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文明研究的结构视野

在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社会过程是处在普遍联系当中的,这些联系的方式和方法就构成了社会结构。唯物史观立足于实践来看待社会的构成,不仅全面地揭示出了人类社会的系统性的构成,而且科学地揭示出了这种结构的客观基础。这样,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就成为唯一科学的社会结构理论,同时成为最科学的社会结构分析方法。当用结构视野来审视文明系统的构成时,才能确立生态文明的独立地位。

(一)科学结构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人类社会也是存在结构的。当唯物史观看到社会基本矛盾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时,事实上已经揭示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要素是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这样看来,结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结构分析方法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

1.社会结构是人类社会系统的构成方式

与生物有机体不同,社会有机体是社会自身生命的存在方式(自组织性),是在各种客观的物质力量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引起的各种社会要素的相互作用(系统性)。社会要素的内在的相互作用就构成了社会有机体。社会有机体是指由社会系统的各个环节、要素、方面等构成并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和互相作用的连续发展过程的有机整体。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的是机械整体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和交往的日益发达,社会才真正成为有机整体。在社会有机体中,各种社会要素是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的,这种相互作用是不可分割的,需要从整体上做出把握。在这个有机运动的过程中,不仅一切社会要素从属于这个总体,而且总体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力将总体需要的但现实中还缺乏的要素从社会中创造出来。这其实是社会的自组织性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系统性。显然,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反映人类社会的诸环节、要素、方面之间的全面性联系与有机性互动的整体性范畴,即唯物史观的社会系统概念。在此基础上,唯物史观形成了其社会结构理论。在一般的意义上,社会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组织方式和其要素的结合方式。

2.社会结构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

人类社会是凭借自身矛盾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结构并强化自己的功能的,从而展现为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

(1)社会结构是两对矛盾构成的整体。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只有生产关系不断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不断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才能维护社会有机体的正常存在。这样,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就成为社会有机体的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了社会结构的支点。

(2)社会结构是四大基本领域构成的整体。

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31卷,4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这样,就形成了四种基本的社会结构: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结构,在政治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结构,在精神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结构,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结构。社会有机体就是由这四个方面构成的整体。

(3)社会结构是两大基本过程形成的整体。

从根本性质上来看,整个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过程和精神生活过程两个方面。因此,在考察社会变革时,必须把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同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意识形态的形式区别开来。这样,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就成为两种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可见,“马克思有一个结构主义方面”,“因为,马克思把属于现实的‘基础’与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区分开来”[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87~8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社会结构是社会形态变迁的内在机制

社会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构成单位,社会形态是社会有机体的变迁单位,二者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共同构成了社会系统及其有机发展。

(1)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

一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特定的结合方式,就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一定的形式,这样,就形成了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或一种特定的类型,即社会形态。

(2)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在社会结构的变更和转换的过程中就形成了新的社会形态。

由于社会生产力是社会有机体中的能动的、活跃的因素,而其他社会结构要素是建立在这个要素的基础上的,因此,生产力要素的变动必然会促进社会结构的变迁。显然,社会形态就是在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中得以更替的,并且获得了新的内容。

(3)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社会有机体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是统一的。

在社会有机体中,社会结构是其性质和功能的内在根据,社会性质和社会形态是其结构的外在表现。同时,社会形态的变迁同样会对社会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每当新的革命的阶级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必然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结构。而没落的社会形态必然要求维持既有的社会结构。因此,唯物史观要求人们从社会结构的建构、重组和解构的冲突与融合中来推进社会形态的变迁。

显然,社会有机体构成了社会结构的逻辑前提,社会基本矛盾构成了社会结构的划分依据,社会形态构成了社会结构的表现形式。这样,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就使我们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认识也能达到精确化、科学化的水平。

(二)文明的总体规定和结构属性

社会结构不是预成的,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的。

1.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经济结构形成的客观基础,其成果集中体现为物质文明

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资料的生产活动,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为了更有效地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进一步展开了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因此,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就形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领域。而其他社会结构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其他物质活动而形成的。因此,“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71~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样,生产实践的成果就形成了物质文明,具体体现在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

2.生产政治关系的生产活动是政治结构形成的客观基础,其成果集中体现为政治文明

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了社会分工。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这样,“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而这始终是在每一个家庭集团或部落集团中现有的骨肉联系、语言联系、较大规模的分工联系以及其他利益的联系的现实基础上,特别是……已经由分工决定的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些阶级是通过每一个这样的人群分离开来的,其中一个阶级统治着其他一切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于是,人们的社会活动尤其是政治活动的领域就构成了社会的政治结构。这样,社会实践主要是政治活动的成果就形成了政治文明,主要体现在人们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上。

3.生产精神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文化结构形成的客观基础,其成果集中体现为精神文明

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自己是独立于实践的某种东西;能以自己的方式“创造”世界。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这就是精神生产的出现。精神生产活动的领域就构成了社会的文化结构。这样,精神生产的成果就形成了精神文明,具体体现在人们精神素质的提高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上。

4.生产人自身的生产活动和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活动是狭义社会结构形成的客观基础,其成果集中体现为社会文明

人自身的生产既是一种自然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在后一个方面的基础上,就形成了人们共同活动的方式,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这些生产活动就形成了社会生活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具体的社会结构或狭义的社会结构。狭义社会结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具体形式。在整个社会形态变迁的过程中,狭义的社会结构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就形成了社会的社会文明。在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明主要体现在市民社会的发达上。在当代中国,社会文明具体体现在改善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上。

