒙处分。中间又两日停。至廿日,又遣李伯盈修状七纸,经四宰相、两军容及长官过。亦宋闰盈说道理,亦言留状。见数日不得指,其张文彻、王忠忠、范欺忠、段意意等,便高声唱快。又言趁韩相公兵马去者。便招召三行官健,遣一齐乱语,称:“不发待甚者!”宋闰盈、高再盛、史文信、李伯盈等言:“颇耐煞人!我不得旌节,死亦不去!”夷则见他三行言语纷纭,挽却遂出驿来。又遣李伯盈修状五纸,见四宰相及长官。苦着言语,痛说理害,言此件不赐旌节,三般专使誓不归还者。其宰相、长官意□似许。其宋闰盈、高再盛、史文信、李伯盈等,遂遣夷则通彻求嘱得堂头要人,一切□称以作主,检例成持与节及官告者。遂将人事数目立一文书呈过,兼设言约其日商量人事之时,三行军将官健一人不少懋言相随论节。只有张文彻、王忠忠、范欺忠、段意意等四人不肯,言:“终不相随!”其张文彻就驿共宋闰盈相诤。其四人言:“仆射有甚功劳,觅他旌节?二十年已前,多少搂罗人来论节不得。如今信这两三个憨屡生,惋沸万劫,不到家乡,从他宋闰盈、高再盛、史文信、李伯盈等诈祖乾圣,在后论节我则亲自下卦看卜,解圣也不得旌节。待你得节,我四人以头倒行!”夷则见张文彻等四人非常恶口秽言,苦道不要论节,亦劝谏宋闰盈、李伯盈等荣则同荣,辱则同辱,一般沙州受职,其张文彻、王忠忠、范欺忠、段意意等四人,上自不怕仆射,不肯论节,一齐挽却发去,有何不得?其宋闰盈、高再盛、史文信、李伯盈等四个以死不肯,言:“身死闲事,九族何孤?节度使威严不怕,争得我四人,如不得节者,死亦不归者。”夷则见他四人言语苦切,同见堂送要人,子细商量。言:“不用疑惑,但频过状、我与成持。”至廿三日,又遣李伯盈修状四纸,经宰相(下阙)。
这就是现存的两份唐代进奏院的状报。原件文字是自右至左,自上而下书写的,前件47行,后件60行。据方汉奇先生查实,后件“原状是一张长97公分、宽28.5公分的横条卷,纸的外观和质量近似于白色的宣纸,比较坚韧,文字是自右至左、自上而下用毛笔书写的,纸的背面抄有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64行”。
有意思的是,这两份保存至今的唐代进奏院状报不仅均出自归义军节度使委派的进奏官之手,而且上报内容都是关于时任归义军节度留后的张淮深要求朝廷授予自己正式的节度使名号一事。归义军节度使设置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当年“正月,沙州人张义潮逐吐蕃,摄州事,奉表来报,命为沙州防御使。……(十月)张义潮略定瓜(今甘肃瓜州)、伊(哈密)、西(吐鲁番)、甘(张掖)、肃(酒泉)、兰、鄯(青海乐都)、河(甘肃和政)、岷(甘肃岷县)、廓(青海化隆)十州,遣使入献图籍,于是吐蕃(乘安史之乱)所侵河、湟之地尽复;十一月,置归义军于沙州(敦煌),以义潮为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过了十六年到咸通八年(867),张议潮入朝拜官,赐宅京师,他的侄子张淮深便以当时方镇易帅的惯例代管归义军,所谓节度留后犹如现在的代省长、代市长之属。由于没有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张淮深便三番五次地派使节往长安求取旌节(《宋史·舆服志》:“旌节,唐天宝中置,节度使受命日赐之,得以专制军事”),以便名正言顺地行使节度使职权。于是,便有了上面状文中所通报的求取旌节活动的诸般情况。
那么,从这两件实物来看,进奏院状报究竟算报纸,还是算文书呢?一般而言,新闻史家多持前议,唐史学者多主后说。如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副所长的王凤超先生,在谈及编号S.1156的进奏院状时就断然写道:
这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报纸,也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报纸。……这个实物证明,唐朝藩镇派驻首都或行在的进奏官编发的报纸叫“进奏院状”,它是进奏官向藩镇传报朝廷消息的地方一级官报。
唐史学界的观点集中体现于姜伯勤先生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所撰写的“敦煌文书”条目中:
敦煌文献中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是“官私文书”。“官文书”有符、牒、状、贴、榜文、判辞、过所、公验、度牒、告身、籍账等……《沙州进奏院上本使状》及归义军节度使相关的文书,使晚唐、五代沙州的历史面貌重新明朗……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看法都有欠完善。就前者而论,以状报为报纸的确显得牵强,将进奏院状等同于古代报纸的结论不免突兀。不论我们怎样强调古代报纸不同于现代报纸,也不论我们怎样为古代报纸下定义,在世人的心目中实在无法将上引实物同报纸的形象联系起来,哪怕是同古代报纸、原始报纸或报纸雏形联系起来。理由诚如张国刚先生所言:
