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者爱人
【原文】
——《论语·颜渊》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别人啊。”
【解读】
《朱熹集注》在此处作注:“此是彻上彻下语。”《论语》中关于樊迟问仁共有三处,分别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樊迟问知……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问仁,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孔子的回答从抽象的“爱人”,到比较抽象的“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再到具体化的“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从这些不同的解读中我们发现,孔子认为仁的本质与基本内涵首先是“爱人”。传统的看法“爱亲之谓仁”,从宗法一体化社会结构的要求以及人类情感的心理学表现来看,“爱亲”在“爱人”中具有优先性也是必然和自然的。孔子对此也表示肯定,他说:“君子笃于亲,而民兴于仁。”(《论语·泰伯》)其弟子有子更直截了当地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后来孟子将此概括为:“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但是,孔子的仁爱对象并不只限于家人,是泛指相对于“己”而言的所有“他者”,既可以是“亲人”,也可以是非亲人的外人;既可以是上层贵族,也可以是下层百姓,甚至奴隶;既可以是“中土人”,也可以是“夷狄”,因为孔子讲:“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所以孔子的仁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博爱主义思想,对此孔子明确解释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要求弟子爱父母——爱兄弟——爱朋友——爱众人。这种超越了民族、种族、等级、身份的博爱主义精神,可以被看作人类解决人际矛盾乃至国际争端的不二法宝。
那么怎样去“爱人”呢?孔子是将“仁”这一抽象的原则落实于具体的实践。如孔子对子贡说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这种“爱人”方法是从“己欲”出发,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需求,并以一种“立人”、“达人”的奉献精神去帮助实现他人的需求。不过,这样的“爱人”还是难以操作,因为,“己欲立”不能等于“人欲立”,不能把己之所欲推想为人之所欲。所以,孔子不得不对“爱人”的方法作进一步地描述,如“恭、宽、信、敏、惠”五德,就是态度恭敬、待人宽厚、为人诚信、做事勤敏、施以恩惠。但还是比较抽象,于是更具体化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一个在人际交往中态度恭敬、做事认真勤恳、为人忠心的人,自然会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