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学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代有异同,有常道,也有变道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条件,再加上阐释者自身的主观因素,因而,不同儒者在不同时期对儒学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不尽相同,强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是,其最核心的“仁”这一价值观念则是常道,是历久弥新的。
据《论语》所载,孔子提出了20多个价值范畴,如:仁、义、礼、知、圣、孝、悌、忠、信、中、和、恭、敬、宽、敏、惠、温、良、俭、让、勇等,其中,讲得最多的就是“仁”和“礼”。孔子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仁本礼用”。仁与礼为里表关系。仁是礼的内在依据,而礼是仁得以实现的外在形式。“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中庸》)爱是有差等的,从爱身、孝亲、敬长一步步向外推演,以至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这种仁的差等性内在地含有了礼的意蕴:“克己复礼为仁”,克制个人的欲望,使自己的一切活动都符合礼的规范,也就达到了仁的境界。仁表现为内在的道德自觉,而礼表现为外在的制度规范,是仁的外显形式及实现仁的手段,表面看来二者之间有很大张力,但孔子使之和谐统一。从深层次上讲,二者同时指向君子人格,以期达到内圣外王。子思主张以“仁、义、礼、智、圣”为核心的“五行”说,又有以“圣、智、仁、义、忠、信”为核心的“六德”说。孟子继承了孔子、子思的仁学思想并有所发展,其核心价值观念是“仁义礼智”四端之心,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荀子推崇孔子,肯定和继承了孔子所提出的“仁、义、礼、乐、恭、敬、忠、信”等基本价值观。介于孟子和荀子之间的稷下儒家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核心价值观。后儒在坚守“三纲五常”核心价值观之外,或以“孝、悌、忠、信”与“礼、义、廉、耻”合为八德,作为儒家的道德准则。(注:朱熹《漳州龙岩县学记》曰:“所谓圣贤之学者非有难知难能之事也,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以修其身,而求师取友颂诗读书以穷事物之理而已。”(载《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悔庵集》卷79)又,明代商辂《政务疏》曰:“古者人生八岁入小学,教之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事,以正其心术。”(载《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商文毅疏稿》))
西汉中期汉武帝时,儒学核心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阐发孔子的“微言大义”,并融合了法家韩非的三纲思想和道家黄老学的阴阳尊卑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理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到了东汉由皇帝钦定的《白虎通义》模式化了“三纲五常”,使其符合封建统治者维护纲常伦理、稳定社会秩序的政治需要。至此,“三纲五常”成为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儒家核心价值观,但它实际上已经偏离了先秦原儒“以人为本,以德为体”的道德人文精神,沦为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的工具。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五四运动提倡民主、科学以后,“三纲”思想由于不再适合时代要求而被淘汰,但“五常”并没有丧失其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价值,而得以保留下来,并在新的历史时期扮演了核心价值观的角色。