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口述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982年,党的十二大选出172名老同志组成中顾委。这些老同志大多数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时期的中央委员会委员。由于他们退出了一线,一批年轻同志得以进入中央委员会,党的高层领导初步实现了新老交替。9月13日,中顾委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邓小平为主任,薄一波、许世友、谭震林、李维汉为副主任。

1982年9月13日,中顾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选举邓小平为中顾委主任

在中顾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小平同志说:中顾委“是个新东西”,同时,又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组织形式”,“可以设想,再经过十年,最多不要超过十五年,取消这个顾问委员会”。中顾委的过渡性和时间性,有了明确的规定。

小平同志还指出,顾问委员会的任务,“总的说就是要按照新的党章办事。党章规定,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中央委员会的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中顾委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工作,任务有四条:一是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建议,接受咨询,二是协助中央委员会调查处理某些重要问题,三是在党内外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四是承担中央委员会委托的其他任务。”

小平同志还向老同志们提出了三条要求。第一,“顾问委员会要注意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妨碍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我们老同志要自觉”,“不仅不要妨碍中央委员会的工作”,“也不要妨碍下面各级的工作”。后来,针对一些具体情况,更明确地提出“不干扰”的要求。第二,顾问委员会的成员要联系群众。第三,在保持党的优良作风方面以身作则。

根据十二大党章和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薄一波同志主持中顾委常委制定了《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的暂行规定》。

遵照小平同志的部署和要求,中顾委的老同志们最为经常、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工作,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整党、协助中央解决一些历史的或现实中的问题以及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等方面,也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4年,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会上,小平同志提出:“选拔年轻干部是我们顾问委员会的一个重要责任。”“我们老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要多顾多问。”

小平同志之所以进一步明确提出选拔年轻干部的任务,是形势的需要。当时,培养人才、选拔接班人,的确是党和国家面临的紧迫任务。在那几年中,关于接班人的问题,小平同志几乎也是逢会必讲,反复论述。

1979年,小平同志就对老同志们说过:“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老同志现在的责任很多,第一位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认真选拔好接班人。选得合格,选得好,我们就交了帐了,这一辈子的事情就差不多了。其他的日常工作,是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第六位的事情。第一位的事情是要认真选拔好接班人。”他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们不能在三几年内从上到下解决这个问题,将来就更难办了。”

关于接班人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小平同志有刻骨铭心的感受。

在《邓小平文选》中,有不下三处,小平同志每当谈到接班人的问题时,都提到同一件事。1975年,毛主席让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沉重打击了“四人帮”。王洪文就跑到上海,对人说:十年后再看!小平同志说,“一九七五年我已经七十一岁了,从年龄上我们是斗不过他们的”。他告诫全党,“现在也有十年后再看的问题”,“一定要趁着我们在的时候挑选好接班人”。“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们见不了马克思。”

在关于接班人问题的多次谈话中,小平同志都在和老同志们“算时间账”、“年龄账”。从这些谈话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急迫和忧虑,感受到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1979年,小平同志就说过:“我们现在提出的、面临的是十年内必然或者可能遇到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果再想远一点,二十年后,还可能遇到什么问题,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啊?二十年后,在座的同志还能有几个人在?”

1980年,他又说:“这项工作,当然要有步骤地进行,但是太慢了不行。错过时机,老同志都不在了,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晚了,要比现在难得多,对于我们这些老同志来说,就是犯了历史性的大错误。”

针对一些老同志对年轻干部缺乏信任、不放心的现象,他开导说:“这方面可要解放思想呀,不解放思想不行啦!”“年轻人选拔上来以后,可以干得久一些。他们现在经验不够,过两年经验就够了;现在不称职,过两年就可能称职了。”“我们刚进城的时候是年轻的,我是四十五岁,好多同志比我还年轻一些。一九二七年底我第一次当中央秘书长时二十三岁,也是大官啦,啥也不懂,也可以呀!”“要说服老一点的同志把位子腾出来,要不然年轻干部没有位子呀。”“老的不腾出位子,年轻的上不了,事业怎么能兴旺发达。”

在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同时,抓紧培养和选拔接班人,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大重要步骤。小平同志对此牢牢抓住不放,反复强调,坚持不懈,倾注了大量心血。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他有生之年,成功地实现党和国家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使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随着时光的流逝,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领会到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他在这些问题上的重要理论和丰富实践,对我们的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在中顾委的十年中,老同志们遵循党中央和小平同志的要求,为党、为国家做了大量工作,切实发挥了助手和参谋作用,忠实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其间,许多年事过高的老同志还分批退出中顾委,实现真正的退休;有些老同志在此期间去世,永远离我们而去,在中顾委这个最后的工作岗位上,奋斗到最后一息。他们所有的工作,归根到底就是一条,就是支持、协助中央和各地、各条战线上第一线的领导同志把工作做好,把中国革命的班交好,尽到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1985年,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小平同志欣慰地说:“几年来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进行得比较顺利。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政军各级领导岗位,都补充了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老同志以实际行动,带头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推进干部制度的改革,这件事在党的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

198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进一步加快了新老干部交替。这次代表大会以后,先后有141名老领导退出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全国范围内有180多万名老干部离退休,330万名年轻干部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中央顾问委员会也进行了增选和调整,邓小平为主任,副主任为薄一波、许世友、王震、宋任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