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杰谈社会主义社会道德
刘玉亭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受一定的伦理道德的约束,同时又以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影响着他人。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观念总会有意无意地渗透在他的新闻作品中。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在报道中体现正确的道德观念,正确处理好道德与法的关系,本刊记者走访了罗国杰教授。
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四个层次
问:有人谈我国目前的道德建设问题时,有时用“社会主义道德”一词,有时又称“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这科学吗?
答: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社会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都是伦理学研究的客体。作为一门既古老又万古常新、有着广阔前途的科学的伦理学,是关于人的品质、行为和修养的科学,是关于人的道德行为的科学,要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发展变化及社会作用,探讨道德的规律。而对道德本身,最一般的意义,总是被理解为调整人和人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伦理和道德都可以指社会道德现象,但又有所不同,道德较多指的是人们之间的实际道德关系,伦理则较多指的是有关这种关系的道理。
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观点看,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大体上分为四个层次,即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和人类公共生活准则。
共产主义道德是现时代人类最高的道德,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道德要求,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已经提得比较明确了,就是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奋力开拓,公而忘私,大公无私,毫不利己,富于牺牲精神,为了共产主义,为了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先进分子的要求,但也应在全社会大力提倡。
社会主义道德是低于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层次。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的人的道德要求,它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个层次的要求集中表现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上,表现在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顾全大局等方面。
社会公德是对全体公民而言,一般是指一个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人们实行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制度、一定国家内人们能够达到的最基本要求。
人类公共生活准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遵守的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规范准则,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中都存在的。言谈举止应有礼貌,对老人、小孩应关心,扶危济困等等,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所提倡的在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问:搞清楚这四个层次的意义何在?
答:上述这四个层次是有程度的不同的,同时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这样区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一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广义上说包括了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等,但其核心是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共产主义道德是现代人类最高的道德,还不能要求全体公民都这样做。而道德的较低层次的要求,像“五爱”、社会公德、人类公共生活准则,这些比较容易做,一般人也应该尽力做到。明确这些,有利于人们在道德的阶梯上能够更好地循序渐进。当然,这不是说共产主义道德就只是对少数人的要求。相反,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
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同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的根本区别
问: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同资本生义社会道德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答:出发点不同。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不讲道德。前一段在我国知识界和学生中间曾出现过“马克斯·韦伯热”。马克斯·韦伯的主要著作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人认为这本书主要是讲民主的,我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道德问题。他处处以西方文化为中心,强调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太有偏见。马克斯·韦伯就提倡“诚实赚钱”,认为这样做就是讲道德的。其实,他讲的“诚实”不过是在资本主义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诚实”。资本主义法律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说穿了,“诚实赚钱”就是承认人剥削人的合法性,把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也说成是诚实赚钱。资产阶级道德,一切从个人出发,使人类公共生活准则在资本主义社会也遭到了践踏。
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要求,从根本上说,出发点不是为了个人。我们常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让大家都富起来。过去那种以种种手段限制人的积极性的发挥、不让人们致富的做法是不道德的,但不是说能挣钱就是道德的。只有在致富时兼顾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必要时舍得牺牲个人利益,这才是道德的。因此,我们提倡大公无私,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国家利益,反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反对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这不能空喊口号,要落实在行动上。目前,党风、社会风气尚未根本好转,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建设有所忽视。一些有一定影响的同志,在社会道德建设上,特别是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金钱与理想的关系、金钱与职业道德的关系上,提了一些很不应该提的口号。这容易使人产生错觉,认为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低头向钱看”都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范围。至于有人想以否定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原则来换取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这更不可取。实际上,忽视了道德建设,一个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连人类公共生活准则、社会公德所要求的都做不到,经济发展很难有持续的高速度。
职业道德准则是道德建设最基本的要求
问: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少地方还制定了职业道德准则,怎么看待职业道德与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关系?