像“进奏院状”这样的公文,其作者是唯一的——上都进奏院官,所反映的内容是个别的,都是归义军使者在京师的活动情况;其“发行”的份数也是唯一的……其“发行”对象也是唯一的,那就是本道藩帅,尽管本道幕僚亦能获睹。
不过,我们认为,如把进奏院状视为纯粹的官方公文也未免有点简单化了。首先,进奏官所处的特殊位置使他有别于节度使幕府中执掌文书的判官、掌书记、行军司马等人员。后者多由进士出身的文士充任,专职起草公牍文书。如岑参先后做过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和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于任上写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奇峭俊丽的诗章。再如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的掌书记,在治所扬州极事风流倜傥,留下不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艳词。而进奏官多为武将,其职守主要不在草拟理通辞正规范雅驯的官府文书,而在于打探各类消息、及时通风报信。他根据搜集的情报而写成的状文,形式上看固然属上行公文,但内容上却与通常的公文不同,实际上是一些新近的信息,是事关重大的“新闻”。“进奏院合法或非法地搜集的各种情报,对于藩镇制订出对付朝廷和他镇的相应措施有重要意义。”西谚有云,记者一半是记者,一半是侦探。与之相较,进奏官不无相似。
其次,进奏院之状与一般公文之状区别较大。一般公文之状虽然也涉及一些事情,但那多为众人皆知的事实或已为陈迹的旧闻,并且着眼点不在事情本身而在拿它去“说事”——说另外的事理,而且得说得冠冕堂皇,气度不凡。如陆贽上德宗皇帝的《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上来就是一通气贯山河佶屈聱牙的文字:“臣闻作法于凉,其弊犹贪;作法于贪,弊将安救?示人以义,其患犹私;示人以私,患必难弭。……”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好似长篇政论,令人目眩神迷。而进奏院状报则旨在通报最近的事态或动态,全是事实,不加评论,而且为了赶速度,抢时间,根本不讲什么谋篇布局,遣词用语,只图说明情况。通观两份进奏院状报的实件,不难发现其文字的粗疏浅近,犹如洋人写的中文似通不通,其中有些句子完全就像民间的大白话,而且时有疙疙瘩瘩的地方,如“专使上下共廿九人,到院安下”,“一十六人灵州勒住”,“本使一门拓边效顺,训袭义兵,朝朝战敌,为国输忠”, “宋闰盈恳苦再三说道理”,等等。以此等文字为官文书,感觉上总仿佛圆凿方枘,格格不入似的。诚然,敦煌地处边缘,文化上或许不如中原精致,出自它的事物未必能代表全国,正像英国汉学家崔瑞德所言:
(敦煌)物证虽然是非常宝贵和独一无二的,但在使用它们时我们必须谨慎,因为西北边缘区根本不能作为全中国的典型;根据那里的情况来概括全帝国,研究者往往会担风险。
然而我们也应承认,以探听虚实侦察动静为要务的进奏官发出的一应状报,都着重于通报最新的重大信息,至于正规公文的诸多讲究则无关宏旨。换言之,只要进奏院状报及时反映了有关事态及其发展,那么它写成官文书还是其他什么东西都是形式上的问题了。甚至我们推断,在事关重大刻不容缓的情况下,状报写得越直白、越简括、越少官场的繁文缛节陈辞虚语,越能得到赞许和称赏。
综上所述,将状报视为报纸和将状报视为公文,都有失偏颇。深究起来,双方其实在强调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一方面,状报脱胎于官文书一脉,因遗传关系而明显地带有公文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传递信息、报道“新闻”的关系,状报又具备“新闻纸”(newspaper)的若干内在性质,显示出某种报业萌芽的苗头。如此说来,方汉奇先生几年后写下的一段修正的论断便显得比较公允,符合实情:
