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与城市发展
在中国,“文化”一词最初源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即,文化在我国古代文明中是指人文教化。在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则源于拉丁文“Cultura”和“Colere”,原意是“耕耘、栽培、养育等”,后引申为对人的品行、智能的培养。在现代语境中,更将“Culture”解释为是人类能力的高度发展,精神、心性的修养。可见,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文化皆有“教育、教化”之意,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文化与社会文明相伴而生,人们通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创造、在社会交往中相互学习与分享而形成文化,文化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指引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新观念的产生、旧思想的舍弃,而每一个时代新文化的产生又都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优秀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而成,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进化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观念,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中华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博大而精深,丰富而厚重,源远而流长,经过历史长河的锤炼所积淀下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和思想精髓,并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品格之根本、信念之所在、生命之源泉。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进取、爱国、顽强、拼搏等精神信念,尊师孝亲、修身自律、务实奋进、勤劳节俭等伦理观念,以及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思想,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不仅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所在,在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交融的21世纪,文化更是影响城市发展最为深远的内在要素、是城市精神特质的塑造者。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个讲清楚”: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习总书记的“四个讲清楚”具体指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反映出党和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城市建设更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充分认识和阐释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新的发展时代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推动城市健康持续地长久发展。
(一)城市发展中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精神特质的塑造者。历经千年历史沉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当代城市的发展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指引力,对推动城市发展、形成更为先进的城市文明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城市发展中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体表现为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与历史价值。
第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表现为社会价值。文化,即以“文”“化”之,教化、育人是文化的本质属性、首要功能。中华传统文化中引人向上、导人向善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处世哲学等,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与自然冲突愈加凸显的今天,更能显示出其重要的教化价值,对推动社会进步、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使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物质文明得以极大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社会浮躁,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在满足物欲的过程中、在日益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忽视了对忠诚、孝顺、真诚、与人为善、以己度人等精神品格的坚持,导致社会上官僚腐败、信任缺失、情感冷漠、语言暴力、攀比炫富等不文明现象愈演愈烈。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不乏为了眼前利益和一己私利,无度掠夺和抢占自然财产、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无良企业。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冲突愈加剧烈,由此而引发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人文危机也日益凸显,这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传承的缺失有很大的关联。当今社会文明建设所缺失的正是我国传统文化所积极倡导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信念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它所包含的“仁者爱人”的济世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刚柔相济”的坚韧精神,“知行合一”的务实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当代社会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源头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是最早倡导“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智慧。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锻铸民族精神,以及抵制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冲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动力源泉,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撑,从而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社会价值。
第二,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还表现为经济价值。文化不是从来就有,而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产生并逐渐形成的,也即人为创造性是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的形成伴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进步同样也促进了物质财富的形成。人们通过劳动与智慧创造的文化产品,经由市场的交换而成为商品,从而产生经济价值,为文化生产者带来财富的增加。同时,随着人们物质财富的不断累积,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文化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品的类型和文化服务的形式逐渐趋于多元化,并最终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形成。如今,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或城市,也常常是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国家或城市。如法国的文化之都巴黎不仅是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欧洲GDP最高的城市,这座汇集着世界文化珍品的千年古城以其卓越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并发展成为欧洲都市圈的核心。巴黎的成功验证了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以及良性互动下所形成的经济效应,从而彰显了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巨大的经济价值。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变迁所留传下来的文化艺术遗产、所凝聚的千年文化底蕴是我国独有的特色文化资源与文化财富,文化艺术、文化产品的创新只有立足于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才能在国际上形成抗衡他国的文化竞争优势。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以儒学思想为核心构筑文化圈的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在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进一步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第三,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表现为政治价值。