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潮与学风(天下文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学者治学离不开所处的环境。这种环境有大小之分,其小者即个人的工作条件,而其大者则为其所置身其中的时代。学者治学不能脱离时代,正如胎儿不能离开母腹一样。《红楼梦》中的妙玉,自称“槛外人”,似乎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但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正如鲁迅先生在《论“第三种人”》一文中说到一些生活在虚幻之中的人时所说的那样,要做这样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他离不开,焦躁着,然而并非因为有人摇了摇头,使他不敢拔了的缘故。

时代对学者的影响,我以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潮流,一是学术风气。所谓学术潮流,是学者生活的那个时代带有普遍性的治学倾向,这通常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受到传统和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时代特征,并对生活于该时代的学人的学术活动具有巨大的影响。又,学术群体进行学术活动,通常有一套基本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得到学术群体的认同,并在学术活动中予以遵循。这些规则以及学术群体对这些规则的实际执行情况,就构成了该时代的学术风气。这些规则因时因地而异,执行情况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各时代的学术风气也各有特点。本书之所以以“史潮(史学潮流)与学风(学术风气)”为题,不仅是因为它们是治学大环境的主要要素,而且更因为它们在当今的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学术史上,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是一个罕有其匹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学者见证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奇迹”。详见本书所收《论学术与学术标准》。这个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国经济迅速地进入全球化的洪流,并且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果,在我国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同时,我国的史学也摆脱了原先的自我封闭的状况,开始融入国际学术主流。在这30余年中,中国史坛上的学术思潮异常丰富,“新”与“旧”、“土”与“洋”、“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洋”,各种学术潮流荟萃,相互撞击,相互激荡,此起彼伏,此消彼长,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这种局面给当代中国史学家以前所未有的机遇,激发他们去改进和发展中国史学。然而,在漫长的年月中,我国史坛却未能建立起优良学术所必需的学术风气。早在20世纪之初,康有为就痛心疾首地指出:“中国学风之坏,至本朝而极,而距今十年前,又末流也。学者一无所志,一无所知,惟利禄之是慕,惟帖括之是学。”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见《饮冰室文集》,第3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尔后,虽然也曾有一些较好的时期,但是为时不长。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学风更是每况愈下。因此,今日治学的大环境,既有令人鼓舞的一面,也有令人沮丧的一面。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环境中,学人应何以自处,也颇因人而异。

我自幼胸无大志,即使是在那个青年人真的相信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的1966年狂飙中,我也未有过“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雄心与豪情。我只想静静地读点书,做一个潜心治学的学者,尽己之力为学术事业做出一份贡献,即如司马光所言“顾以驽蹇,无施而可,是以专事铅椠……庶竭涓尘,少裨海岳”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见《资治通鉴》,96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6。不过我此所说的“少裨海岳”,意思与司马光原意不同,是为学术事业做出自己一份微薄的贡献的意思。。从那个时代的社会普遍价值观来看,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是,我既然心甘情愿地做了这样的选择,那么即使人不堪其忧,自己也将不改其乐。所以我以郑板桥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自勉,拒绝诱惑,潜心治学,“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予之明所能逆睹也”。因此,在上述复杂多变的学术大环境中,我力图努力学习新知识,充分利用改革开放为我们提供的学术资源,而对于每况愈下的学风,但求“独善其身”而已。

我向不做学术史研究,也从未被任何部门机构委以整顿学风的重任,只是出于对学界现状的关注,有时又不好意思坚拒朋友的邀约,因此在过去十多年中,就学术潮流和学术风气两方面的问题,写过一些文章,做过一些讲话,接受过一些采访。不料这些文章、讲话和采访发表后,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报刊和网站上多有转载和引用。这当然不是因为大家对我这个人感兴趣,而是因为在应当如何看待今天的学术大环境的问题上,我在这些文章、讲话和采访中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意见。尽管这些意见并不一定被每个学者认同例如,拙作《论学术与学术标准》发表后,李存山先生发表《不必都是“纯学术”——回应李伯重先生》,对我的看法提出质疑。,但是它们表达出了一种声音:在今天,学术潮流和学术风气两方面的问题,确实需要我们重视。由于这些问题深受学界乃至社会关注,因此我的意见才受到广泛的注意。

如今,又在朋友怂恿之下,从过去十多年中发表的相关文章、讲话和访谈中,选出18篇,结为这本集子。如前所言,我认为学术潮流与学术风气是学术大环境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这本集子也分为“史潮”与“学风”两编。收入“史潮编”的有10篇文字,分为三组,主要讨论西方史学潮流及其与我国史学发展的关系。因为我的专业是中国经济史,因此这种讨论也以中国经济史学为重点。从这些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史学(特别是中国经济史学)是国际史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主动地融入国际学术主流,中国史学才能顺利发展,从而在国际学术主流中占有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分量。收入“学风编”的有8篇文章,其中的7篇分为三组,讨论学术与学术标准、学术批评、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在大学里如何培养优秀人才等问题。这里要说的是,其中关于学术批评的文章都写于十年以前,彼时在朋友的激励下,尚有心思讨论学风改进问题。自此以后,学风不但没有改善,反而继续恶化,到了今天,已经积重难返,难以逆转。“再使风俗淳”,在我看来已经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因此之故,我后来也就不再多言了。另外一篇作为本编附录,谈谈我对大学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看法。

此次将上述文字结集出版,基本上依照原刊出的文本,仅作了个别的改动。这些改动主要是:(1)此次重读这些文章时,发现了一些原文中存在的错误,现已改正;(2)有些文章在发表时,因为报刊的特点,删去了脚注,现已补上。此外,有两点要说明:(1)本书所收的文章中,有一些文章讨论的主题相同或者相似,因此在讨论中未免有一些相似话语,本当精简,以免重复。但是因各篇文章都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如果将那些相似的话语删去,读者读到有的文章时,就可能感到不知所云。因此,本书只好将不同文章中存在的相似话语基本保留。(2)本书所收的文章,都来自我电脑中保存的原稿,有一些稿子在发表时做了个别字句的修改,但是这些修改过的文本现在无法一一找到。因此,收入本书的文章的文本,与原先发表的文本,在文字上可能有个别的不同。这两点,希望读者谅解。

最后,还要说一句:本书收入的18篇文章,无论从题材、风格,还是从体裁、篇幅上来看,都有颇大差别,有些是通俗的介绍,有些则是比较专业的讨论;有的本来就是访谈,十分口语化;有的使用的则是严格的学术术语。这种多样化,使得读者可以“各取所需”,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倘若这些文章能够使读者在治学方面有所帮助,那么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