(唐代进奏院状)保留了不少官文书的痕迹,但并不等同于官文书。它具有某种报纸的性质,如广泛采集新闻,先于官文书传布消息等,但在定期、公开发行等方面,还不完全具备正规报纸的要素,因而,只能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正式官报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尽管最后还是将状报归入报纸,但紧接的一句话又说道:“它很近似于作为西方近代报纸前身的,16世纪欧洲的‘新闻信’。”在晚近一次与笔者的谈话中,他又着重提到唐代进奏院状报与新闻信的对等关系。
据此,我们主张,唐代进奏院状报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准确定位应该是新闻信。这种观点既趋近实情,又易于为各方所接受。从现存的两件实物看,把它看作进奏官写给节度使及其幕府的信件当无任何不妥之处,而这类信件从所报内容到写作形式都更具新闻性或时新性。比如,P.3547号状的开头一句——“贺正专使押衙阴信均等,押进奉表函一封、玉一团、羚羊角一角、牛尾一角,十二月二十七日晚到院,二十九日进奏讫”,简直就像消息的导语,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5个W几乎都交代一清。再以S.1156号状为例,其中一些段落在报告事实的准确、生动、逼真上,与现代的新闻特写如出一辙,如:
见数日不得指,其张文彻、王忠忠、范欺忠、段意意等,便高声唱快。又言趁韩相公兵马去者。便招召三行官健,遣一齐乱语,称:“不发待甚者!”宋闰盈、高再盛、史文信、李伯盈等言:“颇耐煞人!我不得旌节,死亦不去!”
进而言之,报业的一般发展历史,大抵由“新闻信(news-letter)→新闻书(news-book)→新闻纸(news-paper)”三部曲所组成。报业的早期形态总是初始的新闻信而非发达的新闻纸,西方如此,东方亦然。如果对长程的历史进行审视而不拘泥于细枝末节,那么我国自8世纪中叶诸道在安史之乱中置上都留后使即后称的进奏官,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都进奏院成立从而将各自为政的进奏院状报纳入统一的中央管辖系统,这二百来年的“邸报”可当新闻信看待,“它的读者对象除节度使外,至多也只能是些心腹幕僚,带有明显的情报性质”(姚福申)。此后,尤其是印刷术用于邸报的刊行之后,直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这将近千年的时间可视为新闻书的发展阶段,其范本便是清季报房出版的《京报》。至于“中国之有‘官报’(笔者认为可从宋代的邸报算起),在世界上为最早,何以独不发达”,迟迟未能跃入新闻纸阶段的原因,戈公振先生曾做过解释,可备一说:
其故盖西人之官报乃与民阅,而我国乃与官阅也。“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乃儒家执政之秘诀;阶级上之隔阂,不期然而养成。故“官报”从政治上言之,故可收行政统一之效;但从文化上言之,可谓毫无影响,其最佳效果,亦不过视若掌故,如黄(宗羲)顾(炎武)二氏之所为耳。进一步言之,官报之唯一目的,为遏止人民干预朝政,遂造成人民间一种“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之心理;于是中国之文化,不能不因此而入于黑暗状态矣。
最后,从新闻书到新闻纸的嬗替,显然是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相关联的,这与西方近代报业的发生发展的脉络基本吻合。
从本章的分析论辩中,我们可得出如下的结论:虽说正式的邸报源于唐代说目前恐怕还难于成立,但我国古代新闻事业的创生却可以“开元杂报”为标志。无论从历史科学还是从历史哲学的角度看,它都昭示着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飞跃,彰显着一种从混沌到清朗的转折;此后不久日渐涌现的新闻信即进奏院状报,为古代新闻事业又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留下了实在的遗产。
本章末了顺便说一下,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入朝为官,长住首都后,族侄张淮深代理职守,所谓“权知留后”,“带领军府”,其间曾通过归义军进奏院一再请求朝廷正式下文,赐予旌节。五年后即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张议潮与张淮深都已去世,朝廷才任命沙州长史曹义金为归义军节度使,从而也算为新闻史上的这个故事画了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