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朝闻夕死
【原文】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早晨听到了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可以啊!”
【解读】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又无畏。任何时候懂得道理都不迟,只是要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行动。
《论语》阐述为君之道、为人之道、处世之道、治国之道、为学之道、修行之道,“道”有“真理”、“理念”、“信仰”等意思。《周易·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凡是超越自然生命和物质生活的精神层面的东西,都属于“道”的范畴,都可以称为“道”。孔子追求“道”,是出于对“道”的信仰,因此认为朝闻“道”,生命的活动就有了意义,生命的价值就可以存留于宇宙之中了,接下去是死亡还是存在都无关紧要。孔子思考现实政治时有天下大同的理想目标,具体的实践行为也有仁义礼智信的价值指向。因此朱熹解释“朝闻夕死”时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论语集注·里仁第四》)
这种关于“道”的信仰其实是原始宗教中对“天”的信仰的发展。在殷周社会以前,人们绝对地崇拜“天”,认为“天”决定了人的命运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后来随着生活和生产经验的丰富,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的活动依赖于自身的努力;对“天”的信仰虽然作为传统留存了下来,但渗入了经验性的认识。这种包含了经验成分的信仰对象就称为“天道”,也简称为“道”。于是,“道”成为绝对性的存在,一种传统的、值得传承的价值原则。
当然,孔子的“道”不同于庄子的“道”。 庄子的“道”提倡顺其自然,是将卑微的个人生命融入宏大的宇宙和社会,是消解放逐自我的主体性从而获得自由的过程。而孔子的“道”更多表现为社会的价值理想,强调生命主体的追求。孔子的“闻道”也与西方的“认识真理”不尽相同。“闻”不只是听觉,也不仅仅是价值观的被动接受,它包含个体生命的自觉参与,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任何从内心出发的行为,都是“道”的践行。在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俗世中,有道者皈依内心保持对“道”的虔诚信仰和敬畏,以践行道作为人生的座右铭,纵然千辛万苦头破血流也不改初衷,这是值得今人认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