5.生产生存条件的生产活动是生态结构形成的客观基础,其成果集中体现为生态文明

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体系,与自然生态环境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密切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一方面,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生产力”(自然生产力)成为社会生产力发挥作用的一种前提条件和自然物质基础。“这个生产率,这个作为出发前提的生产率阶段,必定首先存在于农业劳动中,因而表现为自然的赐予,自然的生产力。在这里,在农业中,自然力的协助——通过运用和开发自然力来提高人的劳动力——总的来说从一开始就是自行发生作用的。在制造业中,自然力的这种大规模的利用只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33卷,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即使在生产力水平获得极大提高的今天,仍然需要这种帮助。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日益将自然生产力整合到生产力系统中。在这个过程中,原初自然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在社会生产力的作用下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自然日益成为原初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体。在后一个意义上,作为人类生存条件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是经过人类的生产力“生产”出来的。这样,在自然生产力发生作用的基础上,生产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活动领域就进一步强化了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条件的自然界在社会有机体的地位,并且将之建构为社会的一个独特领域——生态结构。在这个层次上积淀的成果就形成了生态文明。

可见,社会有机体结构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文明系统是一个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的“五位一体”的整体。

(三)生态文明的结构属性和规定

由于事物普遍存在着结构,事物的功能是结构的体现,这样,对事物进行结构分析就成为科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就提供了分析社会结构的科学方法。所谓“结构分析就是研究成分的组成以及成分关系被组合的方式”[比]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1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在生态文明研究的过程中,运用结构分析方法主要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要坚持总体性和结构性相统一的原则

事物都是整体性的存在。整体都是存在结构的。在对总体性和结构性关系的认识上,斯特劳斯认为,社会生活是由经济、技术、政治、法律、伦理、宗教等各方面因素构成的一个有意义的复杂整体,其中某一方面除非与其他方面联系起来考虑,否则便不能得到理解。在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看来,关键的问题是要看到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是统一的。

(1)必须从整个社会系统的结构出发来确定生态文明。

从宏观发生的背景来看,生态文明是在整个社会系统的结构分化和整合的过程中在生态结构的领域中产生的。但是,不能仅仅局限在生态结构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来确定生态文明。事实上,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都对生态结构的产生有重大的影响。

(2)必须从整个人类实践的结构出发来确定生态文明。

单纯的自然生产力只是社会有机体存在的一种天然的条件,是一种外在的盲目的必然性;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将人和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有机体中,才能形成生态结构。但是,生态文明的形成不是单纯的维持正常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要求的体现,而是反映了人类实践的总体要求。

(3)必须从整个文明系统的结构出发来确定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系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的整体。这五种文明形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推进。其中,生态文明是其他文明存在的自然前提,物质文明是其他文明存在的经济基础,政治文明是其他文明存在的政治保障,精神文明是其他文明存在的智力支持,社会文明是其他文明存在的社会条件。事实上,任何一种文明的形成和发挥作用都是以其他文明形式为前提和补充的。

总之,我们必须“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毛泽东选集》,2版,第1卷,28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这就是要在生态文明研究的过程中把总体性和结构性统一起来。

2.要坚持共时性和历时性相统一的原则

系统的存在既是各种要素同时存在构成的结构(共时性),也是各种要素及其关系历史发展的结果(历时性)。唯物史观对社会结构的认识是建立在对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在一般的意义上,“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7卷,5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这里,共时性是指系统处于相互作用中的一种状态,历时性指系统处于历史发生的过程中。

(1)坚持共时性原则就是要在交互作用中来确定生态文明。

在一般的意义上,共时性强调的是“在交互作用中”。在社会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共时性的交互作用指向涉及人的实践活动的全部因素。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包括已有的和正逐步地出现于实践活动中的因素;从关系的角度,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从内容来看,涵盖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和生态的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就是在社会结构要素的交互作用中产生的。

(2)坚持历时性原则就是要在过程性绵延中来确定生态文明。

历时性是交互作用状态的“过程性绵延”。在社会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历时性是指在社会结构要素的交互作用中,各种要素不仅改变了自身的状态,并在改变自身的同时也改变着相互作用的状态,进而在总体上使交互作用的状态处于转变不断发生的状态之中。这样,时间便具有了历史涵义,成为社会时间。在方法论上,这就提出了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要求。具体到生态文明来看,具有三层含义:一是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过程中,人类所积累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经验构成了生态文明的生生不息的发生之流。二是在面对现代性危机的过程中,人们建构起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三是在克服现代性危机、走向后现代的过程中,必须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开辟人类的未来。总之,社会时间是社会结构的本质,也是生态文明的本质性要求。

最终,在实践的基础上,交互作用就成为过程性绵延,过程性绵延就成为交互作用。显然,“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毛泽东选集》,2版,第1卷,3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因此,在社会时间中形成的生态文明必须成为民族国家和“世界历史”的普遍要求,在社会空间中确定的生态文明必须成为现实存在和未来发展的普遍原则。

在总体上,坚持总体性和结构性的统一、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也就是要坚持开放性和有序性的统一。社会结构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而不断嬗变的,这种嬗变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了社会有机体的有序性。对于生态文明来说,这就是要在人和自然的开放性结构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之,从结构尤其是社会结构出发,是研究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的第三个方法论原则。事实上,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