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现代政治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的产生源于人的创造,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是一代人生活的标志和象征,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价值取向的总体表征。因此,一个时代的文化思想也反映了执政者的治国理念以及所推崇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中华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是“仁”“义”“礼”“智”“信”,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之道,而这也正是我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根本与动力之源。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气魄、团结统一的价值取向等,以及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都是维护我国政权稳定、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撑。另外,传统文化在外交政治中也起到极大的作用,许多凭借硬实力难以达成的政治目的和外交目的,可凭借文化的桥梁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通过文化产品的输出、文化思想的交流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在国外的影响力,从而争夺国际上的话语权。因此,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另一表现即为政治价值。
第四,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还表现为历史价值。悠久而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特征和独特优势,传统文化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的体现也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之上的。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五千年文明,铸就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在历史的锤炼中得到不断丰富和演绎,并最终形成了以“天下一统的国家观、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世界文化史的发展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化之一,且相比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中华传统文化都具有更强的连续性,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过并延续至今的古文化,且更为珍贵的是,这种文化的连续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传承延续,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一个自我更新、不断发展,又不失兼容并蓄的开放体系。中华传统文化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独特的价值体系,不仅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宝藏,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文化瑰宝,其历久弥新的历史价值同样是世界文化史的宝贵财富,对丰富和推动世界文化发展意义重大。
(二)以创新推动城市文化供给侧改革
自2015年11月起,“供给侧改革”一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风向、主战略。供给侧改革是应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落后产能严重过剩的国情而提出的,即在需求侧拉动已明显乏力的现实下,转而从供给层面发力,通过调整优化供给结构缓解经济社会中的供需矛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因其低能耗、高效益的产业特质而成为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奠定了我国先天的文化优势,而我国文化市场中却呈现文化产品产能过剩和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尴尬局面,现有文化产品供给远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多元化和高端化的文化需求,城市文化产品缺乏特色,高品质文化产品尤为缺乏。可见,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缓解文化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根本选择。如何有效实现我国城市传统文化的供给侧改革?从文化供给现状来看,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浓缩着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而在当今城市文化发展中,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城市中流传了几千年的民间特色文化也多遭遇失传的危机。同时,随着世界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互联网的日趋普及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愈发便捷与凸显,国内城市建设多有崇尚西方之势,而缺乏城市自身特色,千城一面。“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针对我国城市文化发展的瓶颈与困境,应以创新作为城市文化供给侧改革的根本核心动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创造新价值,同时为新时期经济发展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来看,城市传统文化的创新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第一,内容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仁者爱人”的济世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刚柔相济”的坚韧精神,“知行合一”的务实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精华至今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但是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发展于农耕文明时代,尽管吸收了牧业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优势,但总体上来看是适应农业社会的,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处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社会,要把传统文化所有的内容完全不加改变地保留下来是不可能的,且违背追求先进文化的本质和初衷。比如传统文化中“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贵贱等级观,等等,这些思想带有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因此,传统文化发展必须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按照时代发展特点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传统文化精华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二,形式创新。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传统文化不应只是束之高阁、艰涩难懂的“高雅文化”,如果不能让人民群众听得懂、能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就无法在当代有效地传承与发展。因此,传统文化必须在形式上进行创新,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欣赏特点,实现表现手法、题材体裁、风格流派的多样化,增强传统文化的通俗性,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使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人民,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同,达到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目的。比如一些传统文化典籍如《论语》《孟子》《庄子》等蕴含了诸多中华伦理文化精华,但很多群众研读起来比较困难。如果专家、学者在传播传统文化时仍然照本宣科,将传统文化讲得很理论化,大众听不懂、不接受,可能就根本不听了,起不到任何效果。因此,要将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进行现代转换,于丹讲《论语》《庄子》等传统文化经典就是形式创新的成功典范,她将典籍中所传达的仁义、诚信、爱人、敬业、和合等传统伦理价值观念与当代实际发展相结合,不仅让人民大众能听懂、能接受,还让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想学习。通过表达形式上的创新,把原来只是一些专家在研究的传统文化大众化、草根化,从而唤起普通大众对传统文化历史前所未有的关注,掀起一股“论语热”“孔学热”,让传统文化在当代散发出了新的活力。同样,一些传统文艺样式在新时代也需要在形式上进行创新。以京剧为例,京剧艺术是我国三大国粹艺术之一,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京剧已经从传统的“流行文化”成为当代的“小众文化”,京剧受众群体规模日趋缩小,发展面临困境。因此,京剧在当代要想实现复兴,就必须在表达形式上进行创新,使京剧的表现形式顺应时代审美。