答:刚才说的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四个层次是从横的方面讲,职业道德则是从纵的方面来谈道德问题。从纵的方面看,社会道德包括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公共场所道德等。这就是指特殊的社会关系领域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婚姻家庭道德是指以两性和血缘为纽带的爱情、婚姻家庭关系,职业道德是指以社会分工或劳动分工为纽带的职业或行业关系。它们都是只对一定的人们,或人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的活动具有约束力。
职业道德是现代伦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古代很少讲职业道德。自给自足的经济使人与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君臣、父子、夫妻、亲戚、朋友这五方面。而其中君臣关系更多的是政治关系,父子、夫妻、亲戚是爱情与血缘关系,朋友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但也只在很少场合起作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生产机构内部的分工越来越具体和明确,形成了新的更大规模的职业活动,在同一职业活动过程中,对不同人员也有各种不同的道德要求。这样,各个职业集团和各职业集团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具有重大意义,它比较稳定地影响着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范围内的具体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以至影响人们整个品德和人格的形成。它在社会生活中的调节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讲职业道德,研究职业道德问题,主要是为了实现道德感情的良性传递,实现社会道德、社会生活的良性运行。社会成员较多地受到别的行业人员的尊重,他就有可能同样尊重另外行业的社会成员。举个简单的例子,商店售货员上班前在电车上受到售票员的尊重,到医务所受到医生的尊重,这从电车售票员、医生来说,是职业道德范围内的事,但却实现了感情传递,使商店售货员有了受人尊敬、尊重的情感,这样,他就有可能心情愉快,在工作中同样尊重顾客,而这又是在他的职业道德范围内行事,依此类推,整个社会成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容易理顺,社会道德水平就容易提高。反之,缺少职业道德,那么道德感情的传递就多是恶性的,整个社会道德就可能是恶性循环,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是不可能的。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密切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或规范。职业道德受职业活动制约,职业分工的不同影响着人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不同职业的不同利益和义务造成人们不同的“职业良心”。职业道德要旗帜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这种准则的表达形式往往比较灵活、多样;在调节范围上,主要约束从事本行业的人员。其功能,一方面,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和规范职业化;另一方面,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一般来说,是起协调人们的行为方向的作用,实现个人、职业集体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的根本一致,它的重点是解决劳动、工作态度问题。
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也包括前面说过的四个层次。社会主义各个行业中的成员也是各色各样的,共产主义的职业道德是行业中先进分子所应首先做到的。但还应有一个对这个领域中所有成员的最基本的要求,职业道德准则是职业道德低层次的要求。职业道德建设也有一个循着道德梯级层次渐进的问题,也应大力提倡共产主义的职业道德。
问:那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什么?从伦理学角度来看,首先是不是报道要真实?
答: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很好研究,应该由新闻界的同志来回答。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是在人们的职业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但从根本上说来,又不可能仅仅依靠在职业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同其他行业道德建设一样,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强调新闻工作者的锻炼和修养,深刻理解社会的公共利益。苏联出版过一本《新闻伦理学》,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也可以不断提高这方面的研究能力,写出一本中国的《新闻伦理学》。说具体一点儿,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求报道要真实是没有疑问的,不真实不行。但这恐怕还不够,还有一个扬善抑恶的问题。新闻与法律不同,法律是通过暴力的手段来实现其社会功能,它明确规定人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新闻就不能这样来规定,在这点上,新闻与道德有相似之处,都排除了法律的硬性暴力成分。道德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新闻工作要反映舆论,形成舆论,引导舆论,这二者是密切相关的。另外,新闻工作者,特别是记者,在工作过程中要同各行各业的人发生关系,还要通过新闻作品同全社会各个行业的社会成员接触、交流。他们道德感情交流的范围更大,影响也更大。这样,新闻工作者只是真实报道恐怕就不够了,还要通过报道告诉人们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丑的,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有时候,一篇好的赞扬优秀道德品质的新闻会催人泪下,增加社会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提高共产主义道德建设的自觉性;一篇好的揭露性、批评性报道会使人们对恶劣的道德品质更加厌恶、憎恨。这很有助于理顺人与人的关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起好的推动作用。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要求还有其他一些,这有待新闻界同志研究。
本文曾刊载于《中国记者》,19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