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社会学引论(Introduction to Morality Sociology)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国外道德社会学的发展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道德社会学研究

早期从事道德社会学研究的学者还有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H.斯宾塞,他在《伦理学原理》(1892—1893)一书中,用社会进化论的观点研究了道德作为超有机体的积累过程;法国社会学家L·列维·布留尔在《道德和道德科学》(1903)一书中,“向读者提供了精妙绝伦的辩证分析……确实存在着有关道德事实的实证科学,道德家的实际思考必须以这种科学为基础。”[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等译,31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布留尔认为:“每种社会形态都具有自身特定的道德律条,这种律条是由公理、风俗和信仰等构成的,它们同其他自然现象一样都是真实的,所以也都是事实,都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它们可以得到描述,人们可以尽力解释它们。在历史的某一特定时期,一个民族的道德是不需要创造的。它存在:它是一种现实。根据这种观点,有关道德本质的科学就是道德科学。”同上书,314页。迪尔凯姆评论道:“既然无论何时,每一种道德所依赖的原因和条件显然都是社会性的,那么道德科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同上书,314页。阿尔伯特·巴耶特的《道德科学:论社会学学科在道德上的应用》(1905)一书认为:“在道德领域,科学的作用就是研究道德的本质,也就是说,研究道德事实和属于道德事实的规律。情感、观念、习俗和道德必须被当作事物,并得到相应的研究。”[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等译,319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芬兰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威斯特马克的《道德观念的起源和发展》(1906)一书,是一种“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的尝试。作者的目标是,根据历史学和比较民族志的观点追溯道德事实的起源”同上书,322页。。居斯塔夫·贝罗特在他的《实证道德研究》一书中,坚持认为,社会学可以处理道德事实,但却无法决定道德的目的。这些内容是根据《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一书的第三部分“书评与讨论”进行概括和整理的。参照迪尔凯姆所作的书评与讨论,一方面,可以看出早期致力于道德社会学研究的学者的主要观点和贡献;另一方面,正如该书“编写说明”所言:“通过展现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冲突和撞击,这些文献澄清了涂尔干在无神道德、实证道德和理性道德等问题上的主张,以及他与康德主义或功利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研究,无疑促进了道德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