比如“京歌”就是京剧形式改良创新的一种模式,它是将京剧的唱腔、曲调、程式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融合的流行京剧音乐,一些“京歌”作品如《新贵妃醉酒》《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等将京剧元素与流行音乐元素完美融合,这种形式创新的作品更为符合现代审美,对于京剧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科技创新。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传统文化发展必须加上科技创新这一新的动力引擎,“传统文化+科技创新”模式已成为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传统文化的表现力,利用新型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激光显示、电脑特技、LED显示、3D、4D、高清、虚拟展示等数字技术增强传统文化的表现力。利用科技创新提升传统文化表现比较成功的例子是2014年由徐克执导的动作贺岁片《智取威虎山》,这部影片使用了先进的3D特效技术,将传统革命故事与先进科技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影片的表现力,不少观众观后大呼过瘾。这部影片在全国创造了近9亿元票房,实现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结合所迸发出的活力。其次,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利用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和传播媒介手段如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短信平台、移动传媒、电视广播平台等,发挥现代传播技术传播速度快、无地域限制、受众面广的优势,建设覆盖面广、层次丰富、双向互动的传统文化传播体系。建立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传统文化数字产品试点和传统文化智慧博物馆试点,让公众足不出户就可轻松游历博物馆,使更多的人可以随时随地用数码产品观看精美艺术品与文物,让更多的人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瑰宝,同时构建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交流网络平台,向全世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搭建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进一步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最后,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传统文化发展的持续力。当前我国诸多传统文化样式诸如唐卡、泥塑、神衹绘像、藏戏等都存在文化传承人才断层、传统表演技艺失传的情况,这些传统文化样式有随时消亡的危险。因此,应积极利用数字化等科技手段将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素材资源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开展各类文化资源数据库、信息库、素材库建设,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利用。
第四,教育创新。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归根到底需要新一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学校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在促进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成效甚微,传统文化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校教学体系中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对缺乏;传统文化知识在考试等环节中较少涉及;教育模式基本上停留在书本教育的层面,相关教育活动开展较少。因此,应进一步创新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完善传统文化课程,丰富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小学、中学、大学的重要课程,将传统文化知识纳入考试范围。根据青少年学习能力发展规律,编写适用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的教学材料,根据现代发展形势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文以育人,文以化人”的作用。积极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不仅仅只停留在书本上。增加传统文化的鲜活性、趣味性,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传统文化,通过“快乐学习”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比如,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民俗节日活动,采用传统文化故事比赛、民俗电影展演、民俗博物馆文化馆观摩、典籍诵读等形式,把教育活动办成文化节、爱国节、道德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领略传统节日包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如春节之喜庆、元宵之团圆、清明之缅怀、重阳之敬老,培养孩子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切实做好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
第五,学术创新。学术创新是最深层次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创新力最本质的表现,是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远古时期的伏羲依照“河图”的启示而演化出了八卦,后来经过周文王父子的创新演绎,形成了中国自古以来沿用至今的“易经”思维,铸造了中华民族深层次的国民基因。西汉时期的司马迁以巨大的学术创新精神,综合了前代史书中的各种体例,创立了纪传体的通史,开创了我国的史学思维,对我国学术创新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历史上看,我国学术创新比较繁荣的时代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唐朝。春秋战国时期学术言论民主、不分贵贱的文化氛围,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学术创新的发展,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学派,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在唐代,当时的统治者对于文化创新有着极大的包容精神,使得这一时期的学术创新达到巅峰,李白、杜甫、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等文化巨人在这一时期将各自领域的创新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文化记忆。因此,在当代促进传统文化学术创新要营造有利于学术创新的氛围,在学术界形成包容、平等、开放的学术研究氛围,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进文化的学术创新。
第六,产业创新。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得以完整保存、延续至今的国家。我国历史文化积淀之深厚,传统文化资源之丰富,在全世界都屈指可数,这些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从现实来看,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产业创新不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未能转化成文化产业优势。以动漫产业为例,由于对于本土文化挖掘不足,我国国产动漫创意水平较低,动漫作品缺乏鲜明的民族特点,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频频被国外动漫产业再创新获得巨大的成功。比如“功夫”“熊猫”,这些都是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元素,但这些资源在中国仅仅用于旅游开发,而美国好莱坞团队充分利用这些文化元素打造了美国版《功夫熊猫》系列动漫,这一系列动漫作品获得了4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花木兰》《三国演义》等中国故事也被美国制作成动漫作品搬上荧屏,获得票房、口碑的双丰收。美国国家历史较短,历史文化资源不多,但美国却是全球文化产业的霸主,占据全世界56%的广播和有线电视收入、85%的收费电视收入和55%的电影票房收入。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宝藏,悠久的文明蕴含着无数动人的故事,但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中国在全球的文化产业格局中处于低端位置,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对于自身文化再创新和再利用不够充分,导致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文化产业发展应坚持古为今用、创新发展的理念,通过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积极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与电影、动漫、旅游、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创新为杠杆,促进传统文化释放巨大能量。
因此,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实现民族复兴与中国梦的文化根基,是城市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需要通过传统文化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学术创新、产业创新的相互协调配置,从而破解当代传统文化发展困局,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